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1990

第34章 病急投對醫

其實馬原之所以要叮囑閻曉銘,要多聽聽張延的意見,主要是擔心閻曉銘和導演串通一氣亂改劇本。

畢竟這也不是什麼稀罕事,在電影圈可以說是屢見不鮮。

至於‘什麼意外收穫’云云,不過就是隨口一說。

可讓馬原沒想到的是,竟然真有意外收穫,而且還來的這麼快。

他撓了撓頭頂的地中海,再次感慨道:“作協裡面有能人啊,可惜他現在是津門文學的臺柱子,而且是剛剛調過去的,不然把人挖到咱們電視臺就好了。”

說到這裡,馬原忽然突發奇想:“對了,你們說能不能讓這位小張作家,也給咱們的三產企業也出出主意?”

“這……”

閻曉銘欲言又止。

陳志朋則是一如既往的快人快語:“馬臺長,您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咱們那幾個三產企業純粹就是產品力不行,去年又不是沒打過廣告,結果呢?全是扶不起來的阿斗!”

陳志朋在電視臺是出了名的年輕有才,這兩年在廣告業務上也是一枝獨秀,之所以到現在還是個副職,就是因為嘴上沒有把門的。

但這話雖然不中聽,卻說的是大實話。

電視臺的三產企業確實不爭氣,或者說不只是電視臺三產,全國的三產企業就沒幾個好的。

三產企業最初是國營單位為了解決職工子弟就業問題,開辦的附屬企業,普遍人員臃腫、技術含量低下。

隨著這兩年鄉鎮企業遍地開花,它們論質量比不過國營大廠,論價格又拼不過鄉鎮企業,經營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當中。

這是從根兒上出了問題,即便電視臺想了很多辦法,三產的窟窿還是越來越大,偏偏涉及到各方利益,又不能一關了事。

“先試一試嘛。”

馬原雖然也覺得不怎麼靠譜,但做領導的金口玉言,怎麼能因為下屬幾句話就改弦易張呢?

所以他堅持道:“你們先跟小張同志討論一下,如果他真的能想出好主意,有什麼不違反原則的要求,咱們都可以答應。”

頓了頓,又道:“在電視劇裡打廣告這件事,我原則上是贊同的,但不能太多、太明顯,否則讓人挑出毛病來也是個麻煩——這樣吧,我回頭向臺長彙報一下,研究看看這個尺度怎麼把握。”

這也算是給了廣告部一個甜棗。

於是閻曉銘和陳志朋,再次回到了會客室。

張延正跟魏立本天南海北的瞎侃,見這兩個正主終於回來了,他忙起身問:“閻主任,敢問咱們製作中心,對拍攝流程有什麼具體規劃沒有?”

其實他更想問選角的事情,但總不能一上來就喧賓奪主。

“這個麼。”

閻曉銘隨口打了個官腔道:“咱們這部電視劇很受上面重視,所以具體拍攝流程需要仔細研討後才能定下來——到時候我們肯定也會和張老師你進行溝通的。”

說著,斜眼看向陳志朋。

他對馬原拍腦門做出的決定並不感冒,所以就希望陳志朋出面轉述。

但陳志朋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閻曉銘不由暗暗後悔,剛才真該帶魏立本一起去的——可帶走了魏立本,誰來招待張延呢?

最後,他也只能將馬原的想法,跟張延簡單的說了一遍。

然後又提前找補道:“我們馬副臺長也就是隨口一提,就算想不出辦法來也沒關係。”

張延暗暗盤算了一下,覺得這倒是個擴大自己話語權——就算最後沒能幫上忙,也可以預先為‘尋人啟事’做個鋪墊。

於是他爽快道:“這還真巧了,我正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該怎麼張嘴呢。”

還真有要求?閻曉銘微微蹙眉,正想詢問張延想要什麼,就聽張延又道:“能不能先給我簡單介紹一下,咱們電視臺三產企業的情況?”

閻曉銘就沒急著開口,而是轉向了魏立本。

作為辦公室副主任,魏立本對三產企業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當即就給張延簡單介紹了一番。

到底是直轄市的大單位,津門電視臺單只是三產企業就有四家,規模比較大的也有兩家。

張延簡單在紙上記錄了一下,聽到其中還有一家泡麵廠,不由詫異道:“泡麵廠也虧損了?”

在他印象中,泡麵算是緊俏商品,至少恆江本地的泡麵廠就活的相當滋潤。

“津門這邊競爭比較激烈。”

魏立本嘆氣道:“本地就有好幾家,再加上京城的、河北的,甚至就連東北的泡麵廠都想來摻一腳,市面上的泡麵品牌,林林總快有小二十家了。

偏偏咱們光明面粉廠買的是二手老機器,口味上稍微差了那麼一點,價格上也……你知道的,畢竟是三產企業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