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下去!”
看著堂下快七十了還寧死不屈的老頭子,魯錦直接揮了揮手,這種韃子王爺沒有任何交流的必要。
人家是統治者,魯錦造的就是他們的反,雙方不共戴天,有什麼好說的。
歷史上這位宣讓王一直在廬州城住到了1354年,直到紅巾軍鬧得越來越大,才跑回大都的,後來到了六幾年還被封了淮王,再然後就被小鐵鍋丟下背鍋了這個時空,將不會再有淮王!
看著還站在一邊揉屁股的張煥,魯錦叫了他一聲。
“張煥。”
張煥一愣,立刻出列,“末將在。”
“一會兒等包先生貼完安民告示,你就把這韃子王爺拉到街上砍了,要明正典刑!”魯錦安排道。
“是。”
張煥瞬間明白了什麼意思,應諾後退到一旁,心中既喜又憂,喜的是魯錦沒拿他當外人,憂的是沒有退路了。
魯錦這是要他交投名狀啊,葉升幫忙抓了朱亮祖,殷從道幫忙破了廬州城,他倆都已經沒了退路,就剩下張煥了。
只要手上沾了韃子王爺的血,他就再也沒了叛回元朝的可能。
而且魯錦也沒有留下這個宣讓王的必要,他是義軍,是反賊,他得表明態度,斬殺元朝宗室本來就是各路反王的共識。
朱元璋雖然收過元朝宗室,但那也是建國之後,人家主動來投降的,被封了個西域那邊的衛所指揮使,造反的時候只有傻子才會收韃子王爺,還有張士誠那樣反覆無常的小人。
等人被押下去,旁邊的包衡突然提醒道。
“主公,這廬州城中還有兩座王府。”
聽到王府二字,在場的巢湖諸將都眼前一亮,王府啊!豪宅啊!魯錦卻皺眉不解,“有王府我理解,為什麼有兩座?那個是誰的?”
包衡立刻解釋道,“主公有所不知,國朝之初時,廬州還有一個被封做榮王的宗室,名叫孛兒只斤·撒墩,不過那是幾十年前的事了,如今只留下一座榮王府,再有就是這位宣讓王的王府了。”
“那就抄家,財產充公,王府先封起來,反正暫時也沒人用得上。”
“額,是。”
包衡聞言一愣,他本來以為魯錦會住進王府裡呢,沒想到這位主公卻直接讓封起來。
高風亮節,心懷大志之人,怎可被豪宅腐蝕心智?你以為人人都是張士誠啊,屁大點地盤就開始修宮殿包衡頓時又高看了魯錦一眼,這才像是能成事的人。
巢湖諸將們聽到這個處理方式,也愣了下,魯錦見狀就說道。
“怎麼,難道有人住的上王府?
“接下來我們還要去打六安,攻略其他州縣,到時誰去駐守,誰留下守廬州城,我們今日就得敲定下來,哪有機會住王府啊。
“我就算留在廬州,也不會住王府,今後就住這府衙後堂。”
魯錦都表了態,其他巢湖諸將自然也不好說什麼,再說他們現在確實要打仗,哪有機會享福啊。
聽到魯錦說起了打仗的正事,諸將也認真了起來,開始各抒己見。
“那誰去打六安,帶多少兵?”廖永堅當即問道。
俞廷玉也提醒道,“我們的上千條船還在巢湖呢,水師也得有人帶,等我們打康茂才的時候肯定用得上,那廝的水寨還立在濡須水,擋著我們不能進長江。”
“我覺得應該先明確軍制,一個營才八百多人,不論守城還是單獨領軍攻城,都不夠用,以前是魯大哥帶著咱們,今後咱們自己領兵駐守一方了,肯定要更大的編制,魯大哥之前說的團是不是該用上了。”趙仲中也提醒道。
“要我說,魯大哥該給咱們想個名號,就算魯大哥現在不稱王,也該叫個將軍元帥啥的。”俞通海也提議道。
魯錦點點頭,他們馬上就要擴張地盤了,將領們都要鎮守一方,接下來還要擴軍備戰,急需正規化整編。
但是魯錦並沒直接開口,而是轉頭看向了包衡。
“你還愣在這裡作甚?去寫安民告示啊!我交代伱的事辦完了?”
“額,是,小人告退。”
包衡心裡委屈,沒想到魯錦居然不讓他參加這種軍事會議,這是還沒拿他當自己人啊,不過也是,自己還一件事沒辦成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