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到大唐,物資每日重新整理!

第101章 本草綱目!

“還有吃食,你做得好。”孫思邈想起昨晚的蛋糕,卻沒提甜膩,只說,“食飲有節,不是少吃,是知飢飽,辨寒熱。譬如冬日飲湯,夏日食瓜,順時而動,脾胃才歡。若貪嘴無度,再好的食材也成了毒物,好比良田過灌,反生澇災。”

說著,孫思邈從袖中摸出一本線裝小冊,紙頁泛黃,是手抄的,封面上寫著“太極圖說”四個字。

“這是我早年遊方時,遇一道人所授,他說這套拳能‘以柔克剛,以靜制動’,我看與你那套慢拳暗合。你且收下,閒來練練,比什麼補藥都強。”

蕭然接過冊子,指尖觸到紙頁的粗糙,忽然覺出不對勁——孫思邈向來只談醫理,極少主動贈物,更不會這般絮絮叨叨說家常。

蕭然抬頭看向孫思邈,見他鬢角的白霜在晨光裡格外顯眼,心頭一緊:“老爺子你這是……”

孫思邈被他問破,倒坦然笑了,眼角皺紋堆成溝壑:“是啊,要走了。”

“為何?”蕭然脫口而出,這時間相處,早已把他當成長輩。

都很喜歡孫思邈,當孫思邈是家人的。

“栲栳村清淨,小郎君與村民待我如家人,本該多留些時日。”

孫思邈望著遠處炊煙,語氣裡帶著不捨,卻無遺憾,“但我這身子,雖還能動,卻也知時日無多。這天下,還有太多地方缺醫少藥,我得趁走得動,再去看看。”

“再者,叨擾許久,已承了太多情分。你這裡的新法子、新思路,讓我這老腦筋開了竅,已是天大的獲益,再賴著不走,倒顯得貪了。”

孫思邈拍了拍蕭然的肩,力道不大,卻帶著鄭重,“你是個通透人,養生也好,做事也罷,都守住了‘和’字,往後定能行穩致遠。”

蕭然知道孫思邈要走是因為想繼續行醫救人,走遍各地,他的志向是普惠眾生,而不是侷限於一處。

蕭然和栲栳村的人對孫思邈很好,蕭然家裡的條件也是沒的說。

但孫思邈不是貪圖享樂之人,他要是天賦安逸,早就在長安城住下了,而不是雲遊四海。

蕭然也知道不可能一直留住孫思邈,但是想盡可能多留一段時間。

還是很重要的事情,想請孫思邈幫忙,研究火藥!

蕭然望著孫思邈鬢邊的白霜,喉間動了動,語氣裡滿是敬重:“老爺子的心意,我是懂的,你這一生行腳天下,救的是萬家疾苦,這份濟世情懷,我佩服得緊,斷不敢強留。”

蕭然目光誠懇,帶著幾分懇請:“只是有一事相求,想請老爺子多留些時日,這件事很重要,我不太行,其他人也做不到只能麻煩老爺子了。”

孫思邈也看好蕭然,覺得蕭然幫了不少忙,蕭然想請幫忙,孫思邈確實沒辦法拒絕。

“小郎君但說無妨,只要是能做的,肯定幫。”

蕭然上前一步,聲音壓得低了些,語氣裡帶著幾分謹慎:“是這樣,之前在西域流浪偶然得了個古方殘頁,上面寫著用硝石、硫磺、炭末三樣合煉,說‘燃之能裂石,爆之有聲’。”

“我試過幾次,只敢用少量,確見火光甚烈,還帶著噼啪響,倒像地裡的雷筍破土時那般猛。”

蕭然刻意避開“火藥”二字,只提原料和現象,又往醫藥上靠:

“我知道,硝石能清熱,硫磺可療瘡,炭末本是尋常物——可這三樣湊在一處,性子就變了,烈得怕人。殘頁上的配比模糊,只說‘硝多硫少,炭居其半’,餓不敢妄動,怕配得不對,傷了人不說,反倒糟蹋了這些東西。”

“老爺子行醫煉丹一輩子,對這些金石性子熟稔,我想請你看看——這三樣到底怎麼配才穩妥?”

“哪些情形下會太烈,哪些又太緩?若能摸透了,將來開山劈石時用得上,能少讓村民費些力氣,這不也算是另一種‘濟世’麼?”

