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40章 錦繡論學公輸秘典(求追讀)

“原來如此,沒想到海外萬里之遙,竟也受韃子欺負,那魯大哥自幼在海外生活,可能讀到中國之書?”張芸繡又好奇問道。

魯錦倒是也願意和她說話,當即解釋道。

“海外的中國之書的確難求,但我家零零散散也收集到一些手抄本,我囫圇讀過各朝史書,雖記不得許多細節,但也知道歷史脈絡,知道王朝更替,歷代先賢。

“儒家經典我也略有涉獵,但並不精於詩詞,而且我主要學的是公輸家學,我家有一套祖傳的《公輸秘典》,共有十部。

“首卷《公輸子》乃我家先祖傳記,記錄先祖一生,及其思想學問,其中尤以‘唯物觀’和‘方法論’二篇可稱經典。

“公輸氏後人以此二篇為經,以《公輸算經》為本,吸納儒、墨、法、農、醫、兵、管、師、道、陰陽、縱橫等諸子百家之學,融會貫通,推陳出新,著書九部,合稱秘典!

“其中包羅永珍,天文地理,兵法韜略,經營致富,音律樂理,自然天道,機關訊息,演算萬物,無所不包。”

張芸繡聽的雙眼冒光,對魯錦十分崇拜道。

“沒想到公輸家如此博學,那魯大哥能否給小妹解惑,這公輸家的學問和儒家又有何不同?”

魯錦當即又說道。

“我先祖公輸般本來也是魯國人,這才被人稱為魯班,你知道吧?”

張芸繡點點頭,魯錦又說道。

“我先祖和孔夫子是同鄉,因此也學過儒學,但其認為儒家迂腐,尤其是孔夫子,春秋戰國時,禮樂崩壞,人心不古,都什麼時候了,他居然還在妄圖復興周禮,遂棄儒學墨。

“後來覺得墨家也不過如此,這才自創門派,吸納百家,自成一體。”

張芸繡聞言突然不解,春秋戰國之時,列國紛爭不斷,諸侯互相征伐,民不聊生,諸子百家皆欲想出新的理論平定九州,結束紛爭,倡導諸侯王恢復古禮,停止攻伐,也不失為一種思路,怎麼就迂腐了呢,她頓時不解道。

“魯大哥還請明言,為何說復興周禮便是迂腐呢?”

魯錦只能旁徵博引,再次解釋道。

“因為韓非子說過,事物是在不停發展變化的,你不能用過去的經驗和規矩,來處理當下遇到的新問題,因為有些經驗可能已經不合適了。

“孔夫子想要停止列國紛爭,初心是好的,但他卻選擇用古禮築起高高的堤壩,以此來約束猶如洪水的諸侯王,豈知數千年前的禹王都懂得的道理,治水只能疏,而不可堵。”

張芸繡點點頭,隨即又不解地問道,“小妹讀書少,未曾讀過韓非子,可他不是法家的嗎,他還說過這種話?”

“《韓非子·五蠹》這篇文章講的就是時移世異,治世也要根據不同時代的不同環境做出改變,不可一味守舊。”魯錦又說道。

張芸繡皺了皺眉,“可五蠹,聽名字應該是五種害蟲吧?”

這,只能說韓非子這篇五蠹確實有點標題黨了。

韓非是口吃,但卻極為擅長著書,還喜歡以事寓事,透過講故事的形式來論述做事的道理。

五蠹開篇就講,上古之時,人們茹毛飲血,吃生食,拉肚子,於是燧人氏點著了火,百姓皆以為神,讓他當了部落首領,你現在點個火能成為諸侯王嗎?

大禹治水的功績,足以讓他的兒子啟建立夏朝,伱現在還能透過治水當天子嗎?

宋國一農夫在田裡撿到只兔子,就天天等在那期待再有兔子撞死,這不是迂腐呆板嗎?

五蠹前面所表達的思想只有一個,大人,時代變了,然後末了給你來一句,危害國家的五種蛀蟲都有哪些.“王朝更替,世事變化,江水流入大海,不可能再流回來,春秋戰國時的環境,已經和周朝立國時大為不同,孔夫子寄希望於用恢復古禮約束諸侯王,一味守舊,卻不看環境變化,豈非迂腐也?”

張芸繡聽完點點頭,按照韓非子的理論,確實是那麼個道理,但她又不解道。

“可是魯大哥,先秦時的儒家也不全是守舊派吧?”

“當然。”魯錦再次說道。

“韓非子就說過,儒分八派,儒家早就碎一地了,有宣揚大復仇理論的公羊儒,有宣揚禮法並用的荀子,有宣揚仁愛百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孟子。

“儒家也在發展,韓非子的老師荀子,後來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單靠‘禮’已經不能約束世人了,於是他又主張禮和法並用,最後教出秦相李斯和韓非這兩個法家巨擘。”

張芸繡聞言不禁嗤嗤笑出了聲,不知道荀子這位大儒,對於自己教出兩個法家巨擘會有什麼樣的感想。

隨即她又對魯錦露出崇拜的目光,這還是她第一次遇到如此博學,長得高大帥氣又精熟學問,還能有自己見解的同齡男子,當即又問道。

“魯大哥似乎很喜歡法家?”

魯錦搖了搖頭,“倒也不是,就拿韓非來說,我只喜歡他的《五蠹》和《亡徵》兩篇,其他的也不敢苟同。

“其實韓非自己也說了,時移世異,他的思想或許在先秦有用,但現在已經是元朝,千年已逝,還用法家那一套,豈非成了韓非說的守株待兔之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