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淵當即點點頭,“沒錯,就是這個意思,能相安無事當然最好,但如果他們攻擊你們,你們或可向北逃跑,也可向南投奔瑪雅或者印加,暫時等待一年,一年之後陛下肯定會再派人來。
“今後咱們可不止蒐集種子那麼簡單,這阿茲特克和瑪雅也有不少金銀,咱們肯定要長期貿易,將他們手中的金銀都賺回來再說,到時候再看情況,決定黎洲的去留。”
楊惠和納哈出聞言全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陳友諒則是再次問道,“既然我們現在已經找到了這什麼阿茲特克國,那我們還要往南去找那什麼香蕈港嗎?”
汪大淵看了看海邊的情況,當即道,“還是去看看吧,這裡沒有港口,就這麼把船停在海邊,萬一來一場大風,船就找不到了,而且裝卸貨物也不方便,此處也不適合給你們建造據點,咱們一邊走一邊找,總要找個適合的地點建城的。”
眾人全都點了點頭,於是再次登船朝著南邊航行過去。
過了科利馬州之後沒多久,眾人很快就找到了一處非常適合建城的地點,這裡在後世被稱作‘拉薩羅卡德納斯’,是一處略微突出海岸的海角,之所以說這裡適合建城,是因為此處是一條淡水河的入海口。
有淡水河就意味著可以生存,可以沿著河流兩岸開墾農田,還可以製造內河船,沿著河流向內陸發展,交通方便,入海口旁邊還有一處口小腹大的天然的港灣,可以停泊船隻,唯一的缺點就是灣內的面積不算特別大,像是遠望號這樣船,最多隻能停十幾艘,只能算個小港。
汪大淵在這裡測量了一次當地緯度,發現這裡並不是魯錦標註的香蕈港,於是並沒有立刻決定在這裡紮營,而是先將此地標記在海圖上,然後遠望號繼續南下,先去魯錦說的香蕈港(阿卡普爾科)看看再說,若是那裡的情況不如這邊,到時候他們再回來也不遲。
幾天之後,遠望號終於來到了阿卡普爾科,仔細在附近偵察了一下,才發現這裡的情況與之前那個‘拉薩羅卡’相比,好壞參半。
好處是這裡的天然港灣,果然如魯錦描述的那樣,是一個口小腹大,形如蘑菇的傘蓋形狀,港內的面積足夠大,像是遠望號這樣的大船,起碼也能停個幾十上百艘。
而且港灣兩側還有弧形的小山,將內港遮蔽在裡面,這種地形非常適合抵擋颱風,小山和內港之間還有一圈平地,可以建造房屋倉庫,供人居住,兩邊的小山上還能建造燈塔、瞭望臺、炮臺等軍事設施。
而且港灣兩側的小山,猶如一隻大碗,將整個海港保護在內,但在朝向內陸的一面還有一個缺口,直通內陸的平地,換言之,只要他們能堵住這個通向內陸的山口,就能阻擋土人攻入港區,地形的防禦價值拉滿。
只按建立海港的條件來說,這裡的地形簡直絕佳,唯一的缺點就是缺少淡水,不適合種地,如果人都住在這裡,怎麼補給飲水和糧食是個問題,這可是關係到能不能生存的大事。
好在附近就有兩條淡水河從這裡入海,缺點就是離著香蕈港稍微有點遠,有一條水量大的大河,距離香蕈港有四十多里,另一條水量小的小河距離港口也有八到十里的距離,而且還在港口山脈的外面,取水十分不便,除非挖一條几里長的人工河,把這條小河引到港內來。
眾人商量了半天,最後還是決定在香蕈港這裡下營,無他,因為這地方的港口條件實在太好了,不僅可以避風,港內面積又大,四周還方便防禦,至於缺少淡水和糧食的問題,大不了可以城市功能分割槽,港內建造城池和集市,山外的河流附近開闢農田,反正只有幾里的距離,弄成城區和鄉下也沒什麼問題,至於開渠引水的事,可以等以後人口多了慢慢來。
