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13章 隱忍

偶爾有人上來問價,孟懷玉和向靖提著刀,一左一右,上下打量,將人全都嚇跑了……這生意眼看也做不成了。

劉道規只能待在家中,每日與劉裕、劉遵切磋武藝,主要是弓刀和拳腳,也會練些石鎖之類的重器,主要是打熬氣力。

劉道憐去了建康後,蕭文壽彷彿又將希望寄託在劉道規身上。

要求提高了不少,除了習武,還要讀書,也不知她從哪裡鼓搗出一牘王弼所著的玄學經典《老子注》。

“阿母……這不是為難我嗎?”劉道規一看這玩意兒就頭皮發麻,整牘書簡,彷彿是繞口令一般。

通篇都是“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之類的玩意,可謂字字玄理。

“義理玄理,譬如人之雙臂,不可或缺。”蕭文壽儼然一副老學究做派。

不通玄理,連跟文人雅士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蕭文壽對興復劉家簡直走火入魔,如果劉家這一代,還是無人爬上去,就會從寒門滑落為庶族。

寒門的日子已然這麼艱難,庶族跟不用想。

“阿母所言甚是,阿規須收起懶散性子,用心學。”劉裕在一旁幸災樂禍,落井下石。

“一人獨學,不如群人共學,玄理在於辯,兄長才思敏捷,何不一同鑽研?”

他不仁,劉道規也不義,乾脆他一起拉下水。

“別別別,我連字都認不全,如此高深的玄理,實在有心無力。”劉裕一臉驚恐之色。

劉道規趕緊奉上一頂高帽,“兄長謙虛了,京口誰人不知兄長文武雙全。”

劉裕被氣樂了:“你這廝……”

蕭文壽瞅了一眼劉道規,又瞅了一眼劉裕,“寄奴早就過了學玄的年紀,心思也散了。”

“阿母所言甚是。”劉裕長舒了一口氣,如蒙大赦,頭也不回的逃了。

劉道規一陣無語。

蕭文壽眼神溫和下來,“阿規,勤學總不會錯。”

孝道為先,如今也只能硬著頭皮啃……

劉家雖然沒落了,但她一直希望重振門楣,將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兩個兒子身上。

劉道規沒抱多大希望,看得也很開,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日子能過就行,即便躋身小士族,日子並不比寒門強多少。

衣冠南渡已經七十多年,先過江的排擠後過江的,先做上大官的,排擠後來做官的,士族之間互相拉攏、勾連,朱門對朱門,竹門對竹門。

什麼都固化了,,官職、利益、地盤,一個蘿蔔一個坑,瓜分殆盡,連山澤也被別人佔完了。

朝廷主動放棄了淮河以北後,等於放棄了擴張,便只剩下內卷,國勢江河日下。

這麼多年,朝堂之上還是那幾家,地方上也是紋絲不動,外人削尖腦袋也休想擠進去。

普通人根本沒晉升的機會,除非山河變色,打破現有的一切……

劉道規每日苦學苦練,一則是不想讓母親失望,二則是冬天總要找些事情來做。

不過說到底還是對弓刀武藝興趣大一些。

劉懷肅還從北府借來一匹馬,讓劉家兄弟也能學著騎馬。

這世道,以劉家的家世讀再多的書,也沒有太大的作用,但武藝嫻熟,用處可就大了。

劉懷肅也說過,朝廷遲早有一日,會用得上北府軍。

就算想偏安江左,也需要有足夠的武力擋住北方胡人南下。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