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思維其實不如爆款思維。”
當然,李響這個言論針對的是新勢力而言的,任何一家品牌都要有自己的品牌定位,高階當然是最好的,沒有人願意只做低端,但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規劃。
小朋汽車在國產新勢力裡能做到頭部,從一幾年到二幾年保持著他的生命力,在資本市場得到認可,沒有如其他企業一樣被淘汰,肯定是有著其可取之處的。
蠻荒時代的新能源汽車,純電車型是比較稀缺的,絕大部分的新能源車企,都是不思進取的,他們造出來的汽車實話說都是不合格的,大部分車企所謂的新能源汽車都是油改電產品,他們搞新能源的目的也不純粹。
傳統車企裡,BYD早期的方向主要是混合動力,產品力也就那樣,這也是特斯拉受追捧的原因之一,BYD在純電車型上的真正之作也就是漢系列了,直到漢系列出現之後,其在純電領域的技術才得到認可。
除了BYD,尉來以及特斯拉這三家車企之外,要說在蠻荒時代,純電車型當中還有哪一款值得稱道,那絕對就是小朋P7了,以操控性和智慧化著稱的P7,除了是小朋銷量主力之外,也代表著新勢力純電車型的技術。
操控與智慧化,也成了小朋的代名詞之一,這款2020年4月份推出的車型,至今年九月份,整體銷量已經超過12萬輛了,作為一款新勢力產品,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說得沒錯,其實他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P7身上的,而不是盲目的高階化;當然了,主要還是G9產品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追求高階與追求銷量並不衝突,但是作為規模不大的企業,在兩者之間選擇,那必須得是銷量,銷量才是生存的根基。
十月份,作為傳統銷售的旺季,小朋汽車在G9失利的影響下,單月銷量暴跌49.7%,主力車型P7的銷量更是腰斬,已經下滑至單月2000輛至3000輛段位了。
這可是一款單月銷量接近於一萬輛的車型啊,在傳統銷售旺季拿出這種成功實在是不應該。
P7以及小朋汽車整體銷量的大幅度下挫,除了把資源往G9身上傾斜之外,還與他們對於市場變化預期不足有關,這是一系列連鎖的反應。
在ET5新款,海豹以及毛豆3,深藍SL03等等車型的夾擊之下,小朋對於P7的產品力過於的自信,看看這四款車型的定價,ET5起售價21.98萬元,海豹與深藍SL03均為20.98萬元。
而特斯拉在十月初也對毛豆3進行了一次價格調整,起售價來到25.99萬元,而小朋在年初幾次價格上漲當中,均扮演漲價的角色,P7在四季度的售價為25.29萬元至38.79萬元。
這價格,與幾大競品高度重疊,以小朋的品牌溢價能力,完全是不夠打的,消費者肯定是傾向於品牌力更強的頭部品牌。
如果是尉來,在毛豆3調整價格之時,就會第一時間對P7這種價格進行調整,而不是盲目的認為能夠經受住市場的衝擊,要知道小朋一直都是對標特斯拉的。
“沒毛病,老闆說得對,生存才是第一根本,P7的價格如果再不調整,他們今年的形勢會更加困難,不過就算是調整應該也是來不及了。”
能與檀錦程合作緊密,來自於二人的理念相同,尉來嘴裡喊著高階化,但其實一直是走爆款路線,用爆款的方式來帶動品牌影響力。
悅馳是如此,星途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尉來比較珍惜自己建立的品牌形象,無論是悅馳還是星途,在打造爆款方面,尉來都沒有用主品牌。
主品牌方面,價格最低的就是ET5與ES3這兩款,價格均是在20萬元以上的,無形當中抬高了尉來的品牌形象,今後ET5與ES3肯定會價格下調,但這是市場行為,並不會影響品牌調性。
“最近有機會的話,你也可以跟何總多交流交流,他們後續在供應鏈上會跟我們合作更多。”
李響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了。”
從八月份銷量下滑,至十月結束,小朋已經連續三個月銷量下滑了,P7作為其現金牛車型的失速,表面看來是G9引發的連鎖反應,但本質上還是產品迭代滯後,品牌信任透支,供應鏈管理短板等等多重因素的集中爆發。
作為新勢力當中,產品力從上至下的品牌,小朋的形象本來在新勢力當中就不算很高,很長一段時間其實他們也就是屬於新勢力二線品牌。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形象,又登頂去年新勢力銷冠,加上股價的上漲,讓這家新勢力品牌多多少少有些膨脹了,打著科技平權,智慧化以及操控性為賣點的小朋,實際上這些年的騷操作非常多。
G9破天荒的上市三天就被迫二次上市,丐版智障的名聲,基於G3平臺魔改的P5定位模糊,G3改款又背刺老使用者,還有就是質量問題的鴕鳥政策,採用按鬧分配的方式來處理售後問題等等。
