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第1453章 偏門3

實際上沒那麼複雜,既不用偷也不用藏,只要把廢品率稍稍提高一些,但又不達到總參謀部規定的上限,每個月就能憑空多出一些本不該存在的槍支彈藥。

總參謀部派遣的駐廠人員也疏忽了,光盯著庫房卻忽視了廢品的銷燬和回爐,得以讓有心的內鬼鑽了空子。

當然了,這種空子除了實際運營管理的賈鎰徽之外也不是誰都能鑽的,但漏洞終歸是漏洞,這一漏就是好幾年,著實把好一群碩鼠喂得肥頭大耳。

沒錯,是一群不是幾隻!王大官人的商號裡不僅有金縣兵工廠一家的貨源,在把賈鎰徽拉下水之前就已經有好幾家民營兵工廠在做這種違法勾當了。

只不過這幾家的規模相對要小一些,產品類別也不夠豐富,大多時候要互相湊一湊零件才能攢出整槍來,質量上要差很多。

但事情發展到這裡並沒結束,正相反,才算開始。別看賈鎰徽是個來自內陸山溝子裡的小地主,前半輩子沒見過啥大世面,但他的個性很強硬,還善於學習,對金錢的渴望更是無以復加。

在和王大官人做了3年多走私生意後,他就逐漸不滿足於只當供貨商了。這時候的賈鎰徽已經摸透了跑海運的門道,也認識了不少這方面的商家,經過一段時間的臥薪嚐膽,於兩年前終於厚積薄發了。

賈鎰徽利用在兵工行業裡的人脈關係,暗中聯絡了幾家民營兵工廠和兩家海運商會,重新打鼓另開張,部分脫離了王大官人,搞起了自己的走私生意,並把客戶發展到了南洋各國。

此時他的羽翼已經豐滿了,資金、人脈、貨源全都到位,王大官人即便不樂意也難以抗衡。好在賈鎰徽挺會做人,沒完全拋開這位帶路人,時不時還會給王大官人提供點貨源,也算是戰略合作伙伴。

短短兩年時間,賈鎰徽利用走私槍械賺得缽滿盆滿。這時候就展現出他過人的一面了,儘管收入是之前的好幾倍,卻沒有展露出來,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讓外人一點也覺察不出來。

但賺來的銀幣也沒埋起來生鏽玩,而是拿來繼續投資,專案還是兵工廠。為了方便近水樓臺先得月,特意讓侄孫在京城置辦了房產,平日裡多去兵部、工業部和總參謀走動。

打聽到有哪家民營兵工廠效益不太好、或者裝置老化無力更新,馬上派人拿著兌票登門拜訪。兩個字,收購!買下來之後該換裝置換裝置,該組織工匠參加培訓絕不耽誤,很快就能恢復生產。

就這一點沒少讓各部的具體負責人誇獎,之後有了類似的訊息也別等來問了,主動就會提供給賈家,巴不得讓其全給收購了。和會幹、能幹的東家合作多省心啊,投資者賺得到錢,管理者也守得住業績,兩全其美。

可是誰也沒想到,濃眉大眼一身正氣的賈老爺背地裡卻在幹偷雞摸狗的勾當。他為了能在正常生產環節中儘可能多的給私貨留出原材料,可是沒少在偷工減料上動腦子。

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居然弄出好幾套新生產流程。只要按照他的辦法做,保證能把產品按時按量做出來,合格率也在範圍之中。但又比總參謀部給的標準節省原材料,輕易還查不出來。

比如減少定裝紙殼彈和銅殼彈的發射藥量,然後用自配的劣質發射藥混入其中壓秤,造成整彈質量合格的假象。只要別太喪心病狂的減量,在抽檢的時候一樣能正常發射,根本看不出來。

再比如把從鑄造廠買來的成品槍管用鋼回爐重煉,加入部分市場上能買到的普通鋼。只要控制好比例,製造出成品之後用肉眼同樣很難看出來,耐用性肯定差一些,可那是很久之後才會體現出來的。

實際上槍械到了士兵手裡,只要不是特別狠的用,再加上保養及時,質量差一點也不會特別明顯,大機率沒人會關注。

至於說送檢和抽檢的槍支咋辦,好辦,得知哪天上面要來人抽檢,前兩天後兩天就別搞假貨了唄。隨便查,保證都是合格產品,堅決不能砸了賈老爺的名號!

怎麼知道哪天會有人來抽檢,這就是他派侄孫和賈榮常駐京城、經常在兵部、工業部和總參謀部走動的用處了。別誤會,行賄受賄肯定不現實,有統計司、憲兵、錦衣衛與皇帝的眼線盯著,這麼做風險太大了。

實際上根本不用有人私底下通風報信,只要和這幾個部門裡的工作人員混熟了,能經常在一起坐坐,喝喝茶聊聊天,僅憑隻言片語,再互相印證下,就能大概推測出啥時候有檢查。

在一個行業裡混時間長了,接觸這種事多了,甚至能猜出來這次下來抽插的人是誰,八九不離十,這就叫有心算無心。

如果一直都這麼玩,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機率不會出事兒。可老話說得好,貪心不足蛇吞象。貪慾是深深刻印在人性裡的,只要一次控制不住,就會如潰壩一般口子越來越大。

賈鎰徽很聰明沒錯,但他在人性上顯然還沒達到洪濤的理解和剋制水平,當成功一個連著一個到來時,內心就開始迷茫了,擺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然後每個月幾十支槍、幾千發子彈逐漸不能滿足他的貪慾了,總琢磨著再多兩支槍、多一百發子彈沒事兒,最終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絕路。

隨著歐亞大戰的臨近,西域馬上成為重要戰區,軍械彈藥給養大批次向前線運輸,蘭州做為西部最重要的中轉站,各種均需物資堆積如山,金縣兵工廠也迎來了黃金期。

本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原則,它所生產的槍支彈藥不用再經過嚴苛的抽檢就能發往部隊,原材料方面也網開一面,有需要就購買,只需和入庫單對上就夠了。

這下賈鎰徽等人可算美了,從偷偷摸摸小打小鬧一步步向著大張旗鼓大幹快上發展。上半年金縣兵工廠就額外生產了3000多支槍支和2萬多發彈藥,全都透過海路賣往了南洋。

有兩次為了能高價售出,狗膽包天的他居然把總參謀部暫存在庫房裡準備隨時運往前線的儲備軍械給偷偷調換了出來,緊急運往海外牟利。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