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來在年內裡,並無降價計劃,畢竟今年的原材料漲價確實是很厲害,尉來可以用降價的方式來穩固高階SUV市場,那是因為利潤率足夠。
然而在中低端車型方面,各大車型雖有降價空間,但是卻也沒有這個必要。
被認可最有降價可能的ET5,起售價要遠低於B級純電轎車24.61萬元的售價,價效比方面ET5已經足夠維持其市場競爭力了。
星途S01同樣如此,賣得這麼好,價格上雖然比秦EV系列要貴上一些,但技術下放的降維打擊的優勢,完全足以抹平這一點價差。
整個上半年,星途S01累積銷量為11.7萬元,月均銷量已經逼近於兩萬輛了,下半年的銷量只會更好,從目前累積的銷量以及以往的資料計算,S01在今年下半年的銷量區間為13.5萬輛至17萬輛。
全年的銷量在26萬輛至28萬輛區間。是尉來第一款單款年銷量破20萬輛的新能源車型,也是除五菱宏光MINIEV之外的第二款單款年銷量破20萬輛的車型。
嚴格意義上來說,BYD海鷗的推出,與其說是針對於微型車市場,倒不如說是應對星途S01,以一種差異化的方式來參與競爭。
四月份上市之後的海鷗同樣很是火爆,7.38萬元至8.98萬元的市場指導價,讓海鷗在六月份就拿下了1.65萬輛的好成績,這價格對於代步車而言,簡直是太香了。
張新月又是愣了一會兒,檀老闆回應了她的問題,但又像是沒有回應,不過她也沒有辦法,她沒有任何理由讓一家車企的掌門人明確下半年會不會價格會不會調整。
“算了,問了就行了,也算是完成任務了。”
暗自安慰了自己一番,張新月笑道:“感謝檀總,今天的採訪就到此結束了。”
最後一個壓軸問題,多多少少有些尾頭蛇尾的意思,不過整場採訪張新月還是比較滿意的,除了明確了尉來高階價格戰略外,這一場採訪檀錦程還聊到了電池技術,車身一體化,輔助駕駛等等全新技術。
對於當前市場智慧輔助駕駛的宣傳亂象,檀錦程也是毫不保留的給予了批評,此外還透露了尉來品牌無意50萬元以上的豪車市場。
尉來能不能在50萬元以上的市場保持強勢,誰都不知道,但是以其在30萬元至50萬元區間市場的表現,如果尉來真的全面進軍50萬元以上的市場,哪怕是豪華品牌都得重視起來。
這一次的採訪,無論是行業內,還是消費者,檀錦程透露的內容都不少,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是張新月想問的,不過眼下正值中報視窗期,大多數的預案都被檀錦程的團隊給否了。
七月中旬,尉來旗下的幾家子公司上半年的營收先後出爐,錦新時代,悅馳汽車,尉來汽車以及今年納入銷量以及財務並表的知豆汽車,均給出半年度的資料。
比大家想象當中的還要好。
錦新時代上半年拿下了1129.71億元的營收,半年度暴增了156.32%,而汽車業務方面,在計入知豆汽車在內,尉來汽車上半年整體銷量達到了107.42萬輛。
分拆開悅馳汽車以及知豆汽車,尉來汽車半年度65.22萬輛銷量的資料,也是穩居總銷量榜首以及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
作為上半年最亮點的兩大車企,尉來汽車與BYD的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比均為100%,兩家新能源企業銷量的快速竄升,徹底打破了合資品牌的壟斷。
從前的王者,南北兩大眾,上半年的銷量分別下滑了27.3%以及15.9%,而上汽通用的銷量更是暴跌33.1%,洗浴之王突然就走賣不動了。
這還不是最為嚴重的,韓系的起亞以及現代,銷量下滑達到了52.5%以及48.1%,品牌已經處於邊緣化狀態了。
而其餘像長城,吉利這樣電動化趨勢緩慢的傳統自主品牌,銷量下滑同樣非常的嚴重。
“燃油車突然就賣不動了,這是所有汽車經銷商最大的感受。”
燃油車的市場份額,相對於去年雖然整體只降低了10%,但是影響是非常大的,從前加價排隊的熱門車型,牛逼轟轟的4S店銷售,如今就像是房地產銷售一樣,如同昨日黃花。
反倒是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員不愁訂單,拿尉來與BYD的走量熱門車型來說,銷售員坐在店裡就有訂單等著他們,賣起車子來輕鬆太多。
