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星之子

第195章 火星救援

火星上,或者說近火星軌道上,正在進行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驚險場面——算的上是開天闢地頭一回,古往今來第一遭。

軌道救生艙這個東西以前在各種科幻作品裡都很常見,但事實上無論是大崩潰前還是聯合政府統治時期,軌道救生艙的作用都不過只是一個“花瓶”罷了。

橫渡太空的宇航器不同於漂浮在大海上的巨大郵輪,也與大氣中飛行的航空器截然不同。後兩者一旦發生事故,至少也能給受害者留出一些反應時間。在這些交通工具上設定救生艙,不光有必要,而且確實也能發揮作用。

可宇航器一旦發生了需要使用“救生艙”的事故之後……大機率是沒有什麼機會逃生的。宇航器內外壓差極大,如果只是單獨一個艙室失壓,倒也不用上什麼救生艙。可要是全艙室失壓的那種意外,人類在真空環境下大約一分鐘就徹底沒救了。

那種情況下倒也用不上救生艙。

問題小了用不上,問題大了用不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人類宇航器都是沒有救生艙的。近地軌道乃至地月軌道的宇航活動本來就是這麼高風險的活動。

但在火星登陸任務上,三艘曙光號載人飛船都攜帶了專門的逃生艙——其實就是一個比正規登陸艙小一半的普通尺寸登陸艙。

攜帶登陸艙,一方面是為了軌道艙-火星地面的交通更加便利一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輿論影響。聯合政府無論如何也不能批准一項帶著明顯自殺性質的行動,哪怕當時的人們認為它對於戰勝大崩潰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好在軌道艙都是在地球同步軌道上,由加工中心一點點拼裝出來的。額外加入一個名為救生艙的小型登陸艙並不會對燃料儲備造成太過嚴重的負面影響,反而能讓地球上的人們放心一些。

曙光八號半途爆炸,救生艙就沒派上任何用場。

無論是天上還是地下,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救生艙不過是個具有一定象徵意義的……花瓶罷了。

但現在,花瓶正在力挽狂瀾。

火星大氣層內,一個外殼燒到通紅的救生艙正在全力工作著——姿態穩定發動機全力噴射,試圖扭轉並且穩定氣動外形受損的登陸艙飛行軌跡。

現在的救生艙看起來就像是個被頑皮熊孩子踩了一腳的陀螺,原本用於穩定軌跡的對稱外觀遭到了嚴重破壞。稀薄的火星大氣作用在高速移動的登陸艙底部,本應實現以底部防火層溫度上升換來整體登陸艙減速的效果。

但救生艙的底面和側面交界處癟了一塊下去——正好讓救生艙本身失去了氣動穩定性,以不穩態旋轉翻滾著。

救生艙內,左側膝蓋以下空空如也的鄭燕正咬緊牙關,拼盡全力對抗著完全沒有規律的混亂離心力。

救生艙配備的ai系統已經為她完成了緊急止血,雖然大功率鐳射燒灼帶來的劇烈疼痛幾乎瞬間讓她死掉,但萬幸的是鄭燕仍然扛了下來。

接下來,她要做的就是在救生艙裡頂著失去一條腿且大量失血的負面狀態下,完成對失控救生艙的手動操控,並且實現火星著陸。

生還機率幾乎為零。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