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戰場,也需要足夠的兵力拖住慕容超。
正要下令時,孟幹之匆匆而來,“將軍,慕容超放棄穆陵關,退守臨朐。”
“什麼?”眾將面面相覷。
劉道規也驚訝不已,實在看不懂慕容超這是什麼操作。
放棄穆陵關,等於敞開了南面大門,自此之後,青州無險可守。
“我明白了,慕容超還真是痴心妄想。”劉道規盯著輿圖看了許久,才察覺他的用意,忍不住笑了起來。
慕容超年紀不大,野心卻比天還大……
臨朐。
燕軍諸將也對慕容超的舉動充滿了疑惑。
徵虜將軍公孫五樓道:“吳兵輕果,所利在戰,初鋒勇銳,不可爭也。宜據大峴,使之不得入,曠日持久,沮其銳氣。而後選拔精騎二千,循海而南,絕其糧運,再令段暉率濟北之軍,緣山東下,腹背擊之,上策也。”
此時晉軍還未撲來上,還有挽救的餘地。
守住大峴山穆陵關,便立於不敗之地,最多也就丟掉徐東三郡而已,但只要穆陵關在手,隨時可以伺機南下。
慕容超黑少白多的眸子閃了閃,並未同意。
公孫五樓繼續道:“各命守宰,依險自固,校其資儲之外,餘悉焚蕩,使敵無所資。堅壁清野,以待其釁,中策也。”
慕容超還是不為所動。
公孫五樓嘆氣道:“縱賊入峴,出城逆戰,是為下策!”
慕容超白眼一翻,“汝之下策,實為朕之上策,晉室精銳皆在劉道規之手,今放開大峴山,引晉軍北上,彼遠來疲憊,糧草千里轉運,只需關門打狗,可使其片甲不歸!破劉道規,便是破了晉室,朕引得勝之軍南下,反手可得江左,爾後經略中原,與拓跋珪爭鋒天下!”
防守穆陵關,最多也只是將晉軍擋住,還丟了徐東三郡。
但放晉軍進來,便有了破敵的機會。
慕容超今年剛剛二十一歲,年輕人的想法和野心一樣大,拿下江左和中原,便有了爭奪天下的資格!當然,這並非他的痴心妄想。
晉軍一路北上,糧草供應困難,燕軍騎兵居多,隨時可以侵襲晉軍後路。
時間一長,晉軍肯定受不了。
這跟當年慕容垂對付桓溫的手段差不多,青州如同一個口袋,穆陵關就是袋口,放晉軍進來,便可一網打盡。
慕容超相信慕容垂能成,他亦能成!堂中諸將無不目瞪口呆。
廣寧王賀賴盧苦勸道:“昔成安君不守井陘之關,終屈於韓信,諸葛瞻不據束馬之險,卒擒於鄧艾。臣以為天時不如地利,阻守大峴,策之上也。劉道規劉裕兄弟二人世之龍虎,今北府西府精銳悉至,我軍銳氣已失,何以抵擋?”
賀賴盧出自鮮卑賀蘭部,是拓跋珪的舅父,與拓跋儀不合,一同攻打鄴城時候,受了慕容德的離間之計,率部眾投奔南燕,被封為廣寧王。
不過這種老成謀國之言,註定不能被慕容超採納。
現在的慕容超就像中邪了一樣,一心一意要殲滅北府西府主力,爾後攻克江左和中原,這也是南燕唯一翻盤的機會。
“不必多言,劉道規是臥龍,朕乃真龍,臥龍見真龍,焉有不敗之理?”慕容超鐵了心。
賀賴盧長嘆一聲,對堂中的文武將吏道:“既不能堅壁清野,又不肯遷徙百姓,酷似劉璋矣。今年國滅,吾必死之,卿等中華之士,復為文身矣。”
三吳披髮紋身,被認為是蠻夷。
而晉室南渡之後,便被北國稱為吳朝,否定其與西晉的傳承。
永和八年(352年),前燕滅冉魏,慕容儁登基稱帝,對晉室使臣宣稱:“汝還白天子,我承人乏,為中國所推,已為帝矣。”
從那時起,慕容氏便自奉為正統。
“大膽!”慕容超勃然大怒,“老匹夫安敢辱朕?汝等畏北府軍如虎,朕反手可滅之,來人,押入大獄之中,待朕生擒劉道規,攻破建康,再來定罪!”
當即就有甲士將賀賴盧拖走。
慕容超自幼生長在西羌,所以根本不認為北府有多強大。
之前容丘對壘,北府軍和西府軍一直堅守不出,這讓慕容超更加蔑視,以為跟劉懷肅所率北府軍相差無幾。
拿下賀賴盧拖,群臣皆不敢言。
慕容超志得意滿,“諸位可隨朕以逸待勞,迎戰劉道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