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這一頓飯大家吃得歡快盡興,三斤多的熊肉全都刷掉,還有野豬肉,即便是他們這樣的家庭也是難得吃到的,陳武安直呼爽快過癮,小從軍也吃得小臉通紅,額頭出汗。
吃飽喝足後幾人就坐著閒聊,這時王向東想起從吳家窪拿來的那個木匣子,陳文忠是大學老師,見多識廣,正好向他請教了。
於是從挎包裡掏出那個木匣子遞過去,“陳叔,這是我從東北農村收來的,您給瞧瞧這裡頭是個啥物件,要真是個木頭玩具,正好送給小軍玩。”
“什麼木頭玩具?讓我看看,讓我看看。”陳從軍一聽馬上靠了過來。
“別急,先讓你爺爺看完再說。”陳武安把兒子抱坐在腿上。
“是這玩意啊,我早年到小鬼子那留學時見過,它叫劍玉,又稱劍球、託球,最早起源於17—19世紀的法國,在當時的貴族上流社會非常流行,後於江戶時代由小鬼子留學生帶回國,到19世紀開始在他們的上流階層流行起來,很受小鬼子的喜愛。”
陳文忠開啟匣子後把那兩個木頭玩意拿出來,匣子放回桌面,再把木球插在突出的地方,邊說著邊把這個像木頭人的劍玉遞給陳從軍。
“不要,不要,小鬼子的玩具我才不要呢。”陳從軍剛看到時還挺好奇的,等聽到是小鬼子的東西后馬上搖頭擺手了,這孩子的思想很哇塞啊,看來王麗萍一家從小就對他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了。
“其實劍玉不算是玩具,它是一項競技遊戲,小鬼子那邊甚至還創立了劍玉協會,制定比賽的等級判定標準,還開設了級位和段位的考試。”
陳文忠收回劍玉繼續介紹著,還給做了示範,把木球拋起來,然後拿底下部分去接,可惜沒對準,木球滾到地上了。
“玩這個劍玉啊,它需要絕對的耐心和專注力,要耐得住寂寞,透過反覆的自我練習和挑戰,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它不僅是對於人的身體脊椎的挑戰,更是對人的心志的磨鍊,怎麼樣?從軍要玩嗎?”
陳文忠接過王向東撿回來的木球,又對陳從軍說道。
“不要,堅決不要,小朋友們都在玩打小鬼子的遊戲,我怎麼能要小鬼子的玩具呢,我打乒乓球都比它好玩。”陳從軍意志很堅定,大家都鼓掌以示讚揚。
“那向東你就收回去吧,再說了,這是用花梨木製作的,應該是收藏品,不是比賽用的,你就當老物件收著吧。”
陳文忠把劍玉放回匣子遞給王向東,王向東只好收回挎包裡去,得,小鬼子的東西送不出去了。
等王向東告辭時,陳武安給送出院門,攬著他的肩膀低聲問道,“兄弟,下回再搞到獵物也給咱所裡分分,怎麼說咱們也一起戰鬥過啊。”
中午聽他老媽說拿回來的野豬肉是王向東提供的,陳武安也想為他所裡的人搞些肉食了,在一線的公安人員那是真正的辛苦啊,不說日常的巡邏辦案,到節假日更是忙得不著家。
這個自然沒問題,王向東一口應下了,改天抽空給送一隻野豬過去,反正空間裡有多。
晚上有喝了幾杯酒,吃的又是熱乎的火鍋,感覺身上挺暖和的,但騎上腳踏車後被冷風一吹,他也冷靜下來了。
幫扶接濟貧困戶當然是做好事搏名聲,但也不能當爛好人做冤大頭,還得看對方的實際情況,更得看人品,可不能再幫出些白眼狼來,絕對不做農夫。
慢悠悠的騎回四合院,這時已經七點多了,王向東剛進門洞就被守在那裡的閆解曠叫住了,“東哥,院裡開大會了,我爸叫我等伱回來就讓你去中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