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三金導演十項全能很合理吧

第149章 要把當初脫掉的衣服一件件穿起來?

至此,此次過來好萊塢的工作基本已經安排妥當。

《颶風營救》定檔10月14日,《靈動:鬼影實錄》定檔10月31日,《我是傳奇》定檔12月2日。

至於《當幸福來敲門(美版)》,索尼哥倫比亞暫時還未做出任何安排。

呂睿不清楚他們的打算,他特意去問過馬特·托爾瑪赫,可後者也神神秘秘的,好像是在憋什麼大招。

既然問不出結果,他也只好作罷。

從華納兄弟離開後,呂睿沒急著回公司,先去了趟電影院。

李按的《斷背山》最近正在威尼斯衝獎。

同時,為符合奧斯卡獎的評選資格,還在紐約和洛杉磯進行了小規模點映。

剛好丹尼斯手裡有幾張點映票,呂睿便要了一張,打算去看看。

前世這片子沒引進國內,所以沒有任何平臺能看。

記憶裡,很多人都在說它拍得非常“大膽”,所以他心裡一直挺好奇。

影廳內,隨著燈光暗下,正片開始。

1963年,年輕的牛仔恩尼斯和傑克在懷俄明州的斷背山相遇,兩人被僱傭一起放羊。

在與世隔絕的山間,他們逐漸產生了超越友誼的情愫……

放牧結束後,他們各自迴歸“正常”生活,結婚生子,看似走向了世俗認可的人生軌跡。

可斷背山的記憶卻始終縈繞在兩人心頭,於是他們開始定期秘密會面,在壓抑和掙扎中維繫著這段不被當時社會接納的感情……

“我尼瑪!”

呂睿覺得自己被那些彩虹黨和歐美“主流”媒體騙了!

什麼踏馬的透過細膩的敘事,展現了時代背景下的愛與痛,探討了情感、身份與社會規訓之間的衝突?

這踏馬明明就是性取向有毛病!

就算裡面真有什麼超越友誼的“愛情”,這片子也實在不對他的胃口。

他甚至都在懷疑,李按是不是瘋了?怎麼淨搞些下三路的東西?

真就為了衝獎和名利,什麼都不管不顧?把演員當成消耗品和犧牲品了?

就算是配牲口,也得講究個公母吧?

把兩個公的湊到一起,能配出啥來?

不過想想好萊塢的各種“魔幻操作”,呂睿突然又覺得,李按這獨特的藝術造詣好像還真挺對好萊塢某些人的胃口。

從電影院出來,呂睿暗下決心。

這輩子最好別跟李按打交道!

這貨太邪性。

可他不知道的是,此刻正在威尼斯電影節的李按,在宣傳《斷背山》的同時,還在準備自己的新劇本《色·戒》。

一邊籌備,他一邊還在為女主角“王佳芝”挑選合適的女演員。

“大學生,純潔天真、懷有救國情懷,捨得為藝術獻身……”

他一邊嘀咕著,一邊翻看著國內女演員名單。

四旦雙冰的簡歷逐一被他仔細翻看了一遍……

包括灣灣、香江的演員,也在他的目標範圍內。

遺憾的是,曾經願意脫的那位,如今穿上後就再也不脫了,還說要把當初脫掉的一件件穿回去,不然,他倒是挺想跟對方合作一下試試。

忽然,他的視線落在一張純潔乾淨的臉上,眼睛不由自主地亮了起來。

……

從華納兄弟回來後,呂睿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兩項需要他全程跟進的工作中。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漢化,以及《靈動:鬼影實錄》的宣發。

《我是傳奇》的宣發不用他操心,《颶風營救》的前期宣發重點也不在他這兒。

此前找的那麼多好萊塢演員,這會逐一都派上了用場。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客串,這是一個宣傳爆點。

在即將上映的動作大片《金剛》中飾演“金剛”的安迪·瑟金斯客串出演,這又是一個宣傳爆點。

dc新作《蝙蝠俠俠:影之謎》裡的新一代蝙蝠俠克里斯蒂安·貝爾客串,同樣也是一個宣傳爆點。

對比這三位的客串,姜聞、劉藝菲、周韞等主角團,幾乎無人關注。

他們在國內的知名度毋容置疑,但到了國外,別說是他們,就連呂睿這個導演都不是很吃得開。

沒辦法,不少老外看華人都有點臉盲。

除非他能像成龍或李連結似的,用“功夫”這種老外覺得神奇的標籤定義自己,否則很難像史蒂文·斯皮爾伯格那樣,憑個人名氣帶動票房成績。

不過呂睿並不著急。

斯皮爾伯格已經59歲了,他才23歲,兩人年紀相差整整3輪!

