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摻了黏土的煤餅,能比純煤塊多燒近一倍時間,尤其適合農村冬季取暖、炕灶保溫,減少頻繁添煤的麻煩。
煤炭中的硫化物燃燒時會產生刺鼻的二氧化硫,不僅嗆人,還會腐蝕爐具。
而煤粉、煤渣則容易隨煙氣飄成“黑灰”,汙染環境。
黏土中的矽酸鹽成分在高溫下會熔融成“玻璃態”,像“膠水”一樣把硫化物、細煤粉黏結在爐渣裡,減少二氧化硫的揮發和粉塵飄散。
雖然比不上工業脫硫技術,但對這個時代的普通人來說,能明顯的減輕燒煤時的嗆味和“黑灰漫天”的問題。
純煤粉或碎煤燒起來容易“聚堆”,中間缺氧導致“悶燒”,只冒煙不旺火。
而摻了黏土的煤塊結構疏鬆有度,能讓空氣從黏土形成的縫隙中滲透進去,幫助煤炭充分燃燒。
這樣火焰更旺、溫度更高,燒炕、做飯效率也能提升,同樣重量的煤,摻黏土後能讓炕頭更熱,且持續時間更長。
黏土隨處可見,不用花錢買。
更重要的是,它能“消化”碎煤、煤粉,這些原本因為太碎、不好燒的,加黏土捏成塊後就能重新利用。
簡單說,黏土就像煤炭的“調節劑”,既讓碎煤變“有用”,又讓燃燒變“高效”,還能減少汙染。
看似簡單的搭配,其實是長期實踐總結出的“低成本智慧”。
看到煤炭之後,蕭然確定了自己心裡的想法是可行的。
以後燒玻璃就指望這個了。
也沒有帶東西工具這些來。
溜達了一圈,蕭然喊了一聲,“三娘,我們回家!”
“好,來啦!”三娘帶著小黑跑回來。
抱小丫頭騎上腳踏車,兩個人往回走。
村裡附近都是土路,顛簸的很厲害,但是三娘很喜歡。
覺得騎腳踏車很好玩。
回到家裡,看到張錦禾也過來了。
之前張錦禾忙自己的事情,但是最近都喜歡跟蕭然幾人一起。
“小郎君!”
“錦娘!”蕭然把腳踏車放下。
“溜達了一圈,村裡的柿子餅應該快好了,天氣好估計也就兩三天。”張錦禾說道。
柿霜是給李麗質幾人的。
“嗯,到時候估計得麻煩大家刮一下柿霜。”蕭然知道太多了讓李麗質豫章公主自己刮不現實。
李麗質幾人也不會白要柿霜。
肯定是會給錢的。
都是講究人,不可能佔栲栳村村民這點便宜。
“我已經和村裡人說了,賣給我之前會先刮好。”
“那就,沒問題!”蕭然找了一下板車,去弄點煤炭回來。
“小郎君,這是作甚?”張錦禾不解。
“我去搞煤炭,弄點回來用。”
“那個燒起來是有毒的,之前有人試過,中毒之後差點沒命”張錦禾是知道的。
煤礦距離栲栳村不遠,自然是有人去試過的。
“這個我知道,試試其他辦法。”蕭然說著把三娘抱上板車。
張錦禾說道:“我也沒其他事,我去看看。”
張二丫索性也跟著過去。
其他人都過來了,貓咪也沒有留在之前的老房子裡面,張二丫特地抱回來的。
挖了幾十斤帶回去,蕭然想試試沒有處理的煤炭和處理過的區別大不大。
張錦禾和張二丫想幫忙,但是不知道怎麼做,只能在旁邊看著。
洗好的煤炭挑選一部分碎小的和黏土一起做成煤餅。
張二丫張錦禾是越看越迷糊。
這玩意自然是不敢在家裡燒的,弄來三個火盆在外面燒起來。
沒有洗直接燒的煙很多,刺激性氣味也足。
這種在外面都不好用,洗過的好很多。
在外面感受不錯。
“咦,這個好像煙不大,也不嗆人。”張錦禾看著火盆說道。
“這個是之前小郎君洗過的。”張二丫也記得。
“嗯,二孃找兩個空房間,把火盆放進去,看看效果怎麼樣。”
沒有洗的完全不能用,放房間裡面去的是洗過的,蕭然想看看直接燒和加黏土的區別。
以後燒炕的時候,肯定要用煤炭的。
這個比木炭耐用很多。
之前的是理論,蕭然現在要實踐一下。
加了黏土的確實耐用了,燃燒的更旺也是真的。
但是耐燒程度沒有翻一倍,多了百分之四十左右。
而且味道也小了些。
這個時代的木屋,茅草屋這些,完全不用擔心一氧化碳中毒。
“可以用!”最後蕭然得出這個結論。
“有礦啊!”蕭然有點小激動。
張錦禾和張二丫佩服的五體投地。
蕭然居然有辦法把煤炭處理之後拿來用。
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傍晚回到家裡,張錦禾看到張明德還是坐在外面。
只是身上的衣服多了些。
“阿翁,外面冷,別在外面坐。”張錦禾攙扶著張明德起身。
“熱鬧點好!”張明德喜歡之前水潭旁邊的氛圍感。
“阿翁,你還記得之前小郎君那塊有煤炭的地吧?”張錦禾說起這件事。
“記得,那塊地沒用啊!不知道為何要,還不願意換。”張明德是不理解的,那種地賣不出去。
“今天小郎君處理了一下,煤炭是可以燒的。”
張明德一驚,“可以燒?”
張錦禾把情況說了一下,張明德沒有太驚訝。
蕭然身上這種奇葩的事情本來就多。
覺得這是預料之外,但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他人這樣不正常,蕭然就正常了。
“這樣就合理了,原來是知道怎麼用。”張明德笑了笑,“懂的是真多,我還以為沒用,沒想到都是錢!”
“那邊的煤炭不少,不知道值多少錢。”張錦禾不眼紅,這種錢其他人賺不了。
但是很羨慕。
以後賣煤炭的錢不可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