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57章 歸

弘農拿下,由司州刺史毛德祖鎮守。

劉敬宣趕往晉陵郡,司馬休之趕赴武陵郡,從襄陽路過。

浩浩蕩蕩,竟然不下六七千之眾,在攻打弘農郡的過程中,兩人都沒忘記招兵買馬。

不過這也是常規操作,晉室兵權分散,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的部曲,如今戰火滔天,部曲越發重要。

“多謝將軍收留提拔,我等方有容身之地,此戰俘虜、牛羊、錢帛,皆獻與將軍。”司馬休之上前一步,主動拱手行禮。

年紀輕輕,雙鬢已經染上了白霜,配上臉上的皺紋,顯得特別老成。

“太守多禮了,今重回父母之邦,可喜可賀。”劉道規連忙還禮,心中對他評價高了幾分,身為宗室,還能這麼客套,非常難得。

以前遇到計程車族無不言高於頂,從來不拿正眼瞧人。

司馬休之無比坦誠道:“今後都督但有差遣,休之願效犬馬之勞,絕無怨言。”

劉道規一愣,說出這番話就不是禮數客套了,似乎是想投靠自己。

此人倒是明智。

司馬家被桓玄捅了一刀,踢下了皇位,最後的一點尊嚴也被踩在地上。

加上三吳八郡被妖賊來回洗劫,更是斬斷了司馬家的根基。

就算沒有劉道規和劉裕兄弟,晉室也很難延續下去了,已經成了待宰的羔羊,等著別人磨刀霍霍的北伐之後,再取而代之。

司馬休之是曹魏中郎司馬進之後,司馬進是司馬懿的弟弟,而司馬休之是司馬恬的第四子,並非司馬家的嫡系,至今沒有爵位。

連夫妻都會大難臨頭各自飛,何況五服之外的宗族?

早就沒什麼情分了。

“太守言重了,今後一同匡扶社稷。”劉道規沒有拒絕,也沒有立即接受。

眼下的形勢還不怎麼明朗,誰也不知道將來的事。

司馬休之初來乍到,不宜表現的太親近。

“阿規所言甚是,天下北府是一家,今後一同匡扶社稷。”劉敬宣絲毫沒有察覺到兩人之間的微妙。

這話一出,讓周圍北府西府軍將臉色一僵。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叫小名有些不合適。

劉敬宣雖是劉牢之之子,但劉牢之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江左權力角逐已經輪換了幾次。

劉道規雖只是驃騎將軍,卻是唯二的掌權人之一。

“走,喝酒。”劉道規自然不會計較這些,拉著兩人的手一同入席。

沒有舞姬,沒有五石散,只有新釀的黍酒和燉好的羊肉。

士卒、將吏,以及劉道規在宴席上吃的都一樣,平日裡也禁止將吏開小灶,只要在軍中,有什麼就吃什麼。

想做到絕對公平不可能,只能相對公平。

劉敬宣和司馬休之都是軍將,在外面漂泊了幾年,沒那麼嬌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而他們麾下將吏也都是北府出身,幾杯酒下肚,氣氛也就活躍起來。

只有司馬休之小心翼翼,一舉一動都謹慎的過頭了,與劉敬宣的大大咧咧形成對比。

整場宴會,朝他敬酒的人也少,都跟劉敬宣推杯換盞。

劉敬宣來者不拒。

喝的差不多了,閒雜人等都退下,司馬休之拉著一六七歲孩童,半醉半醒道:“此乃我子司馬文思,願留在襄陽,聽候將軍教誨。”

如果之前只是試探,這一次就是來真的了。

武陵郡隸屬荊州,夾在江陵和長沙之間,劉道規算是他的頂頭上司。

劉裕一上來就殺了司馬秀和司馬遵,讓這位司馬家的宗室嚇破了膽。

逃回江左,並非因為他真的思念故土,而是實在走投無路。

“太守不必如此,只要忠心朝廷,一心為民,便無甚大事。”劉道規乾脆也將話挑明瞭說。

真要謀反,也不會因為一個質子而猶豫。

不過說出這番話,劉道規只感覺到一陣詭異,自己身為一個外人,反而要勸司馬家的人忠心朝廷,實在是有些荒謬。

司馬休之聞言臉上一喜,拱手道:“將軍坦蕩。”

“今日到此為止,太守早些休息。”

劉道規喝的也差不多了,這些時日忙著土斷,不能因為喝酒而耽誤正事。

不過第二天一早,司馬休之就前來告別,說是想早日趕到武陵。劉道規寒暄了幾句,讓劉鐘的水軍送他們南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