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一頓連消帶打,侄媳婦李氏搖旗吶喊,一場不小風波,很快消弭於無形。
堂中重新恢復歡聲笑語,有人智珠在握,有人竊喜雀躍,有人如釋重負,有人樂見其成,各有心思。
王夫人的忿恨欲狂,寶玉的花痴傷悲,顯得很不合時宜,被堂上眾人下意識的無視。
等到賈琮進入堂中,先向賈母見禮,又和史鼎夫婦寒暄,堂中氣氛變得越發融洽。
賈母笑將玉釧之事說過,賈琮對賈政笑道:“老爺也太外道,我身為兄長,扶持堂弟讀書,分內之事。
兩個廕監名額本就閒置,不過是順手之事,怎能當得起老爺厚賜。”
賈政笑道:“我日常常去族學,外七房有讀書之志的子弟,可是有不少呢。
你獨將兩個廕監名額,都給了二房兄弟,這份人情可不小,我不過是代寶玉和環兒謝你。”
寶玉聽了這話,心中惡心不已,生出滿腹怨懟,哪個要去國子監讀書,都是你們逼我害我。
還因這事謝賈琮這祿蠹,生生賠進玉釧這等丫鬟,豈是我的本心,卻要強加於我,當真荒謬之極。
史湘雲搭腔笑道:“三哥哥,這叫長者賜不可辭,這麼漂亮的丫鬟,還不夠你得意,好好收著就是。”
賈母笑道:“琮哥兒,雲丫頭這話有理,老爺賞的收著就是,別忘了你老爺的好處。”
賈琮說道:“那我就卻之不恭,多謝老爺的心意。”
寶玉聽到史湘雲那句長者賜不可辭,竟然是如此刺耳。
俏美靈動的雲妹妹,如今也落了俗套,開口便是世俗禮法,自墜汙濁不自知,可憐可嘆。
又見賈琮借史湘雲之言,順勢收了丫鬟玉釧,虛偽貪色,當真無恥,怎不能讓人痛恨鄙夷。
……
此時,堂外傳來腳步聲,未見其人,爽利笑聲,悠悠迴盪,紅錦暖簾掀開,進來的正是王熙鳳。
她為剝光自己姑媽臉皮,讓她難再覬覦大房家業,也算是機關算盡,費盡心思。
原本施展法力詐術,從賈母口中落定口徑,過完年裁撤二房月例用度。
但即便如此,到時少不得費一番口舌,只是榮慶堂的事情,歷來都瞞不住人。
今日堂中賈政送婢謝禮,榮慶堂裡外進出繁雜,王熙鳳身為管家奶奶,自然耳聰目明。
事情不過剛落地,便有人向她通風報信。
她是個八卦熱鬧性子,自然要來露臉湊熱鬧。
原本王夫人的一等丫鬟,便是二房用度裁撤之要。
如今這般先被拿掉,年後辦事愈發順理成章,她心中自然受用。
她見堂中眾人笑語晏晏,唯獨自己姑媽臉臭臭的,心中很不著調的大為得趣。
笑道:“老太太,方才我正跑腿做事,路過榮慶堂聽到風聲,二老爺賞了琮兄弟大寶貝。
我心中好奇便來瞧瞧,沒想到是玉釧這丫鬟,我是沒別人命好,哪天老太太憐惜,也賞我個好的。”
賈母笑道:“你這猴兒,好歹也是個管家奶奶,還這麼不著調,哪有熱鬧往哪裡湊。”
眾人聽王熙鳳插科打諢,都忍不住發笑,堂中氣氛愈發喜氣洋洋。
王熙鳳笑道:“還是二老爺最體恤晚輩,怪不得琮兄弟和二老爺親近。”
……
賈母和賈政聽了這話,各自心裡妥帖受用,只王夫人對王熙鳳巧舌如簧,心中頗為厭惡。
王熙鳳繼續說道:“二老爺送玉釧給琮兄弟,倒是正趕上用人的缺口。
如今正是年關大忙之日,五兒、平兒起早貪黑,都在西府理事,琮兄弟房裡少了人手。
芷芍姑娘帶著晴雯幾個,管著琮兄弟院子,還幫二妹妹打理家務,也是脫不開身子。
年節琮兄弟多在西府待客,在榮禧堂落腳時間長,身邊就小紅一個丫頭。