“得虧是聽了檀總的,及時轉型了,不然的話今年這日子就太難過了。”
尉來經銷商體系裡,寒意最重的自然是悅馳系列原有的經銷商以及4S店,這裡面大部分都是跟著悅馳A1一路成長起來的,經過過A1時期的輝煌,說是躺著賺錢都不為過。
而現在,他們要面對的是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開單,這種心理落差感十分的明顯,不過最為關心的還是自己的前途。
一些配合著轉型的4S店以及經銷商,拿下了部分星河系列的銷售權,這給他們留下了緩衝的空間,而一些不願意配合轉型的經銷商,現如今要面臨被清退的風險了。
好在仍然是特殊時期之內,尉來對於經銷商以及4S店的業績考核依舊十分的輕鬆,另外對於一線銷售也給予提供轉崗的機會,去尉來其他門店或者是其他崗位工作均可。
產業的轉型變化,尉來也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員工最佳化行為,但是在當年大背景之下,檀錦程還是要求行政部門儘可能的安排好一線員工。
去其他門店,去其他的工作崗位工作,總比失去工作要好很多。
7月15日,㷉來股份公佈了2022年度半年度業績預告以及權益分派實施公告,上半年度,尉來集團拿下了3175.08億元的整體營收。
上半年度,整體營收超過3000億元的,屈指可數。
尉來集團的整體營收,連續超越了廣汽,上汽,在拿下半度銷冠的同時,也拿下了汽車行業的營收第一。
當然了,如果只論汽車業務,尉來還是不如上汽以及廣汽的,這兩家雖然銷量下滑嚴重,但還是很難打的。
尉來3175億元VS騰迅2695億元的半年度營收,被反覆拿來對比,超預期的營收,多多少少緩解了一點尉來股價下挫的勢頭。
而股東權益方面,尉來也算是比較大方的,以2021年為基準,尉來計劃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6.528元,以現有總股本24.4億股為基數,此次分紅尉來合計派發約15.93億元的現金。
當然,這15.93億元的現金派發當中,檀錦程以及他的家族拿到的是大多數,雖持股比例一直在下降,但檀錦程在尉來的持股數量依舊不少。
減持,稀釋等等因素,檀錦程對尉來集團的持股比例,從最初超過51%的下降至目前的40.34%,這是資本動作當中的必然,不過他也不虧,眼下的40%可比當初的100%值錢多了。
這一次分紅,檀錦程以及他的家族合計可以拿到約6.43億元的現金分紅,比A股大部分公司的營收都要多。
公告日當天尉來的市值穩居在1.3萬億以上,在新能源產業退潮之際,A股再次進入到下行趨勢當中,尉來能夠維持住當前的市值,還是不容易的。
自去年年底以來,創業板整體跌幅超過了20%,上證指數跌幅也較為明顯,新能源產業的牛市,已經基本結束了,熊市狀態下的市值是否被低估,對於投資者來說根本不重要。
哪怕你是龍頭。
不過,尉來這份財報當中,也不是全然都是利好,拿車輛平均售價來說,尉來半年度的平均售價下降了很多。
去除錦新時代的營收,以汽車業務營收以及銷量來計算,尉來包括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在內的平均售價,下滑到了19.04萬元,而新能源汽車的平均售價,也快速下滑至20.24萬元。
雖然依舊不低,也有著中低端車型銷量爆發的原因,但依舊值得關注。
“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嘛,這才是我心目中的超預期。”
財報會議上,面對大大小小股東的質疑,檀錦程雲淡風輕,把價格打下來,同樣是尉來今年的戰略之一,只有把平均售價拉下來,才能面對接下來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
要說起來,無論是迪子還是特斯拉,都堪稱價格殺手,尉來一定不能給消費者留下“貴”的印象。
這兩家,給尉來的壓力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