比如抽籤不公開,比如抽籤時間不一定。又比如被抽中的公民除非有危及生命的危險,否則必須無條件配合等等。“請綜合調查局的工作人員研究一下可行性——不要打草驚蛇。”袁思平做出了最後決策,“接下來咱們看看,航天總局到底是怎麼對樣品進行稽核驗收的。”
裝甲大門緩緩升起,兩名滿頭是汗的工作人員拎著明顯比正常行李箱“強壯”許多的箱子快步走進了稽核大廳。
他們兩人除了用手拎著箱子把手以外,同時還用手銬把自己的手腕和箱子緊緊鎖在了一起。
“這是我們留存的原始樣本。”在核實了箱子上的加密編碼後,航天總局的工作人員向袁思平說道,“這份樣本是受邀投標企業在投標時提交的。旁邊的箱子裡是實際裝在航天器外部的材料——樣本來自於安裝時的隨機抽查。您可以用您的委員密碼對樣本進行解鎖。”
袁思平點了點頭,從自己的臉上摘下眼鏡,輕輕一扭右側的鏡腿,隨後抽出了一根大約五厘米長的金屬絲。
把金屬絲放在手提箱鎖頭處的洞裡再拔出,箱子就這麼開了。
放在手提箱裡的兩卷材料看上去一模一樣——都是兩卷白色的,略帶金屬質感色澤的軟質材料。
“這一層的材料主要是用來阻擋銀河宇宙輻射的,我們下達訂單時給的要求是每平米的材料重量不得超過132千克,並且對1mev的伽馬射線半衰厚度應當小於1厘米。”航天總局的工作人員側開身子,讓湊上來的兩位綜合調查局幹員獲得了更好的觀察位置,“如果用純單質,鉛的半衰期厚度為1.06厘米,銀的厚度大約是0.97厘米。但是它們的重量都遠超我們的要求——只能透過微觀加工來增強材料效能。”
兩位綜合調查局的幹員湊近後開始分析起了材料,過了大約五分鐘後,他們給出了初步的結論。
“如果僅憑重量、外觀、手感和厚度來分析,無法區別出兩種材料的差異。”
航天總局的工程師對袁思平說道,“我們來的時候對兩種材料做了對比實驗,左側的原始材料半衰厚度是0.94厘米,右側的則是0.44厘米。效能提升的同時,重量上卻幾乎沒有差異。我們拆開外部的固定材料後,對內部的金屬結構進行了原子分析,構成元素比例也是一致的。都含有金、銀鎢、鋯和銥。”
“也就是說,這些邪教徒在沒有改變配方,沒有增加厚度,沒有提升重量的前提條件下,將一種材料對輻射的隔絕效能提升了一倍多。”袁思平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身旁的材料學院士問道,“常旭先生,您是這方面的專家,您覺得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被點名的常院士站起身來,走到袁思平身旁觀察起了面前的兩份材料。觀察了片刻後,常旭院士皺眉說道,“雖然都是金屬絲編制的防輻射層,但是編制的方法不太一樣——金屬絲本身看上去沒什麼區別,可實際安裝的材料中,金屬絲摸起來更粗糙一些。”
“我覺得問題應該就出在這裡——但這得問問瑪麗先生。”常院士撓了撓自己光禿禿的腦袋後說道,“材料上應該是改了加工工藝。原來他們用的是退火拔絲。但是在實際安裝時,材料改成了粉末冶金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