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城,一行人終於抵達目的地。
那些士子被包衡安排計程車卒接引去崇文館,常遇春則是帶著一幫子人去找魯錦報道。
“大帥,我已將在劉聚那邊的家眷和手下悉數帶來,還請大帥安排。”
府衙裡,魯錦看著常遇春帶來的人,尤其是那個12歲大的藍玉,這個年紀,正是最叛逆最搗蛋的‘小學生’時期,到了元帥府還忍不住東張西望。
魯錦看著藍玉,忍不住心中暗暗發笑,這就是後來那個凱旋而歸,拆自家城關,強上元朝妃子,囂張跋扈的藍玉?反差真大,現在看起來就是個虎頭虎腦的熊孩子,個頭倒不小,才12歲就有一米六左右了。
魯錦看向藍玉的爹,“你就是藍春?”
“小人正是藍春,見過大帥!”藍春連忙抱拳道。
魯錦點了點頭,隨即做出安排,“你和遇春暫時都做千戶營官,讓藍榮在你手下做連長,伱這個兒子”
“此子名叫藍玉。”藍春當即介紹道。
“對,藍玉,此子年齡尚幼,可先入教導營讀書習武,待將來成才再做安排。
“我讓朱壽去給你們安排住處和兵員,你們編成兩個戰兵營,暫時留駐廬州進行訓練,等待分配安排。”
“是,末將遵令。”兩人同時抱拳應諾。
魯錦正準備揮手叫他們下去,誰知常遇春又出聲道。
“大帥,我們在巢縣碼頭遇到一對母子,其母病重欲死,留一六歲幼童,欲託孤給我家,可我還要行軍作戰,難以顧及。
“我聽聞大帥仁義,收養過孤兒,不如這母子也由大帥處置?”
藍彩雲把那虛弱的母子帶過來,頓時讓魯錦十分驚訝,他當然不認識沐英,他是沒想到常遇春什麼破事都能找上自己,這貨真是個老實人啊。
而且還是個有心機的老實人,上來就說我仁義,我不收留還不行了?
“哦?我的確收養過一名義子,如今新婚不久,膝下尚無子,這孩子倒是生的惹人喜愛,不過其母尚在,我也不能強奪人子。”
這話一出,沐英的母親頓時就想說什麼,魯錦連忙抬手將她打斷。
“你母子二人可先在元帥府住下,這孩子我也可幫忙撫養,你先去治病,若真治不好,此子我定會撫養成人,若尚能醫治,你便將親子撒手不管,豈非讓他孤苦無依,還是有親孃在的好。”
那婦人聞言,這才拉著孩子連忙給魯錦磕頭,“多謝大帥活命之恩。”
“行了,起來吧,你先帶著孩子下去,我讓人請郎中給你醫治,對了,這孩子叫什麼?”
“我叫沐英。”沐英睜著一對大眼睛,看著魯錦連忙自己答道。
“???”這回輪到魯錦驚訝了。
這是沐英?魯錦只記得沐英是定遠人,爹死的早,他娘帶著他四處躲兵災逃荒,後來半路上娘死了,沐英就自己一個人流浪乞討,八歲時被馬秀英看中收為養子,朱元璋給他取名朱文英。
至於具體在哪收留的,有說是濠州,滁州,和陽,說哪的都有,不過那時沐英四處流浪,在哪發現都有可能。
如今魯錦來的倒是早,沐英他娘只是病重,還未死,這倒是和歷史上不一樣了。
魯錦不禁感慨這緣分,當即又問道,“你幾歲了?”
“我六歲了。”
“那倒是和廖升差不多大,廖升才七歲,那你便先在這裡住下吧,我給你娘治病,你留在這裡讀書好不好?”魯錦看著他問道。
小小的沐英一聽魯錦肯給他娘治病,當即跪下磕頭道,“謝謝恩公給我娘治病,我願意留下讀書。”
“好,那你便留下吧。”
魯錦叫來侍衛,將母子兩人領下去,再讓張芸繡安排兩人住處,找郎中給她們看病,又把朱壽叫來,給常遇春等人安排住處,組建戰兵營。
目前留在廬州等待分配的武將還真不少,常遇春和藍春這翁婿倆,還有改名李睿忠的李普勝,無為的降將韓慶祿,這些人暫時都在廬州等候分配。
不過他們都得等郭子興的第八團成立才行,郭子興又得等朱亮祖拿下定遠。
好在朝廷的大軍來的沒這麼快,他還有時間練兵擴軍。
這時包衡正好進來彙報,“大帥,今天又來了不少士子。”
魯錦好奇道,“這些人在城裡幹什麼?”
“有人在崇文館和人交流學問,還有的在城中祭拜祠堂。”
魯錦聞言頓時笑道,“那你家的包公祠定然又多了不少香火。”
包衡連忙道,“大帥說笑了,這廬州祠堂又不止包氏一家。”
這倒是真的,合肥這地方出名的寺廟道觀沒幾個,祠堂倒是多的一批,合肥出過不少名人,元末這裡最出名的當然還要數包拯,後世這裡還有李鴻章的祠堂,那才叫一個熱鬧.“去跟那些士子說,明日午時初截止報名,到時在崇文館匯合,我要跟他們訓話,明日未時正開始考試。”魯錦對他安排道。
“是。”包衡連忙領命。
“王府那邊的考場準備好了吧?”魯錦又問道。
“準備好了,找城中酒樓借了桌凳,又湊了些文房用具,幾百人還是夠用的。”
“可以,就這麼安排吧。”
翌日晌午,最後一批士子乘船趕來,該到的差不多也都到了,主要現在總共就沒幾個縣,考試當官你都不積極,那還考個屁,再晚也沒必要等了。
將人召至崇文館聚集,午時初,上午十一點,魯錦準時出現。他身穿一襲白色棉質圓領袍,頭上束髮戴著網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