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1990

第24章 年輕人越辯越名

唬走了二舅媽之後,張延終於又睡回了自己的鋼絲床,雖然又硬又窄又矮,但莫名就是比外面的床睡著踏實。

可惜沒在家待了幾天,他就又被迫逃到了津門。

沒辦法,二舅媽‘闖禍’的訊息,只能嚇住想來打秋風的親戚,卻攔不住想要看熱鬧的閒雜人等——甚至有些人就是聽說張延倒了黴,這才專門跑來看熱鬧的。

這一天到晚不得安生,根本就沒辦法碼字。

而且剛演了這一出大戲,短時間也不好再提買房的事——至少短期內不能在恆江買房了。

沒奈何,他也只能再次逃奔津門。

這回到了津門之後,張延就開始塌下心來碼字,準備先把《紅樓名偵探》寫完再說別的。

而在此期間,特刊不出意料的大獲成功,不過這次引發最大熱議的,既不是主角用未來知識人前顯聖,也不是主角與寶釵之間的互動,更不是手法新鮮案件,而是張延重新塑造的賈雨村。

原書中賈雨村只是個輔助角色,戲份並不是很多,也並沒有太多出彩的地方。

但張延把中年作者收集的一些反派金句,全都化用在了賈雨村的頭上,並集中在‘永定河決堤案’中爆發出來:

‘官字怎麼寫,上下兩個口,先要餵飽了上面一個口,才能再去喂下面一個口!’

‘救民先救官,官都活不了,還救什麼民?’

‘這一斤口糧啊,可以換三斤麩糠!這就等於原本能救活一個人的糧食,現在可以救活三個人了。’

‘老百姓哪懂什麼大是大非,只要所殺之人比他們地位高、身價大,他們就高興——今天皇上殺了河道總督,滿城百姓歡呼,明天殺你孫通判,滿城百姓照樣歡呼!’

‘我也苦過,我也曾經以為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老話說的對,吃什麼補什麼,吃苦成不了人上人,你得吃人!’

‘這裡有兩根金條……’

十幾段名言金句堆砌在一起,再加上張延比原作者更為優秀的文筆,一個經典的貪官形象躍然紙上。

90年代初,正是厚黑學死灰復燃的開端,所以特刊發出之後,有不少人都對書中賈雨村的推崇備至,將他的經典語錄奉為圭臬。

眼見稱讚賈雨村‘通透’、‘聰明’、‘活明白了’的來信如雪片一般,編輯部頓時就慌了神,生怕再把反三俗大棒給招來。

於是連忙在雜誌、報紙上發文章自辯,表示這不是在推崇貪官惡人,而是在刻畫貪官惡人們滿口歪理,實則惡貫滿盈的形象。

而這件事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10月份的《通俗小說報》銷量達到了84萬冊,較之9月份的的71萬冊,又暴增了13萬冊。

要知道5月份《通俗小說報》的銷量,還只有40萬冊出頭,這等同於張延憑一己之力讓雜誌的銷量翻了一倍還多。

雜誌社上下自然都是漫卷詩書喜欲狂。

而在十月份還發生了另外一件事,讓《通俗小說報》的編輯們得意不已,那就是《今古傳奇》也刊載了一篇穿越小說。

以前都是《通俗小說報》跟風《今古傳奇》,這還是頭一次反過來!

這下編者按裡‘開一派之先河’的評價算是徹底坐實了,總編馮靖元乾脆下令,從11月開始,直接把這六個字印到封面上去。

可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到十一月初,麻煩終於還是找上了門。

有一位著名紅學家公開登報,痛斥這本小說充滿了蠅營狗苟和血腥暴力,甚至還公然為賈雨村張目,既褻瀆歪曲了經典名著,又對民眾起到了不良引導。

這位紅學家在業界頗有些號召力,在他發表抨擊文章之後,陸續又有一些紅學家站出來指責《紅樓名偵探》歪曲經典。

而在這些紅學家的影響下,雜誌社收到的抗議信立刻呈幾何數量級暴增,其中很多都是沒看過書就直接開噴的紅迷。

於是《通俗小說報》編輯部再度如臨大敵,還專門為此召開了一場對策會議。

正在給小說進行收尾的張延也被請了去。

不過沒等對策會議召開,社長張紹梅又派人把張延給接走了。

張延本以為張紹梅找自己,也是為了應對紅學家們的抨擊,誰知張紹梅壓根沒提這茬,而是以津門作協書記處常務書記的名義,邀請張延加入津門作協。

這年頭能加入省級作協,是一件相當光榮有面子的事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