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是千古一帝?

第126章 風雨欲來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朱棣只是掃了一眼那份關於俸祿的奏疏,便隨手將其擱置在一旁,並未立刻召叢集臣商議,也未對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提及隻字片語。

彷彿那只是一份普通的藩王問安摺子。

但潯洲的動靜,尤其是“風聞司”的設立,卻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朱棣心中激起了遠比俸祿改革更洶湧、更危險的波瀾。

暖閣內,氣氛壓抑。朱棣端坐龍椅,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紫檀扶手,發出沉悶的“篤、篤”聲,他面前攤開的,是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呈上的、關於潯洲新政的最新密報。

其中,“風聞司”三個字被硃筆重重圈出,旁邊批註著刺眼的硃砂小字:“構架嚴密,耳目遍佈,直報祁王,監察官吏,形同王之一人的耳目喉舌!”

朱棣的目光死死盯著那“耳目喉舌”四字,深邃的眼窩裡,寒光凜冽如冰,藩王在自己的封地內施政,提俸祿、禁貪腐、立規矩,哪怕手段激烈些,在朱棣看來都是“家務事”,是藩王應有的權柄。

他雖有關注,卻未必會過多幹涉,但設立一個獨立於朝廷體系之外、直屬於藩王本人、專司監察刺探的“風聞司”?!

這性質,就截然不同了。

兩個嶄新的管制體系,護林員?那是管理山林的職司,職權清晰,目標明確,無關朝局,朱棣問都懶得問。

可這風聞司,監察誰?刺探什麼?僅僅是為了抓幾個貪官汙吏?那為何不借用現成的、隸屬於天子的錦衣衛?只需他朱棣一道口諭,錦衣衛在潯洲的分支便可全力配合祁王肅貪!

偏偏老四沒有!

他繞開了朝廷,繞開了天子親軍,自己另起爐灶,打造了一套只聽命於他祁王的“耳目喉舌”。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在潯洲,出現了一套獨立於大明帝國監察體系之外的、由藩王直接掌控的情報和監察機構!這意味著潯洲的官員,不僅要對朝廷負責,更要對祁王個人的“風聞司”負責!

這已經超出了藩王治理地方的範疇,隱隱透露出幾分自成一統、國中之國的架勢。

這才是真正觸及朱棣逆鱗的地方,他一生戎馬,從藩王起家奪了侄子的江山,對權力旁落、對藩王坐大有著刻骨銘心的警惕,老四在潯洲搞工業、練強兵、興海貿、種新糧,他都可以容忍,甚至暗中欣賞其才幹。

但設立這種直屬於藩王的情報機構,挑戰的是皇權對資訊的絕對壟斷,觸碰的是帝王心中最敏感的那根弦。

“篤、篤、篤……”手指敲擊扶手的聲音越來越重,如同沉悶的戰鼓,敲在下首三位皇子緊繃的心絃上。

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都感受到了父皇身上散發出的那股壓抑到極致的、山雨欲來的怒意,目光不由自主地都聚焦在那份被朱棣死死盯著的密報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