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66章 公輸版知行合一(求追讀)

金朝興突然自爆身份,把秦氏三兄弟都給整懵了。

當秦理見兄弟提著姚兆先的腦袋,還把金朝興領過來時,他回憶了下之前巢湖水師的動作,瞬間恍然大悟。

那天他建議姚兆先募兵守城,結果姚兆先當場拒絕,正當此時,巢湖水師突然打上門來,擄走了速卜臺的家眷,頓時給了他募兵的理由。

當時他還在想,這巢湖水師還挺配合的,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頭,現在回想起來,人家這哪是在配合他,分明是製造機會,把金朝興送進城來。

秦理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這魯大帥真是好算計啊!

若不是他更快了一步,說不定這兩天魯錦就要攻城了,到時候有金朝興在城中做內應,哪還有他秦傢什麼事“金兄弟真能聯絡巢湖水師?”得知金朝興是魯錦的人,秦理也對他客氣了許多。

“那當然,秦主簿真的打算投奔魯帥?”金朝興到現在還有點不敢相信的問道,畢竟這可是朝廷的主簿。

秦理卻連連點頭,“當然要投魯帥,不然就憑我們這兩三千新募士卒,如何擋得住康茂才大軍。”

“那好,我這就派人聯絡巢湖的廖指揮。”

金朝興是內應,混進城後再想和城外聯絡就不容易了,而且他本來就處於被動配合地位,廖永安什麼時候攻城,他就什麼時候配合。

而不是金朝興主動,讓城外來配合,那難度太大了。

不過即便如此,廖永安還是給他留了個緊急聯絡渠道,就在巢縣附近的湖邊,有一條小漁船一直停在那裡。

當晚九點左右,金朝興派同村的心腹去漁船送信,半個小時後,藏在巢湖深處的廖永堅就收到了訊息。

此時廖永堅,廖永安,殷從道,張德勝,俞通海,趙仲中,這幫子巢湖元老,還有魯錦收服的降將都聚集在一條大船上。

見了那送信人,俞通海當即問道,“你說什麼?巢縣主簿秦理反了,還帶著兩千多兵和縣城,準備獻城投靠咱們?”

那送信人連忙點頭,“正是,諸位將軍快快發兵進城吧,金大哥擔心時間久了再生變故,指不定那秦氏又生出別樣心思。”

廖永安卻一抬手,打斷道,“如何證明你就是金兄弟的信使?這大晚上的讓我們攻城,不會是那主簿秦理有什麼埋伏吧?”

此話一出,巢湖諸將們也面色嚴肅起來,雖然已經帶走了金朝興的家眷,但還是不能排除這種可能啊。

那信使卻著急道,“廖將軍多慮了,金大哥咋可能騙你們,金大哥說好了,只要伱們一到,他就讓人將城門全部開啟,只要大軍進了城,就算那秦理有別樣心思,又能如何?”

廖永安這才點了點頭,對身後諸將一揮手,“點兵,進城,多打火把,提高警惕,隨時準備接戰!”

“是。”諸將頓時應諾。

廖永安的三團和水師,本來就在附近,又有水師的船隻幫忙運兵,速度倒也算快,當晚十一點左右,數千大軍便舉著火把來到了巢縣城外。

巢縣東西南三座城門洞開,金朝興帶著秦氏三兄弟出城迎接,廖永安這才完全放心,大手一揮,便領著三團主力進駐了巢縣縣城,並派出快船,連夜去給廬州的魯錦送信。

凌晨四五點鐘,天才矇矇亮,廬州城府衙內,李善長與魯錦徹夜長談,兩人都聊的神采奕奕。

李善長來之前,以為魯錦只是個傳統武夫式的反賊頭子,可見面之後才發現,魯錦這姿貌長壯,面如冠玉的賣相,更像個孔武有力的書生。

與魯錦深入暢談下來,發現這個大帥的文化水平還不低,雖然他自己口稱不是儒門中人,但對儒學卻有些獨到的見解。

“知行合一?!”

聽到從魯錦口中突然蹦出的新鮮詞彙,李善長瞬間感覺腦中靈感爆發,好似有什麼被貫通了一般。

“對。”

魯錦負手而立,面向天邊泛起的魚肚白,口中振振有詞。

“所謂的知行合一,並無什麼高深之處,說白了就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經義讀的再多,不如為百姓做一件實事。

“前宋張橫渠先生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說的極好,聞之令人血脈噴張,振聾發聵!

“可你只知不行,那也不過就是句空話,一句虛假的口號而已。

“如今之天下,為何淪落至此,我認為就在於讀書人只知不行。

“暴元之官吏,貪婪無度,橫徵暴斂,為了撈錢,巧立名目,屬下拜見要給拜見錢,沒事幹直接白要,曰撒花錢,逢年過節要給追節錢,過生辰要給生日錢,給你辦事索要,曰常例錢,迎來送往曰人情錢,告狀論訴曰公事錢。

“覓得錢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分,補得職近,曰好窠窟,漫不知忠君愛民為何物。

“為何會如此?皆知而不行,除去那些蒙古色目官吏,或許他們本來就不識字,可那些漢人官吏難道就沒這樣的嗎?“他們讀了那麼多聖賢書,就不說能做到孔孟的一半,便是能做到十分之一,這天下也早就大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