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第79章 他們會不會換家(求訂閱)

魯錦本意是讓李善長去招攬郭子興的,為什麼臨時變成了馮國用,主要還是魯錦疏忽了。

首先李善長就跟郭子興不熟,雖然他們互相都知道對方,但一個儒生和一個土豪,平時確實沒啥交往。

其次,李善長覺得郭子興不靠譜,他不知道魯錦是出於什麼目的讓他招攬郭子興,但他想了想,這個事還是不能自己親自去。

為啥,因為李善長是定遠縣丞李勖的兄弟,要是由他親自去招攬郭子興,這豈不是在告訴郭子興,定遠縣丞已經從賊了嗎?鬼知道郭子興會有什麼反應,搞不好提前暴露了,不光他李家有滅門之禍,把定遠縣獻給魯錦這個事怕是也要黃了。

魯錦當時只是想改變一下歷史軌跡,沒思考那麼多細節,幸好李善長是個有腦子的,能幫魯錦查漏補缺。

於是他隨機應變了一下,李善長是讀書人,馮國用也是讀書人,兩人之前的確是互相認識,且有交往的,兩邊相比之下,李善長覺得馮國用更靠譜,所以他先去招攬馮國用。

馮國用雖然沒見過魯錦,但聞名已久,畢竟定遠就在廬州旁邊,其實他這段時間也在觀察魯錦。

如今又聽了李善長的介紹,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人物,尤其是當李善長說出‘韓擒虎’三字,馮國用更加激動。

歷史上就是他勸說朱元璋攻打江南,以南京為基業的,沒想到魯錦也想到了韓擒虎的故事,這不是想到一起去了嘛,他瞬間就覺得魯錦是個有腦子的人,比徐州芝麻李,劉福通那些人靠譜多了,於是當即同意加入。

兩人相談甚歡,果然招攬成功,然後他再讓馮國用去招攬郭子興,這樣就不會跟他李家扯上關係了。

倒不是李善長多怕死,主要是不想暴露縣丞已經投賊的訊息,不然再打定遠就沒那麼容易了。

馮國用這次也是先來試探一下郭子興,也沒想著能一次成功,但對方居然反過來招攬自己,也是夠搞笑的。

他額了一聲,猶豫了下才反問道。

“郭公可知徐州芝麻李已打到了何處?廬州魯大帥又離定遠還有多遠?

“若我與郭公共同舉事,定然不能一蹴而就,頂多不過幾千兵力,而我們能打的城池卻只有定遠,濠州,滁州,三選其一而已。

“可只佔一城,到時廬州的魯帥和徐州的芝麻李打過來了又怎辦?難道我們可以抗衡?到時也不過是選一個投效而已,如此一來,還不如我們自己先選投誰。

“郭公以為然否?”

額,郭子興也就是一時口嗨,壓根沒想那麼多,當然,他肯定是有野心想要自己當元帥的,什麼是亂世,那就是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時代。

不過如今聽馮國用這麼一說,好像現在的形勢確實挺嚴峻的。

入他娘,這是動手晚了啊,等他想起事的時候,人家都把周圍地盤佔的差不多了。

可你要問郭子興,敢不敢當出頭鳥,跟劉福通一撥起義,那他是絕對沒那個膽子的。

於是郭子興頓時拉住馮國用的手,“賢弟此言有理,那你這次來的意思是?”

馮國用這才道,“我此次來,就是想問問郭公,願不願與我一起投奔廬州的魯大帥,若你我能一同前往,也好互相有個照應。”

郭子興聞言又皺起眉,造反殺頭的買賣,如果不是刀架在脖子上,自然沒那麼痛快,就算是找人投奔,那也得好好選選,於是他又不解道。

“如今明明是徐州勢大,兵力更盛,攻佔的州縣也有十餘處,為何賢弟反而要投靠那只有四座城池的廬州呢?”

馮國用一陣無語,感情這土豪郭子興是啥也不懂,他只能再次解釋道。

“郭公可知地理,如今芝麻李佔據大片州縣,阻斷漕運,浙東王方國珍又阻斷了海運,大都的權貴們可都餓著肚子呢,伱覺得官府的大軍會先去打誰?”

郭子興仍然爭辯道,“可徐州兵多啊,朝廷不是也派什麼禁軍去打劉福通了嗎,不是一樣沒打過,賢弟為何如此看衰徐州。”

馮國用又道,“郭公覺得,那徐州八壯士,一夜暴兵十餘萬,他們來得及熟悉手下將領嗎?一夜之間能寫好十萬士卒的花名冊嗎?“若不能,那豈不是兵不識將,將不識兵?這樣的軍隊,純粹就是烏合之眾,朝廷若真派一員知兵的大將,領數萬甲士而來,郭公覺得徐州能擋得住?”

郭子興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忍不住站起身在房中走來走去,半晌又說道。

“賢弟此言的確有理,但為何你就如此看好廬州呢,實在令郭某不解。”

馮國用知道這是郭子興懷疑他的用意了,於是也站起來說道。

“郭公此言謬矣,並非在下有多看好廬州,而是為了你我考慮啊!”

郭子興聞言一愣,“此話怎講?”

“郭公想想,那徐州如今兵多將廣,攻佔城池十餘座,定然驕縱的很,你我就算投過去,又豈被人家放在眼裡?

“又如何爭得過那些先投的兵將,即便將來徐州能成事,我們也是後進末流,撐死了能得個伯爵就算祖墳冒煙了。

“而廬州兵不過三四萬,城不過四座,你我若是能募兵數千投奔,那又不同,起碼也能排進前十。

“廬州雖擴軍緩慢,但有條不紊,兵將相合,至今未嘗一敗,若廬州將來成了事,你我雖不是元從之臣,那也能算肱骨,撈個公侯之爵亦非不能。

“這先來後到,孰親孰遠的道理,郭公豈能不知?”

對啊!

郭子興聽的眼前一亮,這句話總算是說到他心坎裡了,既然環境不允許他當草頭王,那還不如實際點,一邊是公侯,一邊是伯,自己選哪個,那還用問嗎?隨即他又道,“賢弟真大才也,一番肺腑之言,令吾茅塞頓開,只是某也不知那魯大帥是甚規矩,他手下又有幾員大將,咱們投過去又能給個什麼官職,若能開始就定下來,為了將來這公侯之爵,咱也好給他賣命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