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意識到這意味著什麼。“此話當真?”李世民變得嚴肅起來。
“臣不敢欺瞞陛下!”房玄齡表示。
旁邊的戴胄接過話,“曲轅犁改造出來之後,在栲栳村試過了,栲栳村六旬的老村正還試了一下。里正王慎覺得沒問題,事關重大,第一時間帶著曲轅犁到了萬年縣。”
“昨日萬年縣縣丞也帶著曲轅犁出城耕地,確實沒問題,一人一牛,比之前輕鬆。”
“事關重大,不敢大意,老臣和殿下也試過了,里正王慎所言非虛。”
李元景也點點頭。
李世民湊近仔細盯著曲轅犁,馬周魏徵幾人也靠過來,幾人把曲轅犁團團圍住。
李世民眼神炙熱,“省一半人力牛力.”
“‘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此犁曲如弓月,恰合《考工記》‘車人為耒,庇長有寸’之規,卻勝古器百倍!”
“一夫一牛,可墾百畝之田,一彎一弧,能活萬姓之命,此非農具,乃朕定鼎天下的神農耒耜!”
“好,好,好啊!”
“有此曲轅犁,百姓之福,大唐之幸!”
李世民看向房玄齡,“對了,那個流民姓甚名誰?”
“回陛下,姓蕭,單名一個然。”房玄齡說道。
“蕭然!!!”李世民猛然抬頭,一臉不可置信。
其他人也注意到李世民的反應了,很明顯,李世民似乎是認識此人的。
“陛下,有什麼不妥之處?”房玄齡詢問。
“附籍為什麼不給透過,現在大唐最缺的就是青壯年?”李世民質問房玄齡。
房玄齡瞭解的不多,看了看戴胄。
戴胄看了看李元景。
李元景連忙解釋:“回陛下,縣丞說,是因為蕭然雖然是唐人面容,不是金髮碧眼的胡人,但是短髮,穿著打扮怪異,不像是大唐之人,長途跋涉從西域歸來,沒有過所這些也就算了,精神抖擻,怎麼看都不像是流氓.這才沒有透過。”
聽到這個描述李世民更確定了,就是蕭然。
也想起來了,釣魚的地方是栲栳村。
都對上了。
“里正也算是盡職盡責,該賞賜。”李世民是見過蕭然的,理解里正王慎的顧慮。
“是陛下!”李元景連忙說道。
“阿難,準備其他農具和牛來,朕也想試試!”李世民喊了一聲。
“是陛下!”
“陛下,這些東西之前準備了,隨時可以用。”戴胄笑著說道,就知道李世民會這樣。
太清楚李世民的為人了。
“那剛好,拿來吧!”
“陛下,那附籍之事呢?”李元景知道李世民是認識蕭然的,得小心應對。
“一架曲轅犁下地,解放一個人,一頭牛,說是國之重器也不過分,有此等貢獻,別說他不是胡人,哪怕是胡人,也得給戶籍啊!”
“此等大功,不僅僅同意戶籍,還得賞賜,左僕射民部尚書雍州牧你們都有大功,還有萬年縣縣丞和里正王慎,沒有耽誤這件事,也沒有侵佔蕭然的功勞,都該賞賜.”
李世民心情大好,只是還沒有想好怎麼賞賜,暫時壓下來了。
李世民得琢磨一下,蕭然比較特殊。
“右僕射!”李世民喊了一聲。
“陛下,臣在!”李靖應道。
“等一下把曲轅犁帶回工部,測量尺寸,畫出圖紙,這件事昭告天下,還得把曲轅犁圖紙快馬加鞭傳到個州縣,爭取讓百姓來年能用上曲轅犁.”
現在大唐地多,荒地不少,缺的就是人力,還有耕牛。
現在殺牛得償命,牛是重要的農耕資源,朝廷管控的很嚴。
“是,陛下!”
眾人也是大喜,房玄齡戴胄等人也有功勞,李世民都賞賜了。
等忙完李世民第一時間回到立政殿。
這種事情想和長孫皇后分享。
剛好到了用膳的時間,之前的大米讓尚食局單獨煮出來了。
看到李世民回來,長孫皇后和李麗質起身迎接。
“阿耶,何事如此高興啊?”李麗質看得出來,自己阿耶的嘴角根本壓不住。
“哈哈哈!今天發生了一件天大的好事”李世民拉著長孫皇后坐下,把曲轅犁的事情和長孫皇后李麗質說了一下。
兩個小公主年紀小,不懂這些。
“曲轅犁”李麗質也明白這對大唐來說意味著什麼。
“丫頭,改造麴轅犁之人,在栲栳村,為了附籍改造的曲轅犁。”李世民最後才說道。
“栲栳村阿耶不會是蕭然小郎君吧?”李麗質連忙問道。
“不錯,就是蕭然,這個傢伙也是,明明他知道我們身份不一般,戶籍的事情找我們,也就是一句話的事情,他偏要自己來。”李世民笑了起來,蕭然確實給了李世民一個天大的驚喜。
“或許是不願意麻煩別人,這樣也好,天下百姓都受益了。”長孫皇后笑著說道。
“現在朕賞賜了其他人,不知道怎麼賞賜蕭然合適。”李世民沒有想好。
李麗質若有所思,“阿耶,之前在水潭旁邊談話說起義倉的時候,小郎君似乎是為栲栳村百姓打抱不平,村裡估計是有不少比較困難的。”
“比如之前看到地裡拾粟穗的小娘子,其他賞賜按照正常流程來,可以多加一項。”
李世民笑了笑,“丫頭,你說說看。”
“小郎君明明可以找阿耶一句話的事情,偏偏要在栲栳村憑藉自己努力獲得戶籍,以後肯定是要留在栲栳村的。”
“小郎君是外來戶,可能遭到村裡人的排斥,送小郎君個人情,比如免栲栳村賦稅一年。”
李世民點點頭,“曲轅犁從栲栳村出來的,村正和老木匠都有功,這樣也可以,阿難傳朕口諭,讓中書省擬旨。”
“另外先同意蕭然的附近申請,賞賜後面發放”
“是,陛下!”
張阿難要傳達李世民的意思,讓中書省遵循典章制度,對皇帝旨意進行文辭加工,有時需參考歷史成例或政策先例。
一直等著的王慎終於等到了回覆,蕭然的附籍申請透過了。
縣丞不敢做主,這是雍州牧李元景的意思。
王慎得到了不少財物賞賜,還有政績考核記錄‘上考’屬於是一大政績。
但是曲轅犁王慎是不能帶走了,已經在工部了,以後會被朝廷收藏,因為意義非凡,這是大唐第一架曲轅犁。
王慎倒是不在意,賞賜的錢財足夠他十倍賠償給蕭然。
村正張明德和木匠三祖父也有功,兩個人也有財物獎勵,除此之外就是縣司給的親筆嘉獎文書了。
帶著自己的賞賜之物還有張明德三祖父的,高高興興的離開長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