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重新整理!

第84章 洗煤技術!

這種地方沒有什麼大排場,更顯真實。

李世民長孫皇后微服私訪的,也不擺架子。

融入的很好!

“老丈!”看到三祖父,李世民還主動打招呼。

栲栳村的不少人,李世民都眼熟。

吃飯的時候李世民程咬金幾人和村裡其他人擠一桌。

有說有笑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李世民也是附近村子裡面的。

長孫皇后和幾個公主單獨一桌,三娘年紀小跟著一起吃飯,張錦禾和張二丫要幫忙幹活,現在還吃不了。

水潭邊的空地上,十幾張臨時拼起的木桌擠得滿滿當當。

剛從灶上抬下來的大鐵鍋冒著白汽,燉得酥爛的羊肉在湯裡輕輕晃動,油花浮在表面,混著蔥段的香氣往人鼻子裡鑽。

另一口鍋裡,也是滿滿的魚肉,乳白色魚湯,撒上剛摘的野香菜,鮮得人直咽口水。

漢子們脫了外袍,露出黝黑的胳膊,一手抓著胡餅,一手撈起大塊羊肉往嘴裡塞,油汁順著下巴流到衣襟上也顧不上擦。

“小郎君這手藝,比酒樓強十倍!”有人含糊著喊,引得滿桌鬨笑。

旁邊桌的婦人給孩子碗裡舀了兩勺羊肉湯,小傢伙捧著粗瓷碗,小口小口抿著,嘴角沾著油星,眼睛卻亮得像浸了水的黑葡萄。

角落裡,三祖父顫巍巍地夾起一塊羊肉,眯著眼嚐了嚐,嘆道:“活了六十多年,頭回見羊肉管夠……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身邊的後生們早吃得興起,端著陶碗碰在一起,“咚”的一聲悶響,酒液濺出來也不在意,只扯著嗓子喊:“多謝小郎君!”

李世民挨著王慎坐,手裡捏著半塊胡餅,聽老鄉講今年的收成,時不時點頭應和,說到高興處,也拿起羊骨啃得津津有味,鬢角沾了點油星,倒比在朝堂上多了幾分煙火氣。

三個小丫頭坐在一起,一隻小手拿著胡麻餅,一隻手拿著羊肉。

小臉上都是油。

感覺這裡吃東西比皇宮香。

長孫皇后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炊煙在頭頂嫋嫋散開,混著肉香、酒香和孩子們的嬉笑聲,漫過水潭,漫過剛修好的屋舍。

沒人在乎誰是貴人誰是百姓,只知道今天的肉管夠、湯管飽,這樣的熱鬧和滿足,是尋常日子裡難得的甜。

連小黑都叼著塊骨頭,在桌底鑽來鑽去,自顧自的啃起來。

蕭然端著酒杯到處敬酒,感謝一下大家幫忙建房子。

酒量不行,好在這個時代的酒度數不高,一圈下來也扛得住。

一直吃到很晚,人才陸陸續續散去。

開始蕭然還清醒,後面不知道怎麼回事。

酒的度數低是沒錯,但是喝多了也會醉。

蕭然醒來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了。

是張錦禾和張二丫送蕭然回房間的。

“小郎君!”三娘在床榻旁邊喊了一聲。

“三娘,怎麼了?”

“阿姐讓我看看小郎君醒了沒有。”三娘如實說道。

張二丫來不合適,三娘年紀小可以。

蕭然拿起手機看了看,已經是早上九點多了。

“我這就起來!”蕭然揉了揉額頭,平時也不喜歡喝酒,昨天是情況特殊。

整天開著房車跑,自然是不能喝酒的。

蕭然起來的時候,堂屋的案桌上準備好了早餐。

看得出來都沒有吃。

“二孃,以後這種情況你們吃就行,不用等我,這麼晚了,肯定餓。”蕭然揉揉三娘腦袋,“快吃飯吧!”

“小郎君,不餓的!”三娘說道。

張二丫叫來張大郎,幾人這才吃飯。

“我後面什麼都不知道,外面的東西收拾了沒?”蕭然問道。

“都收拾了,阿姐幫忙收拾乾淨,很多桌凳都是借村裡的,也都帶回去了.”張二丫說道。

蕭然直接喝斷片了,後面的事情完全不知道。

以後不能這樣喝酒了,度數不高醉了也要命。

後知後覺,蕭然覺得很沒有安全感。

這個時代還沒有讓蕭然完全百分百信任的人。

但凡是有這種人,房車的秘密蕭然就會讓他知道。

吃完飯張大郎要去耕地,之前忙著建房子,一直沒有機會。

現在家裡有牛有曲轅犁,都不需要借。

幹自己家的活,幹勁足。

張二丫搬新家之後心情明顯很不錯。

忙著收拾家裡。

蕭然騎著腳踏車,帶著三娘和小黑去村子裡面溜達。

其他人家的柿子餅也快好了。

正常來說是早就可以了,奈何之前好幾天下雨。

帶著三娘去看看柿子餅,有什麼問題這些還能幫幫忙解決。

和村子裡面的人也熟悉起來。

很多人幫忙建房子,蕭然哪怕不知道叫什麼,但是也眼熟。

差不多溜達了一圈,蕭然沒有回家,直接去看之前李世民給的地。

地契這些也給蕭然了。

其他人還不知道蕭然拿這些煤炭幹什麼。

蕭然自然是想利用這些煤炭的。

馬上入冬了,需要大量的木柴木炭這些。

價格會上漲,煤炭是很好的替代品。

只是原煤直接燒,風險極大,尤其家裡密閉環境下,確實容易出事,硫化物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硫刺鼻嗆人、不完全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最要命,都是隱形殺手。

原煤裡那些帶著淺黃銅色、有金屬光澤的硬塊黃鐵礦,含硫量最高,必須撿出來——這東西一燒就冒嗆人白煙,聞久了頭疼嗓子腫。

用錘子敲碎煤塊,看見這種“金屬疙瘩”直接扔掉,肉眼就能分辨,不費功夫。

把煤塊泡在水裡攪動,泥土和細碎的硫鐵礦顆粒會隨水漂走,撈出來晾乾。

不用像洗煤廠那麼精細,哪怕簡單過一遍水,都能減少三成以上的硫化物,燒起來嗆味能輕一半。

硫化物好歹有嗆味提醒,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悄無聲息就能讓人昏迷甚至喪命。

可以讓其他人用,但是要注意的事項必須叮囑。

有條件的準備煙囪是最好,實在沒有的,也得注意通風。

別說大唐這個時代的煤炭了,哪怕是到了近代,你燒煤炭不通風,也容易出人命。

特別是冬天都喜歡關窗戶這些,一不小心就出事,發現的時候什麼都晚了。

這個時代特別是村子裡面,通風這方面倒是不用擔心。

茅草屋,土坯房子,窗戶還沒有玻璃,算是比較透氣的。

除了這些,還能加黏土在裡面塑形。

黏土混合煤炭後,會在煤塊內部形成細密的“骨架”。

燃燒時,黏土本身不燃燒,卻能限制煤炭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既不會讓煤塊快速燒透成灰燼,也不會因氧氣過多導致“爆燃”浪費。

這樣煤塊能持續穩定放熱,延長燃燒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