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的意外,一切如大家猜想的那般。
尉來l1在釋出會結束之後的幾天,也就是7月1日,正式官宣將價格調整為30.08萬元,與es6保持同步,價格下調幅度超過了12%。
接近於尉來內部的人士表示,今後尉來高階車型的定價方面,同型別車型方面,甚至不排除保持一致,採用純電與混合動力同價的方式。
雖有競爭,但尉來似乎並不在乎這個。
正常來說,純電車型往往是要貴於混合動力一些的,尉來採用兩者同一定價的方式,那麼在混合動力車型上的配置就必須得配得上這個價格。
這也就意味著在智慧化還有內飾豪華程度方面,必須得配得上純電一樣的價格,因此消費者對於尉來的高階混合動力車型還是比較期待的。
“也就是尉來了,這要是其他的車企,老使用者老早就拉橫幅抗議了,說起來檀老闆對老使用者的態度確實是沒得說。”
包括特斯拉在內的,幾次降價都引起了老使用者的極大抗議,拉橫幅都不算什麼了,尉來另類的作風,確實是吸引到了一部分使用者群體。
哪怕是在釋出會結束後的幾天,在預期降價的情況下,尉來l1的銷量也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整個六月份,尉來l1整體交付量高達1.3萬輛,繼續重新整理單月交付紀錄。
用網友的調侃來說,尉來l1根本就不愁賣,在這種情況下還會降價,檀老闆簡直是太騷包了,這就是首富的氣魄嘛。
符合全額退款條件的老使用者,這會兒正美滋滋的等著尉來往他們的賬戶裡打錢呢,而其餘老使用者也沒什麼意見,車子都開上一年半載了,正常的貶值都在情理之中,這會兒還能收到一定差價的退款,還要什麼腳踏車?
老使用者要說介意車輛降價,那肯定是介意的,但要說不介意其實也是沒有太過於介意,這年頭房子價格都跌得厲害呢,更何況汽車這種消耗品,看看燃油車,那價格降起來才叫狠,不也得認了。
老使用者的不滿,是來自於廠商對於他們的忽視,買完車子就不管他們了,這就是所謂的老使用者不如狗。
尉來的補償方案肯定不能讓所有的老使用者都滿意,但能夠堵住絕大部分老使用者的嘴,讓大部分老使用者滿足就可以了,不出現大規模的抗議就足夠了。
不過尉來的付出也很大,先不提補償機制消耗了尉來大筆的現金流,單就股價方面,在官宣l1降價之後,尉來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回撥了。
三天裡,尉來股價回撥幅度達到了8.42%,惹得a股股民對檀錦程以及尉來意見很大。
“不用去回應他們,股價回撥不是正常的行為嘛,這麼點回撥就得去回應,我們還忙得過來嘛。”
時任尉來cfo的朱劉俊找到檀錦程,就關於最近尉來股份董秘提問區大量提問詢問檀錦程意見,朱劉俊同時也兼任著尉來股份董秘一職。
這位在汽車行業裡從業近20年的財務官,來自於福特亞太,算是尉來跟福特合作的一部分。
二季度已經結束,眼下的七月份是上市公司中報的時間視窗期,回覆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當然,監管機構不至於為了這麼點小事找他們的麻煩。
短期股價的波動對於投資者來說,可能是至關重大的事兒,但對於他們來說,其實沒那麼重要。
七八月份也算是汽車銷售市場,也算是傳統意義上的淡季,沒有多少人願意頂著個大太陽去看車的,再說現在的出行雖然寬鬆了不少,但部分地區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所以哪怕是沒有這一次的降價,股價短期承壓也不算什麼多稀奇的事兒,去年的新能源熱度實在太高,尉來股價漲幅更是位居國內新能源產業之首。
尉來過萬億的市值,也一直是a股的焦點之一,是否高估的爭議也很多,以a股的體量,尉來萬億市值還是在創業板,在投資冷卻的年代裡,確實是壓力山大。
甭管他是高估還是低估,a股一旦跌起來是根本不講道理的,這半年裡包括零部件以及整車廠商在內的上市公司,跌幅都不小,尉來的調整算是比較小的了。
檀錦程對於股價早就已經不太在意了,這一次旗下四款高階車型的價格調整,引發股價波動也在意料之中。
毛利率方面,包括還未交付的l9,這四款車型是所有車型當中最高的,l1更是利潤擔當,降價首當其衝的就是尉來利潤率的承壓。
市場是現實的,這四款車型降價之後,肯定會增加更多的使用者群體,拿釋出會結束之後再次開啟的預售來說,72小時的預售期之內,l9增加了兩萬個訂單。
但那畢竟是九月份正式交付之後的事兒,投資者更加在意七八月份財報上的表現,六月份的價格戰,三季度的財報註定沒有預期當中的好看。
不過l9的預售確確實實是大大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尉來之前並未公佈盲訂資料,多數媒體以及消費者對於l9的預期售價也是在50萬元左右。
一款50萬元的高價車型,還是國產品牌,在大家看來單月能賣個五六千輛就算是爆得不能再爆了,然而按照李響在微博上的表示,哪怕價格並未下調,l9在九月份正式交付的自然月裡,交付量也將達到萬輛以上。
什麼時候消費者這麼有錢了?什麼時候消費者對於國產高階品牌這麼的追捧了?
