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64章 棄

齊長城始建於春秋時期,完成於戰國時期,歷時一百七十多年築成。

西起平陰,經長清、歷城、章丘一帶泰山餘脈,跨萊蕪、博山、淄川、沂源等魯山山脈,沿臨朐、沂水、安丘一帶沂山山脈東去。

因其建在崇山峻嶺之間,所以一直儲存完好。

面對淮泗,只有兩個進軍通道,一個是歷城,一個是穆陵關。

之前與南燕爭鋒,焦點都在歷城。

如今大戰爆發在徐東,只能走穆陵關。

慕容超若是據守此關,晉軍基本無法從正面突破。

劉道規望著輿圖思索,本想跟慕容超在徐州進行一場決戰,誰料這廝見勢不妙,掉頭就走。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不過慕容超有張良計,劉道規也有過牆梯,指著輿圖上青州以東的空白地,“長城雖堅,總不能建在海上去吧?我有樓船海船數百艘,自琅琊港渡海,可北上登陸東萊郡,批亢搗虛,直取廣固!”

五百年前,漢武帝攻打衛氏朝鮮,五萬大軍水陸並進,由樓船將軍楊僕率領水軍,從齊地渡過渤海,登陸遼東。

如今的造船工藝和航海水平,遠遠強於漢武帝時期。

一百七十年前,東吳孫權派遣衛溫,諸葛直率士兵萬餘人出海,尋求傳說中的夷洲,亶州,二人尋得夷洲,率軍入南洋。

後開拓扶桑航線,互通有無,賺取大量錢幣,扶桑衣冠服侍,從那時候起,便效仿中土,衣稱“吳服”,鞋稱“木屐”……

此後甚至準備組織大型船隊,經海路繞至遼東,與公孫氏聯合,南北夾擊曹魏。

晉室南渡,繼承了不少東吳航海造船技術。

從海路進攻青州,完全可行。

以前琅琊港就與青州、百濟、倭國有過商貿往來,路線水文都是現成的。

琅琊港距東萊並不遠,貼著海岸線能輕易繞過長城。

走海路的另一大優勢是,可以隨意進攻南燕各地,防不勝防。

“我追隨將軍北上,未有尺寸之功,此番北上,當有末將為先!”何無忌激動起來。

這一路追殺,他一直沒什麼表現的機會。

劉道規剛要答應,劉遵叫了起來,“事關此戰成敗,憑什麼派你去?”

胡藩拱手而出,“水戰向來是西府軍所長,不勞何將軍出手。”

兩人似乎有意無意都在針對何無忌。

何無忌雖是北府,但畢竟是外人,西府北府偶有爭鬥,卻是家門之事兄弟之爭,在對付外人上,他們還是目標一致。

這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

“將軍!”何無忌一時語塞,望向劉道規。

“先不急,等冰河消融,水軍出海再說。”

趁著這段空隙,劉道規將趕來上的府兵和義從軍編制起來,以檀祗、徐逵之、劉懷敬三人為主將,各領五千人,馳援開陽。

為了迷惑慕容超,還下令輜重兵和隨軍民夫上山砍柴,打造攻城器械。

徐東三郡仍有很多城池未降,攻城器械用處很大。

各地百姓也自發鑿冰,提前讓冰河消融,劉鍾、李大目率水軍自淮水入海,北上攻陷了琅琊港。

南面也很快傳來捷報,孟龍符、沈田子的四千精銳,在檀祗、徐逵之、劉懷敬支援下,攻破了開陽。

生擒南燕錄尚書事、大都督慕容鎮。

俘虜七千餘眾。

不過,在攻破城池後,沈田子縱兵大掠,檀祗、徐逵之等部也先後加入,開陽城被洗劫一空,燒殺淫掠,手段不比胡人差多少,很多百姓也死於非命。

劉道規讀完戰報忍不住皺眉,這麼多年過去,沈田子的性情還是沒變。

他是兄長劉裕的愛將,破城有功,劉道規一時也不好說什麼,這種事情本來也是北府諸將的慣例。

只能下一道軍令,讓孟龍符和沈田子約束部眾。

“既然拿下琅琊港,便可渡海北上!”劉道規召諸將軍議。

劉遵、何無忌、胡藩皆滿臉期待之色。

雖然這時代的海航水平遠強於漢武帝時期,但只要下海,風險依舊不少。劉道規不可能全軍上船北上,只能選拔精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