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國美利堅

第1192章 警惕皇叔

花園小亭之中,朱元璋居中,朱棣與朱標並立。

顧清萍與韓昭分列兩側,朱瀚與吳瓊、杜世清各就一旁。

“今日之試,父皇欲見兩府之人,觀他們得符之後之言行。”

朱元璋緩聲:“朱棣,你奪符之後,卻未施禮於太子府,此意如何?”

朱棣乖乖回禮:“弟不才,缺禮,望父皇與太子恕罪。”

朱元璋點點頭:“好,禮可補也。至於太子,既先得東路之符,可否言解其意?”

朱標拱手:“臣得符‘知行合一’,意在行事須與言論同一,若光說不行、光行不合,則失真理。今後所言所行,臣願謹記。”

朱元璋露出滿意之色:“此理甚好,朕亦深以為然。

朱標面色一振,正欲應允,朱瀚突然輕聲道:“父皇,臣以為如今兵部大權仍宜暫留王爺府中。……此旨可待將來太子日益成熟,再行授予。今日不妥動此,怕好事變亂。”

朱元璋目光一凝,轉向朱瀚:“瀚弟何以知兵部之重?”

朱瀚拱手:“臣自進京以來,所見朝中多有因急於練兵而失鄉里之政。殿下方才學得‘知行合一’,力在言行並重。若貿然掌兵,易將言行分離,待殿下實心練兵、實意為國之日,再授無妨。”

顧清萍輕輕皺眉,卻見朱標也默然,微頷首,示贊同。

朱棣面露不甘,卻也收斂:“父皇之意,弟當敬守。”

朱元璋良久未語,忽長舒一口氣:“朕看今日之會,尤勝百日朝議。你二人,今日皆有所得。蒼生未必全識朝廷私事,但自此‘知行合一’四字,可設為朝中訓典。王爺之言亦有理,待太子確能循此訓,再授大權。”

說罷,他揮袖而去,群臣依次退下。

御花園中,花燈仍燦,月色愈明。

朱標與朱瀚、顧清萍、杜世清相對而立,皆感此夜之異。

朱元璋雖未褒獎,然這一番言行,已是默許太子日後掌兵之機。

朱瀚輕聲對朱標道:“今日之局,顯是輸贏,卻暗藏安排。你若真能‘言行並重’,定能穩住民心軍心。”

朱標深深看他一眼:“多謝皇叔教誨。東宮自此,必當勤學慎行,方可不負厚望。”

顧清萍輕笑:“殿下若真能牢記四字,東宮之路,便愈發平坦。”

杜世清拱手道:“既有此訓,杜某當導諸生論之,以蔚為風氣。”

吳瓊也笑道:“輔東宮之職,吾等當共勉。”

這一日,朱瀚正靜坐在王府書房內,手中捧著幾卷兵書,卻怎麼也看不進去。

自春狩過後,太子朱標的穩重與進取,已然讓他感受到壓力。

而此時,他的心思並不在東宮的事宜上,而是在朝堂中的風雲變化上。

“黃祁,今天可有什麼訊息?”

黃祁恭敬地答道:“回王爺,宮內今日有動靜。雖未明言,內侍傳來訊息,似乎父皇有意更緊地控制兵部之權,正在考察幾位大臣的忠誠。”

朱瀚微微一挑眉:“考察幾位大臣的忠誠?他們是瞄準誰?”

“主要是魏忠與李景。兩人近日頗得父皇寵信,但一向態度冷淡,不太主動接觸太子府。”

朱瀚不置可否,輕嘆了一聲:“魏忠與李景若真與朱棣暗中有聯絡,那便是潛在的威脅。訊息傳得太快,可能會打草驚蛇。”

黃祁點頭:“王爺所言極是,且這些大臣似乎也正在思量如何在朝中更進一步。”

朱瀚沉吟片刻:“密切關注,不急於出手。”

與此同時,東宮的局勢也不輕鬆。朱標站在書房窗前,眼神迷離,似乎在思考著某些重要的事。

他已逐漸感受到父皇對他的期許,尤其是春狩之後的種種跡象,深刻地提醒著他,不僅僅是坐在太子之位上,他更應肩負起真正的責任。

顧清萍輕輕推開窗戶,低聲說道:“殿下,春狩之後,父皇對您的期望恐怕更加沉重。”

朱標轉過身,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苦澀:“是的,父皇已不再簡單地看待我,而是將整個大明的未來託付於我。東宮要承載的,不僅僅是皇位,更是未來的朝政。而我,究竟能否承受這一切,心中未免忐忑。”

顧清萍走到他身邊,輕撫他的背:“殿下不必過於擔心。您如今已穩步前進,朝中人心逐漸向東宮傾斜,只要繼續保持穩重,謹慎行事,定能贏得父皇的認可。”

朱標搖搖頭:“我知道,但總覺得有什麼事情在暗處蠢蠢欲動,似乎有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

顧清萍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擔憂:“殿下,您是不是太過擔心了?如今東宮已穩,父皇對您的信任也越來越深,朝中的權力鬥爭或許已經被壓制。”

朱標皺眉:“我希望如此,但卻有一種不安的感覺。”

朱元璋一向是睿智的皇帝,宮中每一次動向,他都能輕易察覺。

這一日,他靜坐在御書房內,面前是朝中大臣們遞交的奏摺,一切似乎都在他掌控之中。

然而,他的眼神卻始終飄向遠處的窗外,心中有著某種隱隱的不安。

“陛下,您最近似乎心神不寧。”李善聞低聲問道。

朱元璋微微嘆息:“心中有些許困惑,李愛卿,朕向來擅長駕馭朝政,但如今卻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勁。”

李善聞點頭:“陛下所言極是,近來朱標和朱瀚的局勢看似平穩,但其中的暗流卻有些難以捉摸。”

朱元璋低聲道:“對,尤其是朱瀚,這個看似沉穩的王爺,始終隱藏著某種深不可測的力量。我越來越感到,他並不像表面上那樣簡單。”

“陛下意思是……”李善聞試探著問。

“他深得朝中大臣之心,尤其是那些不滿我直接干預朝政的老臣。他不僅僅是在扶持太子,更是在不動聲色地為自己鋪路。”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銳利,“朱標若真想穩固東宮,必須時刻警惕他皇叔。”

李善聞低頭不語,心中卻升起一股隱隱的不安:“陛下,若朱瀚真如您所料,恐怕東宮的局勢將更加複雜。”

朱元璋點頭:“沒錯,接下來的局勢將決定整個大明的未來。”

就在此時,宮中突然傳來訊息,魏忠與李景的行蹤愈加頻繁地與朱棣親近,已開始對東宮產生威脅。

訊息傳到朱瀚耳中時,他正在王府內廳聽取黃祁的彙報,眉頭微皺:“這些人,果然不甘心。”

“王爺,若魏忠與李景真的與朱棣有瓜葛,恐怕接下來東宮的權力鬥爭將愈加激烈。”

黃祁低聲道,“是否要立即採取行動?”

朱瀚沉思片刻,冷靜道:“先靜觀其變。若他們真心結盟,必定會有更多的動作,急不得。”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