另外還有在銷售話術上的爭議,在危機公關應對方面的能力不足等等,都充分暴露了這家成立九個年頭的新勢力車企,問題集中式的爆發。
G9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不過對於小朋最大的詬病,應該還是他們的管理模式,採用聯合創始人模式的小朋,最終決策機制採用的是包括何小朋在內的四人組成。
雖然何小朋擁有兩票,但常常陷入二比二的僵局,這種多頭決策模式,往往會讓產品淪為部門之間利益妥協的產物,既要滿足供應鏈的成本控制,又要體現技術部門研發成果,最終犧牲的只是使用者體驗。
G9複雜的配置表,其實就是各部門博弈的結果,而非基於市場需求設計。
拿尉來的產品線配置表而言,這種簡單的模式,每款車型就是低中高三款,L9更是隻有一款配置,這種簡單的模式讓使用者在選擇上非常的直觀,根據自己的預算直接下訂就是。
與尉來合作,何小朋又何嘗不瞭解尉來這種模式最為簡單,不僅僅能夠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還能夠更加靈活的根據銷量來調配產能。
但是小朋要想實現這樣的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以技術為主導的小朋汽車,很多時候各種配置以及選配,實際就是為體現技術部門的重要性。
或者說他們是在“炫技”,這其實是新勢力在快速擴張當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多數新勢力品牌都喜歡拿著半成品出來炫技,體現他們在技術上的優勢。
“國慶節期間,我去了一趟甬城;檀總,王總還有李總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意見,這裡先感謝一下檀總以及尉來汽車,在我迷茫時期提供幫助。”
小朋Q3財報電話會議,何小朋親自給檀錦程打來電話,邀請他參加,以往這種財報會議,檀錦程除了出席財報會議之外,對於投資的企業通常是以投資部門總經理成林峰參加為主。
公司混亂,銷量腰斬,現金流極速下降,屬於何小朋的救贖,在一片看衰當中到來。
“何總客氣,作為合作伙伴,這是我們應當做的;這裡我也要強調一下,尉來雖是小朋汽車的戰略合作伙伴以及股東,但尉來無意介入小朋的管理,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請投資者放心,我們與你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何小朋邀請檀錦程親自參加財報會議,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找一個撐腰的,整個十月份,小朋汽車都處於大清洗狀態。
沒有了王風英,拿到公司全部話語權的何小朋,第一步就是打破了此前的總辦議會制,將決策權集於他一人,對於公司內部的大清洗,被市場形容為“檀錦程化。”
一個多月裡,何小朋裁撤了10名高管,並且更換了85%的一級部門負責人,部分管理層甚至直接送進去了,這手段讓人想起了檀錦程當初入主魅族之時的雷霆手段。
尉來介入小朋運營的傳聞,也被傳得沸沸揚揚,何小朋需要檀錦程的力挺,但同時也需要檀錦程出面破除這一傳聞。
這事兒,檀錦程多多少少有點冤枉,除了併購的企業他需要絕對的主權導之外,他對於投資的企業主導權絲毫沒有興趣,一個尉來集團,足夠他折騰了。
調整價格之後的尉來,繼續保持著在中高階市場上的絕對領先地位,20萬元至40萬元的區間價位,尉來的優勢十分的明顯,加上星途S01這一款現象級車型,十月份尉來銷量逼近單月22萬輛,在出海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
若要說起來,尉來吃下小朋,或者說介入到小朋汽車的運營,問題實際上是不大的,資本市場有這種擔憂倒也不算特別的離譜。
“我們都知道資本市場上的一些傳聞,既然檀總澄清了,那我也說上一句,小朋汽車始終會是一家獨立的企業,不會受任何資本方的控制。”
“我們與錦新時代的長協訂單模式,也不是所謂尉來介入小朋的徵兆,這只是我們在成本上控制的一環。”
到甬城除了向檀錦程請教,尋求幫助之外,何小朋另外一項決定就是與錦新時代簽訂長協訂單,旨在降低小朋汽車的電池成本。
整個2022年,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波動劇烈,碳酸鋰價格一度突破60萬元每噸,全年的平均價格約為30萬每噸,這個價格,在小朋汽車成立之初,僅僅約為4.5萬元每噸。
小朋汽車的電池供應,高度依賴於錦新時代,錦新時代全年為小朋汽車提供約70%的電池供應,在原材料成本上,小朋汽車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
產業鏈上流原材料漲價,最痛苦的莫過於中小企業,他們沒有任何的議價能力,尉來汽車能夠承受這種成本的上升,小朋汽車不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