小紅又管著榮禧堂內外雜務,也是丟下耙兒弄掃帚,裡外團團轉。
琮兄弟正需要個細心丫頭,跟進跟出,照料衣著坐臥,剛好讓玉釧頂缺。
依我的打算,二老爺既已賞了人,不然讓林大娘安排人手,今日就把玉釧搬過來。
先在榮禧堂落腳,伺候琮兄弟日常事情,等過了年節再搬去東府,裡外都最妥當。”
……
賈琮聽了這話,心中莞爾,暗贊王熙鳳精於內宅,心思機敏,應對迅捷,頗有章法。
王夫人對玉釧之事不願,堂中眾人都很清楚,王熙鳳是要快刀斬亂麻,不給人留可乘之機。
王夫人聽這話想,心中愈發鬱悶,只覺今日諸事突兀,防不勝防,如同落花流水,根本來不及應對。
雖說玉釧的事情,已是木已成舟,但她本想先拖上幾日,對玉釧好生訓誡一番。
多少用些懷柔手段,讓這丫鬟去了東府,給自己長個耳目,不然一盆水潑出去,連個動靜都沒有。
沒想王熙鳳行事這般急促,讓她實在有些措手不及。
她正想找些由頭說道,堵了王熙鳳的嘴,將此事拖延幾日。
卻聽賈母笑道:“琮哥兒這多大年紀,又是個沒成家的,哪裡清楚這些家事細巧。
你這想的便很周到,就按你的打算來辦,今日就歸置好便是。”
王夫人被賈母截住話頭,沒法再說,臉色發苦,一肚子話憋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得,堵得心肝兒疼。
……
玉釧兒在旁聽得眼暈,今日自進了榮慶堂,她就有些迷迷糊糊。
像是被無形之力,推著向前飛奔一般,驚詫和驚喜相互交織,上下翻騰不止。
自己剛剛落定去處,竟當天就要搬出東路院,不過她對此事倒極願意。
原本府上分派安置奴才,哪有自己說話的份,可老太太偏問自己意思。
玉釧清楚自己當堂應承此事,已大大得罪了太太,服侍了這麼些年頭,豈能不知她的性子。
如再在東路院停留,實在有些提心吊膽,不知會出什麼事,早些搬走更加安心。
想到這些她心中和美安逸,不僅服侍賈琮她極願意,而且還有另外一樁好處。
以後找姐姐說話更便利,不像在東路院之時,處處需要忌諱,姐姐知自己得好結果,必定也會很高興。
王熙鳳得了賈母話頭,利索叫來林之孝家的,讓她帶了幾個婆子,跟著玉釧回東院歸置東西。
王夫人見王熙鳳這等快捷迅猛,當著自己面也不客套幾句,肆無忌憚,像個闖入門戶的盜賊。
愈發氣得臉色陰冷,一隻手緊掐著念珠,指節都有些發白,但丫頭已當眾送人,難道還能出言攔阻?
今日老爺相送禮數,眾人誇讚,鳳丫頭做事依舊透著冷氣。
她這般氣勢洶洶模樣,二房裁撤用例之事,只怕是很難消停了……
……
榮國府,梨香院。
堂屋內熏籠溫熱,朝北窗欞光亮耀眼,陽光斜斜映入室內,正照在寶釵的身上。
她已過及笄之年,正在鮮花般年華,身姿雖苗條纖細,卻不失飽滿潤澤,濃纖合度,綽約動人。
上身穿蜜合色金邊緞面交領長襖,內穿大紅交領中衣,下身繫著粉藍長裙。
雖都是家常衣服,富貴清雅之中,不失明豔華麗,愈發襯得人物嫻雅,熠熠生輝。
她手上拿著一個繡繃,正繡一塊團扇面子,成形的蘭花圖樣,綠葉飄逸,花蕾含苞,栩栩如生。
這時堂屋的門推開,灌進一股冷風,薛姨媽披著斗篷進來,身後跟著丫鬟同喜,手上拎著打包紙袋。
寶釵問道:“媽去鋪子盤賬,年底收成可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