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智慧化配置方面的下放,10萬元級燃油車也將於四季度標配上L2輔助駕駛,延緩新能源替代速度,用時間來換空間。
“這邊我們做了三套方案,分別應對短中長期的戰略。”
產能的受限,倒是給了悅馳汽車一個藉口,王風英藉著這個由頭,向檀錦程彙報悅馳汽車燃油車業務未來的規劃。
“說說看。”
大多數企業對於長期規劃戰略規劃,其實並非大家想象當中的那麼嚴肅,拿尉來而言,當市場趨勢發生變化,各大運營團隊就需要拿出應對策略。
在這種平常細微的變化當中,總結出未來的趨勢,當真正拿出戰略規劃,彙報到檀錦程這裡之時,基本就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戰略。
檀錦程要做的,就是聽取高管們的意見,再根據自己的判斷或是同意,或是否了,或是修改。
這一點有點類似於A股的訊息面,當訊息真正被大家熟知之時,往往已經是政策落地之時。
“長期跟中期沒什麼可說的,就是純電跟混合動力,這一點星河系列已經驗證了成功的可行性了。”
星河P1的銷量還是不錯的,在不包含增程式的混合動力車型方面,銷量前十當中,有六席來自於BYD,霸主地位無可撼動,但尉來還是憑藉著星河P1擠進了第五名。
沒辦法,前四名被BYD的王朝系列給包圓了,星河能夠排進前五,其實更多的是依賴於悅馳以及尉來的品牌力,還有隨著銷量上升帶動起來的口碑。
如果換了一家企業的話,第一款混合動力車型是拿不到這麼好的銷量,就像是當初剛剛推出增程式之時,也沒有像這兩年這樣的風光。
品牌力一旦上升,對於企業來說,確實是有著極大的好處,哪怕是低端車型的形象,都足以吃到品牌紅利了。
“其實說實話,燃油車會不會被淘汰,這一點到目前為止已經沒有什麼爭論了,那就是不可能的,但是市場到底會萎縮到哪一個地步,這一點誰也不知道。”
王風英無奈笑道,李響最近在歐洲地區參加活動,按照他傳過來的資訊,當初激進無比的歐盟以及歐洲本土車企,對於電動化似乎有了不同的態度。
拿BBA來說,寶馬因為電動化效果不錯,與尉來合作的MINI純電車型,還給了他們意外的驚喜,因此寶馬對於電動化是比較堅決的。
而賓士與奧迪這兩家,態度上就有些曖昧了,最為明顯的是,賓士似乎放緩了電動化的動作,這可就有意思了。
另外,在環保政策方面,最為激進的德國,似乎也有些不同了。
“難,歐洲佬算是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當年他們把火力發電廠都拆了,我那時候就說過這種行為像個二傻子了,不過具體萎縮到哪個地步,確實是誰都說不好。”
下半年,燃油車購置稅減半,補貼的政策是個臨時性的,實際上當一款產品不再成為消費者首選之時,哪怕是給予補貼,效果也沒有那麼的好。
“可不是嘛,所以我們對2023年以及以後的燃油車產銷具體的規劃,很難定。”
除了本身不再是市場主流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最終也會像燃油車一樣,沒有了補貼,而沒有補貼之後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又將如何,到時候燃油車銷量會不會上升?
