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估計也想不到,自己去張二丫家裡吃飯,隨便帶點大米去,兜兜轉轉還能送立政殿去。
好的東西,基本上都會流到上層那一群人手裡。
李麗質盯著大米看,“阿孃,這些給阿翁嗎?”
之前李麗質就說了,大米香味差了一點,但口感細膩。
“分一半吧!”長孫皇后看向另一邊嬉戲玩鬧的兩個小公主,“給兕子梵音也留下點。”
“好!”李麗質其實很這些大米怎麼到秦瓊府上的。
傍晚,李世民回到立政殿,自然也看到大米了。
反應和李麗質差不多,“麗質,這是蕭然送來的?”
“阿耶,不是,是冀國公夫人。”
李世民抓起大米,“叔寶應該是不會去的,這是怎麼回事?”
旁邊的張阿難欲言又止,又不太確定。
李世民看到了,“阿難,你知道什麼?”
“回陛下,奴婢記得之前陛下賞賜給冀國公的地,就在栲栳村,蕭然小郎君在村裡,會不會是小郎君給了冀國公府的佃戶,佃戶覺得這是好東西,送給冀國公呢?”
“嗯,這樣也不是沒道理.”為了這點小事,李世民總不能去問秦瓊。
王慎帶著曲轅犁到了長安城,好不容易見到萬年縣的縣丞。
本來蕭然的附籍,也是不想透過的。
但是聽到曲轅犁的事情,那就得另當別論了。
雖然王慎說的天花亂墜,讓縣裡的人都很驚訝,但是這種事情不能隨便信。
事關重大,縣丞的人也得親自試試曲轅犁的效果。
不敢貿然往上報。
等在長安城外面找來其他農具和耕牛實驗結束,已經來不及往上報了。
現在還沒有京兆府,長安縣和萬年縣都屬於雍州府管轄。
現在的雍州牧是李淵的第六子李元景。
李世民的六弟!
第二天,縣丞知道事關重大,第一時間帶著曲轅犁去州府。
現在就沒有王慎什麼事情了,但是他還不能走,因為附籍的事情還沒有同意。
附籍的申請肯定沒問題,但是這件事得先讓上面的人知道。
王慎只能在長安城裡面等著。
要不然回去沒辦法和蕭然交代。
曲轅犁能拿回去,肯定要拿的,要不然自己還得賠錢給蕭然。
李元景帶著人抬著曲轅犁找到民部尚書戴胄。
尚書省衙署的其他人都是懵的。
六部的官員都在此地辦公,這裡的都是大唐的高層,還是實權高層。
“殿下,你這是作甚?”戴胄一臉問號。
“戴尚書,這可了不得,是萬年縣呈上的曲轅犁。”
戴胄打斷了李元景,“殿下,不是直轅犁嗎?怎麼變成曲轅犁了?”
“戴尚書你看看.這個是不一樣的,這個和直轅犁不一樣。”
戴胄年紀大了,點點頭問道:“確實不一樣,殿下送來這是為何?”
“曲轅犁只需要一人一牛就可以輕鬆耕地,比直轅犁輕鬆許多。”
聽到這個戴胄也無法淡定了,“此話當真?”
“縣司那邊試過了,我不信,也讓人送去試了一下,確實如此,此事功在社稷,得上報!”
戴胄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就了不得了,得試試,我們再上報左僕射。”
“就知道戴尚書謹慎,牛和其他工具都準備了。”
要是報上去不好用,那就尷尬了。
曲轅犁第三次被送出長安城,找了塊地耕了一下
實驗了一下,親眼目睹曲轅犁的效果,戴胄也不含糊,問清楚來龍去脈第一時間要去找左僕射房玄齡。
至於蕭然的附籍,還是沒有透過,但是一起上報了。
明明縣司就可以拍板決定的戶籍,已經上報到了尚書省。
房玄齡盯著曲轅犁,眼神炙熱。
知道這種東西上報給李世民,肯定是龍顏大悅。
“蕭然.”房玄齡也是樂了,為了附籍搗鼓出一個利國利民的大寶貝來。
“準備一下,去太極殿面聖!”
戴胄是下屬,但是年紀太大了。
房玄齡這個左僕射和李元景這個宗室王爺兼雍州牧親自抬去太極殿。
這件事必定載入史冊的。
很重要,自然要親力親為。
太極殿前面,李世民和李靖魏徵馬周幾人談話。
看到房玄齡三人,李世民李靖都有點傻眼。
“左僕射,你還想在太極殿耕地不成?”李世民心情不錯,打趣起房玄齡來。
貞觀一朝君臣共治比較和諧。
房玄齡和李元景把曲轅犁放在李世民面前不遠處,連忙行禮。
“這是何意啊?”李世民指了指曲轅犁,覺得和之前見的不太一樣。
李元景和戴胄看了看房玄齡,示意房玄齡說。
房玄齡是上司。
“陛下此事還得從一個流民說起。”房玄齡笑了笑。
“流民沒有戶籍,想在栲栳村申請附籍,暫時留在栲栳村,但是申報到里正的時候,被駁回了。”
聽到栲栳村,李世民覺得很熟悉,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了。
日理萬機,處理的事情太多了。
“為了讓里正透過附籍稽核,他改造了直轅犁。”
“我就說這個看著和直轅犁不太一樣,原來是改造了。”李世民點點頭示意房玄齡繼續;“改造之後效果如何?這和之前的直轅犁比起來,除了小了點,有什麼區別?”
房玄齡更激動了,“陛下,之前直轅犁耕地,需要兩頭牛,一頭牛力量不足,需要兩個人,其中一個人在前面牽引,調頭也麻煩。”
“現在這個叫曲轅犁,只需要一人一牛,調頭很輕鬆。”
李世民和李靖等人聞言神情一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