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澄和葉黎的看法高度一致。
唐力的店鋪位置在某個商業cbd區域,大部分都是辦公大廈和甲字寫字樓,幾乎沒有娛樂的區域和店鋪。
也就是說。
這裡不應該是休閒場所。
最多的人是996,更多的人是隨時待命的007。
哪兒有那麼多歲月靜好,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或者是能在咖啡館邂逅命中註定的那個人巴拉巴拉……
有的只有房貸、車貸、兒女國際學校的學費。
哪怕歲月靜好,也不想選咖啡館這種地方,有這個時間大家都想補個覺,不然腦子容易炸掉。
所以說。
他就是個不接地氣的小富二代,其實對金錢沒有太多的概念。
唐力缺錢嗎也不缺。
他開咖啡館其實就是想找件事兒做。
或者說,他想要的是一個認同感,想要參與到別人的故事裡,作為一個見證者、參與者之類的,還想用這個身份交朋友。
“誒,黎姐,澄哥,我好像還真看過一個叫什麼食堂的,是不是就是那種概念?”
“對,我們的斯坦福大學生有進步啊!”
“不過他咖啡確實挺好喝,而那個食堂看著就很難吃。”
秦奮為他get到兩人的點愉悅了一下下。
像蘇澄這一行。
他們就得先把人解剖明白,才能根據情況去制定方案。
不然很容易出亂子,老闆們會找後賬。
他們這種商業諮詢類的收費,本來就容易找後賬。
所以大家都在追求低“回鍋率”,高滿意度。
唐力本質上沒有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問題。
按理說,蘇澄他們不用管這個事兒,這種精神需求不在他們的服務範圍。
但唐力比較特殊。
他沒有認同感,是因為他的咖啡賣不出去,做著沒勁兒。
虧錢倒是小事兒。
唐力是個小富二代。
不缺錢。
但天天虧錢那也受不了。
甚至都不需要蘇澄的方案驚天地泣鬼神,什麼一年開遍全國各地,兩年主機板上市。
唐力的需求很簡單,在自負盈虧的基礎上,小賺一些就可以了。
所以說,只要把經營問題改善了,他這個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問題自然而然也就解決了。
這些都是他們從唐力身上拿到的額外資訊。
有時候光聽客戶自己講,是拿不到關鍵情報的,還得自己從中篩選,並且根據專業知識和經驗去解讀。
在明確了他們的目標以後,三人沒有著急製作方案,而是繼續調研。
咖啡館的味道沒問題,成本控制沒問題,定價也沒問題。
那是哪裡出了問題?
他們剛剛已經分析過了,唐力沒有明確自己的客戶群體,定位就錯了。
但這有可能只是其中一點,蘇澄有沒有別的因素。
隨著深入調研。
三人也才知道,咖啡館面臨的困境,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他們查閱了一下工商資訊,力咖啡館之前是做的什麼生意。
結果大吃一驚。
工商資訊顯示,也是一家咖啡館!
好傢伙。
蘇澄就忘了問這麼一嘴,結果唐力也沒主動說。
聯絡唐力親自問了一下才知道,確實是一家咖啡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