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隔年的奧斯卡頒獎季,韋恩斯坦把宣發資源挪給了王家衛的《一代宗師》,導致精心打磨的《雪國列車》連提名都沒撈著。
然後奈飛為這位韓國名導送上5700萬美元的資金,讓他製作《玉子》…
不僅如此,還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終剪權以及名噪一時的戛納首映式。
從這個角度來講,阿方索·卡隆跟奈飛的合作屬於天作之合…
沈言幫忙聯絡,也算是一種成人之美!……
a24並不具備全球發行能力…
所以,《卡羅爾》、《丹麥女孩》包括《愛樂之城》的發行權需要售出…
威尼斯電影節的版權交易中心…形同虛設
歐洲的放映已經交給mk2…
三部電影,共計2000萬美元的宣發投入,至於收益,看後續的票房情況…
籤的是分賬協議!跟mk2籤分賬,還是挺合適的,他們只收20%的利潤…剩下的全給製片方。
不是他們不想買斷…
主要沈言想要的買斷價格太高了…
mk2根本給不起!至於其它地區的版權,還得去多倫多電影市場轉轉…
……
酒宴結束,沈言回到酒店…
然後照例看到了聚攏在酒店門口的一堆媒體、記者
只好停了下來,做了個簡單的採訪。
“感覺挺開心的…驚訝也有點,但拿完獎後,就平靜多了,畢竟《愛樂之城》的質量擺在這!”
“當然希望在奧斯卡頒獎季有所收穫,否則,我幹嘛跑去執導一部歌舞片?”
“對,三部電影都是我推薦的…《丹麥女孩》、《卡羅爾》包括《愛樂之城》…其實,我挺看好《丹麥女孩》能拿金獅獎的!”
“…可能節奏太慢了?”
《丹麥女孩》拍的真不行,那麼強大的故事核心,拍的過於溫吞。
打著關注和關愛少數群體的旗號,就是一部專門為奧斯卡定製的迎合老白男g點的衝獎電影…
可惜,這套東西,已經不太吃香了!哦,有記者問了:“言哥,你對金雞獎的提名怎麼看?”
“…我不看,我不需要他們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