而且香蕈港還是分內港和外港,內港是被群山環繞的大港,外港是在山外的小港,雖然沒有山脈遮擋避風,但好處是外面這個小港離著淡水河更近,他們可以先在小港這裡紮營,等以後有能力了再開發裡面的大港。
拿定了主意,眾人當即開始下船在小港旁邊紮營,船上的三百名死囚也終於被放了下來,眾人看到這裡就是他們以後的家園,也不免一陣唉聲嘆氣,沒想到這輩子居然還會被流放到幾萬裡之外,不過心大的已經開始主動適應新環境了,把船上的生活物資搬下來之後,眾人就開始商量著怎麼經營這裡。
那二十多隻哈士奇和阿拉斯加犬也被放到了岸上,開始撒歡似的到處跑。
楊惠看著那些狗子哀愁道,“早知道帶些豬羊之類的家畜,不然以後總不能就一直吃狗肉吧,也不知道這裡的土人有沒有家畜之類的,能不能買來一些,這樣好歹像個家的樣子。”
汪大淵當即道,“豬羊牛馬驢騾這些牲畜,這裡還真沒有,不過我聽陛下說,黎洲這裡有一種叫羊駝的畜生,似羊又似駝,當地土人養來代替牛馬,商賈行走販賣商貨,皆賴此物馱運,這次倒是要買一些帶回去,到時候我會給你們留下一些。”
“有牲畜便好,總比什麼都沒有強,不過使君若是明年再來的話,還是別忘了帶些牲畜崽子來。”楊惠鬆了口氣說道。
汪大淵點了點頭,“我會稟告陛下的,不過什麼時候回去,下次什麼時候再來還不好說,總之你們先在此處紮營,我先想辦法聯絡一下當地土人,看看能不能以使者的身份見到他們國王再說。”
“嗯。”
經過幾天忙碌,眾人總算在香蕈港紮下一個臨時營寨,按軍營的樣式打造,外面有木頭做成的寨牆,裡面暫時搭了些帳篷和茅草屋,等之後有時間了再慢慢升級成木頭房子和土坯房子,另外也看看這附近有沒有石灰,想辦法燒些灰土和磚塊出來。
納哈出和楊惠暫時被留在了港內建設營地,張潮和王縱仍然負責看守遠望號船隻,汪大淵和陳友諒則是划著遠望號上自帶的三條小艇,沿著香蕈港旁邊的內陸河向上遊劃去,想看看河流附近有沒有什麼土人的村落,然後聯絡到當地的權貴,繼而找到他們的國王。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讓他們找到了附近的一個土人地主,送了見面禮之後,那地主才表示願意將他們的事介紹給附近的一個貴族。
幾經波折之後,汪大淵他們總算是聯絡上了阿茲特克的大貴族,願意帶他們去國都找國王。
當代的阿茲特克國王名叫特諾克,據說還是位開國之主,而最早的墨西哥城是在1325年才剛開始建設的,現在是西曆1354年,也就是說阿茲特克建都還不到三十年,那位初代國王也還活著。
特諾克得知有海外人前來探訪,表現的非常高興,當即派人熱情的招待汪大淵等人。
主要是汪大淵他們送來的禮物太精美了,絲綢錦緞做成的衣服,看起來華麗無比,鋼鐵打造的刀劍更是不凡,精美的瓷器和鐵鍋,比當地的粗陶不知道強了多少倍,光是這些沒見過的海外奢侈禮品,就容不得他不重視汪大淵等人。
汪大淵他們也特意準備了一番,他和陳友諒換上華麗的錦衣,士卒也換上乾淨衣服,穿戴甲冑和頭盔,帶著刀劍和火槍,後面跟著一群奴隸攜帶其他禮品,眾人就這麼一路在當地土人驚異的目光之中,來到了還在持續建設中的墨西哥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