孫思邈聽到“硝石、硫磺、炭末”時,眉頭微挑,捻鬚的手頓了頓,眼裡閃過一絲瞭然:“你說的這配伍,老頭子早年煉丹時倒試過。”

他望著潭水,像是想起了往事:“那會兒為煉‘伏火丹’,想解硫磺之毒,便以硝石制之,又加炭末引燃,確見火光騰起,有小爆聲,倒驚了我一跳。後來覺得這法子險,又多用於外敷治惡瘡,便沒深究。”

孫思邈轉頭看向蕭然,語氣鄭重了些:“這三樣都是烈物,硝石性急,硫磺易燃,炭末助燃——配比差一分,烈性就差千里。”

“你既說有殘頁,不妨取來,老夫與你一同試試。先從微量配起,看其燃度,再慢慢調,總能摸出個分寸。”

“只是有一條——”孫思邈目光沉了沉,“若要試,須在空曠處,遠避草木人畜,備好沙土滅火。這些東西能幫人,也能害人,咱們得先讓它‘服帖’了,才能談用處。”

蕭然見他應下,心頭一鬆,忙點頭:“全聽老爺子的!”

為了讓孫思邈,多留下一段時間,蕭然想到本草綱目。

只是不知道這種百科全書,孫思邈這種醫術高超的人感不感興趣。

“老爺子,我還有一本書,也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

蕭然的東西,孫思邈很感興趣。

“小郎君要是願意,可以先看看。”

“好!”蕭然和孫思邈朝著院子走。

蕭然回到房間,找出房車上的本草綱目。

蕭然抱著書回到院子裡面,“老爺子,就是這個,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孫思邈接過書時,指尖先觸到封面“本草綱目”四字,透著一股“辨章百藥,綱舉目張”的氣象。

他眯起老花眼,緩緩翻開,泛黃的紙頁上密密麻麻的批註與手繪藥圖撲面而來,起初只是捻鬚細品,漸漸便坐不住了,竟起身走到廊下晨光裡,藉著亮處一頁頁翻得愈發急切。

“綱目……綱目……”

孫思邈喃喃重複著書名,枯瘦的手指點在“草部”“木部”“石部”的分目上,眼裡先是閃過詫異,隨即化作難以掩飾的震動。

“歷代本草,或重性味,或重產地,卻從未有人這般‘以綱統目,以目系種’!”

“這‘硝石’條,先言其‘本經’,再列‘別錄’,附以‘正誤’‘發明’,連蜀地與晉地的硝石性烈差異都標得清清楚楚。”

“這哪裡是書,分明是把天下草木金石的性子都剖開來,擺得明明白白!”

翻到“硫磺”頁,見書中不僅收錄了《神農本草經》的“主婦人陰蝕”,還附了民間用硫磺、豬油調膏治頑癬的驗方。

與孫思邈早年在秦地採錄的偏方几乎不差,卻多了“忌鐵器”的註解。

他忽然停住,喉間低低一嘆:“老頭子行醫七十載,採得民間驗方不過千餘,此書竟集萬餘,還一一標註‘親試有效’‘傳聞待考’……這般較真,真真是把‘醫者仁心’刻進字縫裡了。”

再往後翻,見“附方”中竟有小兒驚風用“蟬蛻、鉤藤”配伍的細解,連服藥時“需溫米湯送下,忌生冷”都寫得分明。

孫思邈忽然抬眼看向蕭然,眼眶竟有些發紅:“多少醫者因本草雜亂,辨錯一味藥便害了人命?多少偏方因無人整理,隨老輩人去了便失傳了?此書若能傳世,後世醫者得此一本,便如夜行有燈,可少走多少彎路,少誤多少性命!”

蕭然看不懂,對這些也不感興趣。

知道這本書很厲害,這是課本上的評價。

具體哪裡厲害蕭然是真不知道。

孫思邈摩挲著“石部”中“爐甘石”的註解——“出波斯者佳,煅後研末,點目翳如神”。

忽然撫掌:“老頭子曾在西域見波斯醫者用此石治眼疾,只知其效,不知其性,此書竟連‘煅法’‘配伍’都寫透了!這般博採中外,匯通古今,才是‘本草’該有的模樣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