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勇哥一猜就中,把子肉的典故就來自於三國桃園三結義,大家都知道張飛是個殺豬的,拜把子肯定得喝酒吃肉啊,他家不缺肉,於是就用蒲草把豬肉紮成一把,再把豆腐、雞蛋啥的都放進一口鍋裡煮著,那肉別提有多好吃了,後來人們就把這種做法的五花肉叫做把子肉了。”小林點頭說道。
到了隋唐時期,魯省的一位名廚對此做法加以完善,精選上好帶皮五花肉烹製,用蒲草包裹捆好,用飴糖醬色上好肉湯慢火烹製,色澤鮮亮,入口醇香。
把子肉強調的是醬油的重要作用,不用放鹽,只用醬油八角在高筒瓦罐中燉熟,一啟封就香氣四溢,一口飯一口肉的搭配就恰好把米香肉香統統帶出來。
把子肉還有其他的輔菜來搭配,比如:四喜丸子、海帶結、豆皮、腐竹、虎皮雞蛋、黃花菜、小青菜、豆角、香腸、肘子、雞腿等等葷素組合,可以滿足顧客不同的飲食需求。
再給每人來上一大碗白米飯,澆上美味鮮香的肉汁,吃起來滿嘴流油,唇齒留香,回味悠長。
吃飽飯就去逛街消食了,車子就暫時停在飯店外頭,既然到了濟市來遊玩,那肯定得帶些當地特產回去啊。
沒走多遠就又看到一家國營飯店,裡頭飄出來油炸食品的香味讓王向東他們忍不住探頭去看了。
“這是咱們濟市的特色小吃,叫油旋。”小林立馬給介紹道。
油旋是一種形狀像旋渦的油炸蔥油餅,相傳這是前朝的徐氏三兄弟去南方闖蕩時在金陵學來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來濟市後依據北方人的飲食特點將油旋的口味改成了鹹香味,蔥香濃郁,外酥內嫩,很受歡迎,然後就一直傳承至今。
剛出油爐的油旋色澤金黃,內軟外酥,蔥香撲鼻,濟市人吃油旋多是趁熱吃,再配一碗雞絲餛飩,妙不可言。
油旋的形狀有圓形和橢圓形兩種,還有一種吃法,在油旋出鍋後捅一個洞,打入一個雞蛋,再回爐烘烤一會兒,雞蛋與油旋成為一體,更加美味。
“你們是不知道啊,五八年時偉人來濟市視察時,首長陪著來品嚐了這油旋,後來離開時還專程買了二十個油旋帶回京城去呢。”小林很自豪的說道。
“是嗎,那咱們也得嚐嚐。”張勇馬上說道。
“同志,給我們一人先來一個,再麻煩您給找四個紙盒,每個紙盒裡頭裝上三十個油旋,不夠就再炸,我們在這裡等著。”
小林馬上讓服務員用油紙裝了五個油旋,一人一個先吃著,再準備多買些給王向東他們帶回去。
“小林同志,這些要帶走的油旋就不用你掏錢票了,我們自己買。”王向東連忙攔住要去結賬的小林。
“王科長,你可不能讓我挨首長的批評啊,這點錢票對於你們為咱們魯省和軍區做出的貢獻根本不值一提,首長已經再三交待了,只要你們看上的,我都要給你們整回來。”
小林趕緊解釋,他今天的任務就是帶王向東他們玩好吃好,想要什麼也都給買上,要是這點錢票都要客人自己掏,那不是啪啪打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