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婦人抱著個四五歲的孩童匆匆擠到案桌前,孩子小臉燒得通紅,蔫蔫地靠在母親懷裡,嘴唇乾得起了皮。
婦人聲音發顫:“老先生,您給看看,燒了兩天了,喝了草藥也不見好……”
孫思邈放下手裡的藥杵,伸手輕輕撫上孩童的額頭,指尖溫熱,動作緩得像怕驚擾了孩子。
他又讓婦人把孩子的小手露出來,三根手指搭在細嫩的手腕上,眼睛微闔,花白的鬍子隨著呼吸輕輕動著。
片刻後他睜開眼,笑意溫和地看向婦人:“莫急,是外感風寒,鬱在裡頭了,不算大礙。”
說著從藥箱裡取出個小紙包,裡面是淺棕色的粉末:“這是風寒散,取一勺用溫米湯調開,少放些糖,哄娃喝下。”
“喝了藥讓娃睡一覺,蓋層薄被髮點汗,別捂太厚。”
“醒了多喂些溫水,明天這時候再來讓我瞧瞧。”
給了些藥,收了四文錢。
蕭然心裡默默盤算著,賣一斗粟米是三文錢,買一斗粟米要五文錢,看病加上藥,收四文錢,是真不貴。
良心價!
王慎也帶著不少人過來。
父母帶孩子或者是老人的比較多。
王慎笑著和蕭然打個招呼。
這個人辦事滴水不漏,沒的說,是個可靠的人。
排隊買藥看病的人是真不少。
一時半會兒孫思邈忙不完。
蕭然幾人也就沒有守著,蕭然去看看其他家的柿子餅。
臨近中午,孫思邈還是沒有忙完。
三個村子陸陸續續的來人。
孫思邈醫術精湛,效率很快,奈何需要診治的人多。
絕大部分是小孩子和老人,還有一部分婦人。
男子基本上沒有,很少看到。
估計很多和蕭然一樣,本著大病治不了,小病不用治的原則。
中途本來是想勸孫思邈休息一下,吃點飯的。
被孫思邈拒絕了,不想讓村裡人白跑一趟。
後面沒有再診治,也是因為帶來的藥用的差不多了。
孫思邈告訴其他人,自己住在蕭然家,還是可以過去的。
親眼目睹之後,蕭然心裡更敬佩孫思邈了。
救死扶傷,真的幫了很多人。
雖然孫思邈收費不高,但是架不住人多。
孫思邈的錢袋子也裝了不少開元通寶。
收拾起東西,幾人準備回去了。
“阿翁,老先生剛來,晚上你和錦娘過去吃飯吧!”蕭然邀請張明德和張錦禾。
“好好好,那就去和先生聊聊。”張明德答應的很爽快。
張錦禾簡單安排一下家裡的活,一起往蕭然家走。
“忙碌了一整天,辛苦先生了!”張明德之前也在大槐樹下一直陪著。
“分內之事,老頭子也得到了錢財。”孫思邈掂量了一下錢袋子,許久沒有裝這麼多錢了。
遇到實在困難的,孫思邈甚至是不要錢都可以。
“老村正治下,民風敦實,家有餘資,實為難得。”
“老頭子行遊天下,歷村落百餘,尋常鄉里求醫,多以粟麥、布帛相抵,以銅錢易藥者,十中不過一二。”
“今觀貴村,無論婦孺老幼,遞藥酬者皆持銅錢,足見倉廩豐實,生計寬綽——若非村正教化有方,斷難至此。”
張明德擺擺手,謙然笑道:“先生謬讚,此非在下之功。”
張明德側身指了指身旁的蕭然,聲音清朗:“皆因蕭小郎君至此,前時小郎君築宅,募鄉中丁壯相助,日薪遠勝市井,一村之力皆入其役,家家得錢足備數月之糧。”
“此皆小郎君帶來的福澤,和老頭子並無干係。”
“老村正此言差矣。”孫思邈頓了頓,望著田埂邊連片的屋舍,續道:“水漲方能船高,若村正平日無德,民心不齊,縱有賢才至此,亦難施其力。”
“小郎君築宅付厚薪,固是澤被鄉鄰,可若老村正不能聚民力、安民心,眾人何以安心受僱?又何以有餘資持錢購藥?”
“老頭子見多了流離之村,非無賢能過訪,奈何人心渙散,縱有微利,亦難普惠。”
“貴村能如此,恰是村正平日教化有方,為小郎君的善舉鋪了路,小郎君又以實績暖了人心,兩相成就,方有今日家家豐足之景。”
這聊的張明德是真舒心。
“不敢當不敢當,若論根源,實乃當今陛下聖明,朝廷治理有方啊!”張明德笑著說道。
“自貞觀以來,陛下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方才有這四海昇平、倉廩漸實之景。”
張明德是經歷過隋末亂世的人,自然明白現在的安穩是多麼可貴。
孫思邈聞言,停下腳步,語氣裡滿是歷經世事後的懇切:“老村正此言,說到了根子上。”
“老頭子活了這把年紀,親歷過隋末亂世——那時節,田野荒蕪,流民千里,易子而食的慘狀,見得太多了。百姓哪有什麼‘餘資’?能保住性命已是幸事。”
孫思邈抬手撫了撫衣襟,聲音裡添了幾分敬意,“陛下登基以來,不光是輕徭薄賦,更難得的是‘敬民如傷’。”
“老頭子去年在關中行醫,見官府為了讓百姓安心春耕,竟暫緩徵調徭役,還遣官到田間教人種糧——這份體恤,不是嘴上說說,是真落到了泥土裡。”
“古來帝王,能做到‘不擾民’已是難得,漢文帝廢肉刑、減賦稅,被稱仁君。”
“如今陛下,不僅與民休息,更能觀民間疾苦,知百姓冷暖,連老頭子這走江湖的醫者,都能感受到天下漸漸活過來的氣息。”
“這般胸襟與作為,說是百年不遇,比肩漢文,絲毫不為過啊。”
其他時代的人,或許沒有這種感觸。
但是經歷隋末的人,知道隋煬帝時代是什麼情況,就明白現在是多麼美好了。
對比之前喜歡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的隋煬帝大業一朝,貞觀一朝堪稱盛世。
因為隋煬帝的對比,就更顯李世民的聖明仁德。
走的很慢,主要是張明德走不快。
聊著聊著也到了蕭然家裡。
張錦禾不客氣,幫忙倒水這些。
栲栳村最值得說的自然是曲轅犁,還有減免三年賦稅的事情。
這種事情蕭然說不合適,自賣自誇不太好。
張明德和孫思邈閒聊說倒是剛剛好。
“老頭子此前行至關中,曾聞鄉間傳一種新犁,名曰曲轅犁,說它較之舊犁輕便省力,一夫一牛便可耕作,比尋常犁鏵效率竟高了數倍。”
“當時只當是鄉野傳聞,未詳其源,是出自貴村!”
張明德笑著點點頭,“小郎君之功,我們村受益匪淺,朝廷免了三年賦稅呢!”
孫思邈眼神都不太一樣了,看蕭然時候帶著敬佩之意,“利國利民,澤被蒼生,莫過於此。小郎君有此巧思,惠及天下農夫,這份功德,比老頭子治百十個病患,要深遠得多了——實在令人敬佩。”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