他有的是時間追趕,年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於是,他當前便進入了白天忙宣發,晚上改劇本的節奏。

在他的統籌和傑森·布樂姆的努力下,這段時間,他們收集到了不少關於“鬼”的故事和傳說。

這些故事有的流傳甚廣,講述者說的有鼻子有眼,而有的則是純屬杜撰。

但這並不重要,關鍵是故事本身具備“流傳性”!

收集到內容後,呂睿安排人員,採取了“異地擴散”的方式進行釋出。

比如在市中心街區收集到的故事,放到海濱街區進行傳播,反之亦然……

同時,他還讓人註冊了多個“普通使用者”賬號,在城市社群論壇、恐怖愛好者論壇以及各大社交平臺上釋出了許多模糊資訊:

“上週在聖費爾南多谷的朋友家借住,半夜聽到閣樓有聲音,他說家裡最近總不對勁,用dv拍了幾晚,說拍到過‘影子動’,我沒敢看,你們信這個嗎?”

“聽說有對情侶搬家後總鬧鬼,男的天天用攝像機對著臥室,好像真拍到了什麼,有人見過那錄影嗎?”

“朋友給我看了一段十分可拍的錄影!沃德發!沒想到世界上真的有鬼存在……”

發帖賬號都是發過日常動態的普通賬號,所以釋出內容自帶代入感。

但內容資訊又不明確,不說具體地址、姓名,只留下了很強烈的懸念鉤子。

在引發網友追問後,賬號會偶爾回覆,但只是說“朋友不讓外傳,怕惹麻煩”之類的話,強化“資訊敏感且真實”的感覺。

這麼一操作,沒過多久,洛杉磯各大街區就流傳開了“有人看到鬼影”的訊息。

尤其在各大恐怖片論壇上,更是傳得煞有其事!

當然,這背後少不了持續的資金投入。

就像買熱搜和壓熱搜都需要花錢一樣,想讓某個訊息流通起來,也是需要成本的。

不過這些都在呂睿可承受範圍內。

時間來到9月中旬,第一階段宣傳預熱結束。

傑森·布樂姆來到瑞興影業,從呂睿手中拿到了一段影片。

那是一段粗糙到像私人錄影的影片,畫面是夜間臥室的場景,鏡頭晃動、畫質模糊,還帶著監控裝置特有的電流雜音。

影片前半段還很正常,可幾秒鐘後,床尾突然有個半透明、邊緣虛化、看不清輪廓的黑影一閃而過,隨即畫面黑屏,伴有一聲極輕的拖拽聲。

“傑森,我明天回國,這段影片你儲存好,透過匿名郵件發給幾家小體量恐怖文化部落格或網站,懂嗎?”

“好的。”

看過宣傳方案的傑森·布樂姆自然明白呂睿的用意。

影片旨在引發“這到底是真實錄影還是惡作劇”的討論,進一步加深“鬼影”概念。

只是,在看完影片後,他還是忍不住問道:“lv,這真的是電影剪輯畫面?不是真實紀錄?”

呂睿忍不住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就要這個效果,讓更多人去猜,這到底是真是監控畫面,還是惡作劇。”

看著傑森·布樂姆此刻的狀態,呂睿反而對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愈發期待起來。

1999年,《女巫布萊爾》以6萬美元成本,靠“病毒式營銷”拿下2.48億美元全球票房成績。

他並不奢求賺這麼多。

他只是在想,《女巫布萊爾》拍的又爛又假,都能大賺。

如今他把《靈動:鬼影實錄》成本提到了200萬美元,還“貼心”的加入了特效,用於增加真實感,拿個1億美元票房應該不過分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