“l9的成功,是我們國產品牌的一大進步,也感謝消費者對於尉來的認可,我們會盡最大的誠意來服務於我們的車主,不辜負他們的信任。”
“至於說熱賣車型為什麼降價?這個問題問得好,但是卻是讓我有些不理解,如果熱賣車型不降價,那還有什麼車型值得降價?”
“那些賣不出去的車型嗎?那樣的話降價並沒有什麼意義,尉來的價格調整從來都不是以清庫存為目的性的,我們會根據我們的成本來調整我們的產品定價策略。”
“當尉來的成本足以覆蓋自身以及供應商利潤之時,我們在保證一定利潤基礎上,是可以主動降價的,這就是科技研發帶來的實惠。”
“至於說對於品牌高階化的影響,我並不這麼認為,消費者並不會覺得買了菊花手裡的低端機型就認為這個品牌是低端品牌,同樣的,也不會覺得自己花大幾千買的雜牌手機就是高階品牌。”
“品牌的認可度,有價格因素,但並不是全部,bba的豪華也並不是體現在價格上。”
尉來訂單的火爆,l9也已經確定九月份正式交付過萬,作為國內首款單月交付破萬且售價在40萬元以上的車型,l9這款車代表的意義太大了。
央視財經就l9取得的成績為話題,採訪了檀錦程。
當然,最為讓人關注的還有尉來對於高階車型價格的集體調整,不少車企甚至於擔心尉來這一次的價格調整會不會波及到中低端車型。
這也是這一次採訪的主題之一,檀錦程需要透過這一次採訪對外透露尉來的態度。
et5,星途,星河系列會不會降價?要知道這幾款車子自打上市以來都沒有經歷過降價,星途跟星河系列還可以以上市時間短為由給出一個不降價的理由,但是et5完全有足夠的降價理由。
產能拉滿,開始重視國內市場,七八月份的淡季,競品的增多等等理由,都足以讓et5有足夠的降價理由。
老實說,當前市場上還是有不少企業挺害怕尉來把降價擴大到全系的,六月份釋出的哪吒s,七月初剛剛開過釋出會的鴻圖x7,都是受害者。
鴻圖x7在釋出會之前,其實已經公佈起售價格了,31.98萬元,比尉來l1便宜1.9萬元,在價格上還是有著一些優勢的。
然而,隨著尉來l1的主動式降價,x7的價格優勢就不在了,為了讓車子賣得更加的順利,x7也不得不被迫調整首發價格,還未上市交付,就走上了降價之路。
這也是沒辦法的,誰讓心高氣傲的大嘴,把鴻圖系列今年全年的銷量喊到了30萬輛呢,顯然這個數字是不可能完成了,但越是接近總是越好的。
原本31.98萬元的起售價,是想把價格卡在30萬元以上的,按照市場邏輯,30萬元以上價位跟30萬元以下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樣的。
賽力斯與大嘴對於x7的定價,顯然是要直接衝擊高階的,x5的成績也確實讓他們有這個底氣衝擊高階,六月份的x5銷量都超過7000輛了,單月銷量破萬也只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比l1便宜1.9萬元,也能夠吸引到一批增程式愛好者,但又是非菊花粉絲使用者,或者說是尉來使用者,這就是賽力斯與大嘴打的算盤。
然而,現在這個價格優勢沒有了,30.08萬元的起售價也讓賽力斯極其的難受,卡在30萬元以上,定價哪怕是跟l1一樣,也沒有什麼意義,那樣的話還不如不降價。
所以賽力斯一咬牙,直接將鴻圖x7的價格下調至29.98萬元,便宜了兩萬塊錢,在宣傳上還能夠蹭上一些尉來的熱度,順帶著還能擊穿使用者的心理價位。
檀錦程的回答,讓出鏡主持人張新月愣了片刻,得虧是錄播,如果是直播的話,這都算是失誤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