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呂睿帶著溫子仁去了華納兄弟公司。
《我是傳奇》的看片會,可比《靈動:鬼影實錄》盛大得多。
1.5億美元的鉅額投資,這在好萊塢全年推出的大製作電影裡都可以排進前十。
今年好萊塢推出的投資成本最高的電影是《星球大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投資成本3.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
作為美麗的“國片”,這部由二十世紀福克斯出品的大片,攬獲全球總票房8.57億美元。
不算大獲全勝,但也可以稱得上穩賺不賠。
而相比較於這種大ip,《我是傳奇》這類獨立電影的盈利難度則要大得多。
1.5億美元成本,全球總票房至少得達到4.5億美元,否則就得虧本。
壓力著實不小!
華納、索尼哥倫比亞、獅門三家投資方今天都派了人過來。
尤其是華納,除勞倫·梅根外,華納兄弟影業總裁兼營運長艾倫·霍恩也親自到場。
“霍恩先生?”看到他,呂睿有些詫異。
畢竟華納兄弟最新出品、投資2.7億美元的《哈利波特與火焰杯》,最近正熱火朝天的宣傳著。
按理說,艾倫·霍恩應該在跟進這部大片才對。
“lv,恭喜你的新片大賣。”艾倫·霍恩滿臉笑意,話題竟提到了《颶風營救》。
“也祝華納兄弟新片大賣。”呂睿這話一語雙關。
華納兄弟今年確實沒少賺。
《蝙蝠俠:俠影之謎》《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兩部電影都收穫頗豐。
接下來還有《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和眼前的《我是傳奇》。
不出意外,今年好萊塢六大中,收益排第一的又會是華納兄弟影業。
簡單寒暄幾句,艾倫·霍恩指著銀幕道:“我們先來看這部大作吧,我很期待它的表現。”
“好。”
呂睿在他身旁坐下。
放映廳燈光暗下,電影開始播放。
故事設定在12年後,致命病毒席捲全球后,紐約成了一座空城。
前軍方病毒學家羅伯特·內維爾(丹澤爾·華盛頓飾)是少數免疫者。
他與愛犬山姆相依為命,白天在城市裡搜尋物資、尋找倖存者,還抓來變異者在實驗室裡反覆實驗,試圖研製出能治癒病毒的血清。
夜晚,他則躲在加固的家裡,緊閉門窗,因為變異者懼怕陽光,通常會在夜間外出獵食,一旦被它們發現便凶多吉少。
一次意外讓羅伯特失去了愛犬,卻遇到了帶著孩子的倖存者安娜。
平淡生活陡然被打亂,危機接踵而至!
當變異者循著線索圍攻他的住所時,他竟發現,自己研製的血清竟對變異者有效!
最終,他選擇犧牲自己,讓安娜帶著血清和孩子逃離,為人類留存下治癒的希望……
這部電影其實有兩個結局。
正在放映的版本中,羅伯特選擇犧牲自己,與變異者首領同歸於盡,將治癒的希望留給了安娜母子。
另一個版本則是,羅伯特選擇與變異者首領做交易,歸還了他用來做實驗的女性變異者,和安娜母子一同離開紐約,前往倖存者聚居地。
拍攝期間,溫子仁把兩個版本的結局都拍了下來。
在做後期時,呂睿深思熟慮後,選了第一個結局用作公映。
因為這個結局更側重英雄犧牲的悲壯感和人類存續的光明主題,符合《我是傳奇》的片名。
第二個結局中,羅伯特放棄了以自身為傳奇拯救世界的執念,雖更具思辨性,並且對“傳奇”的定義和人與異類的關係提出了不同視角,但它卻不符合片名與電影核心賣點。
上映後或許會引來爭議,但這也是難以避免的。
更何況,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所有人都喜歡的電影。
呂睿只能選擇更商業化、能被大眾接受的那個結局。
“啪啪啪!”
影片播放結束,放映廳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呂睿回頭看了看,包括艾倫·霍恩在內的眾人顯然都很滿意。
這部電影的賣點十分突出。
一方面,丹澤爾·華盛頓的獨角戲極具感染力,他將男主的孤獨、堅韌與絕望演繹得細膩真實。
尤其是和愛犬山姆相處的戲份,賺足了跨物種情感的賣點!
這在好萊塢有個專業名詞,叫做【人-動物情感聯結】,有點類似於“政治正確”。
另一方面,末日空城的場景也極具視覺衝擊力。
廢棄的街道、野生鹿群穿梭、高樓爬滿藤蔓……全片用寫實的畫面營造出了強烈的末日氛圍。
還有對於“孤獨”的刻畫,比如內維爾對著假人說話、在影片裡記錄實驗日誌,讓人能夠真切感受到末日裡個體的渺小與掙扎。
而影片在絕望中保留的希望感,也讓故事多了份溫度。
“這部電影棒極了。”艾倫·霍恩給出高度評價。
“感謝您的認可。”呂睿謙虛回應。
看片會結束,接下來就要談關於發行的安排了。
這部分呂睿做不了主,得華納、索尼哥倫比亞、獅門三家商量,他只能提意見,是否採納要看發行方。
每到這時,他就總有種淡淡的無力感。
自己做的“商品”,怎麼賣、何時上架、如何宣傳……都不由自己掌控,這種感覺是真踏馬操蛋。
還是《靈動:鬼影實錄》痛快,宣發全由自己說了算。
整個下午,幾家發行方都在為上映檔期和發行安排爭論。
呂睿提出去聖誕節,但卻被華納兄弟的人否決了,因為《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瞄準的正是聖誕檔期。
為避開競爭,又留足宣發時間,檔期只能往前挪。
但也不能離開12月,因為這個月是北美票房黃金月。
最終,12月的月初,也就是2號這天,成了最佳選擇。
“我們同期的對手有哪些?”呂睿好奇插話。
勞倫·梅根回頭看他,答道:“同期上映的有派拉蒙影業的《魔力女戰士》。”
這片子呂睿沒聽過,想也票房不咋地。
索尼哥倫比亞的代表馬特·托爾瑪赫補充道:“一週後,會有華特迪士尼的《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法櫥》。”
這部電影呂睿有印象,很牛逼!
投資1.8億美元,北美近3億美元票房,全球票房近8億美元!
迪士尼在動畫ip這塊是真猛!
不過好在它是一部動畫真人電影,與《我是傳奇》不會產生直接競爭。
“14號還有一部《金剛》,”從獅門影業過來的莎拉也補充了一句,並強調,“這就是我們需要正面迎接的對手。”
呂睿微微點頭,心裡暗暗鬆了口氣。
直接性的競爭對手都不算很強,只要宣發到位,《我是傳奇》絕對能在十二月的第一個週末大放異彩!
正式確定檔期後,三家公司的宣發團隊便開始忙碌起來。
按之前約定,北美髮行是三家共同合作,其他國家的發行則由華納兄弟單獨完成。
遺憾的是,這部電影暫時沒法引進國內。
即便有中影和上影參與投資,還是無法過審,只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
與此同時,確定好《我是傳奇》的檔期後,呂睿又特意詢問了《颶風營救》的定檔安排。
這次跟他對接的人換換成了丹尼斯·斯密斯。
這位曾在三大電影節與他結識,負責版權買賣的部門經理,已經在年初成功晉升到了製片部門。
“lv,這個月肯定趕不上,因為我們還有宣發要安排,下月第二個週末上映,如何?”
“同期有哪些競爭對手?”呂睿很關心這個。
“只有一部名叫《鬼霧》的恐怖片。”
“ok,那沒問題。”
如果是恐怖片的話,那他可不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