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東轉到火車站的售票處想買去往港島的火車,很遺憾早上的一班已經走了,這時候視窗旁沒有別人,王向東馬上塞給售票員一包大前門煙,然後向他打聽起訊息來。
果然羊城是有直達港島的火車,廣九鐵路就是從羊城到九龍的,每天都有一趟,它是溝通港島跟內地聯絡的重要橋樑,也是咱們跟國際上進行貿易往來的樞紐,特別是在抗戰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咱們建國後建交的第一個西邊的國家就是米國,港島又是咱們跟米國等西邊的國家進行進出口貿易的主要通道,所以港島跟內地的接觸是最緊密的,那邊的政策也很寬裕,對進來的老百姓表示歡迎,主動報到的還給發了居留證,目的當然是吸引內地的這些廉價勞動力來幫助發展他們的製造業了。
其實這年頭港島跟內地的關係確實很不錯,新界和九龍那邊的界定還是模糊的,就拿邊界兩邊的人來說吧,深鎮的農民可以扛著鋤頭牽著牛,穿過羅湖口岸到對面的田裡耕作,沒錯,邊界那邊的好多耕地還是在深鎮的集體名下的,村裡的農民還得跨境耕作,日落後才返回自己的家裡。
這時候的深鎮也還只是一個鎮,人口三萬左右,隔著一條深鎮河與港島相望,他們這裡幾乎每家都有人在港島打工謀生,時不時的就會把賺來的錢和物資送回家來。
特別是前幾年受災期間,在港島的人都會透過廣九鐵路入境,給親朋好友送來大量的物資幫助度過難關,港島的民間慈善組織也出了大力的。更增進了兩地的友誼。
當然了內地的人並不是隨意就能進入港島的,口岸的軍警還是要檢查證件的,咱們是允許老百姓出去的,也是為了支援港島的建設,就像辦簽證那樣要過審的,而且想要過境還得交一百八十塊的車票錢,這可是高價的門坎啊,普通老百姓想要湊到這些錢也是很難的。
於是就有很多偷摸入境的,翻山越嶺的、從海里游過去的、躲在別人的船艙裡渡過去的,當然也有到不了那邊的,即便到了那邊也有可能被遣返的。
“一百八十塊錢啊,這火車票也太貴了。”王向東感嘆了一句。
“就知道你會說貴,就這票價還是擋不住大家想去港島的步伐,每天限定的人數從來不會少的,不過你要是有港島的居民證或居留證,那就只要購買正常的票價就行了,三塊五毛錢,哈哈。”售票員笑道。
“哦,這差距也太大了,謝了啊。”
王向東搖了搖頭離開了,他不知道身上的那些材料能否作為居留證明,而且還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出發,那還不如自己開車過去呢,好像羊城去到港島也才一百多公里的路程,三個多小時就能到達的,還能一路欣賞一下嶺南的風景啊。
於是王向東就出了火車站朝東南方向走去,路上看到飯店就進去採購,他的旅行包一直是裝不滿的,出了城門才消停下來。
找了個偏僻的地方,看四下無人時,王向東就放出一輛卡車,島國的五十鈴重卡,當然了車牌和標註都給抹去了,然後就沿著珠江岸邊朝著東南方向前行。
之所以不騎摩托車而開卡車,王向東就是想這一路下去能看到果園,此時正是荔枝、龍眼、芒果等南方水果的成熟期,多采購一些備著啊。
沒走幾公里就看到了馬路兩邊整片的荔枝果園,一串串紅彤彤的荔枝垂吊在枝頭,還有許多果農在採摘著荔枝,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啊。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