“降價是肯定的,把起售價調整到10萬元以下幾乎已經是註定的了,秦系列的起售價都降到這個程度了,我們的優勢確實是沒有了。”
“嗯,這點確實,趁著這幾個月有補貼,把價格降下來吧,就守在8萬到10萬元區間吧。”
起售價降到10萬元以下,再配合上臨時的補貼,能夠盡最快速度清理經銷商的庫存,實際上今年兩大類銷量的突變,最慘的還是那些庫存量很高的經銷商。
以往熱門的車型,經銷商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會囤積一定的庫存,反正也不著急,慢慢賣總能賣出去,但現在可就不同了。
在價格體系上,尉來管理相當的嚴格,嚴禁經銷商隨意降價,哪怕是國內頂級經銷商,尉來也不慣著他們,一旦隨意降價,尉來會給予嚴厲的處罰,直到解除合作。
這麼做的目的,除了維護品牌形象之外,也是保證龐大的使用者群體利益,但這麼做對於經銷商來說,多多少少有些不公平,尤其是那些風控能力差,喜歡囤積庫存的經銷商。
車企,經銷商,使用者,三者之間的利益需要平衡,尉來從自身以及使用者的角色出發,無可厚非,但經銷商也要活下去,因此尉來對於經銷商私底下以大額優惠的方式賣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眼。
只要不影響價格體系,尉來不會過多的干涉。
一貫以來,尉來都是以官降的方式,來調節市場,儘可能的保證全國大部分地區售價的統一。
悅馳A1起售價官降至8萬元區間,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透過技術下放,官降的方式,將悅馳系列在2023年銷量維持在15%至18%左右吧,今年我們的目標就是這個,至於說2023年之後的產能。”
目前,在10萬元至15萬元區間的SUV市場,悅馳系列的市場佔比已經降至20%了,連續多年的下滑,嚴重的影響了市場份額。
別看大馬路上悅馳A1車子不少,但那都是保有量,新車真的一點都不好賣了。
停頓了片刻,檀錦程緩緩道:“產能的話,計劃在50萬輛吧。”
年產能定在50萬輛,多多少少有些英雄遲暮的意思。
“出口方面我們真的不試一下毛熊嗎?”
作為傳統汽車人,王風英顯然還是想要再掙扎一下的,由於地緣ZZ的原因,除我國以外的車企,幾乎退出毛熊市場,而毛熊本土的製造業,幾盡全無。
巨大的市場空白,讓在毛熊佈局的幾大燃油車企業混得是風聲水起,拿國內10萬元至15萬元的SUV車型來說,毛熊市場出口量佔據了35%。
而立志於全球化的尉來,對於毛熊的投資以及出口量呢?零。
如果像BYD那樣的只生產純電車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問題是尉來無論是全球化的能力還有燃油車型的受歡迎程度,完全有能力出口毛熊市場啊,這是業內最不理解的地方。
誠然,毛熊市場的風險大家都知道,但像是尉來這麼激進的國內車企,卻是少之又少。
“算了,我們還是大力開發中東以及非洲市場吧,毛熊我們不做。”
東南亞燃油車市場競爭太過於激烈了,南美地區不錯,尤其是墨西哥,還提供低關稅,對燃油車也有一定的需求,開發南美市場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尉來在南美市場,主要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而既然不考慮這些地方,那麼剩下的地方就非常有限了。
中東地區,出現在新聞裡的車型,往往都是豪車為主,但其實中低端車型同樣很受歡迎,目前約佔據著燃油車出口25%的市場份額。
而非洲,雖然市場份額不高,但也正是這種不高的市場份額,有發揮的空間,雖經濟較為落後,基建薄弱,但對於汽車的需求上升度並不低。
“好吧,那我們就著重開發中東市場。”
王風英暗歎一聲,有時候她多多少少也有些不理解老闆,長城,吉利在毛熊混得很好,出口量快速上升,賺到了不少的錢,悅馳卻是沒有任何動作,她多多少少也有些不甘心。
透過一些網紅的影片宣傳,悅馳系列國內高價效比,耐操的形象,在毛熊部分地區還是比較受歡迎的,也有不少消費者有意購買。
老闆有時候激進起來還是很激進的啊。
毛熊,阿三這兩大市場,尉來真的是一點都不做啊,她們這些高管多多少少也有些無奈。
“其實控制好風險,做這兩塊市場也沒有問題,但是今後這些言論,內幕還是不要再提了。”
檀錦程承認,對於毛熊以及阿三市場,他個人是有些偏見的,他旗下所有企業,大部分的出口業務都不包含這兩大地區,對於當地的一些經銷商進品請求,提出的要求也比較苛刻。
“整體產能就按50萬為基礎,至於說今後燃油車銷量會不會上升,到時候再說吧。”
50萬輛,是檀錦程第一心理防線,而第二心理防線則是20萬輛,如果真到了新能源汽車完全佔據市場,燃油車是徹底賣不動,銷量下滑至20萬級別,那麼悅馳A系列停產,就將提上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