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巨嬰心理,就是指指成年人心理發展滯後,情感和行為模式停留在嬰兒階段的心理現象。
表現出來的特徵:自戀,認為自己是最牛逼的;偏執分裂:對挫折容忍度低,常陷入非黑即白的極端思維,情緒易失控且歸咎於外界。
怎麼形成的呢?
原生家庭影響:父母過度溺愛或包辦代替,剝奪個體獨立成長機會!將他推到了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高度…
路川…就是典型!家學淵源“藝二代”的一個代表人物。
他出作品的時間,剛好渡過了電影製片廠體制的轉型陣痛期,又恰好面臨著中國內地巨大的電影市場缺乏電影導演的時期。
這個階段的觀眾可選擇的電影極其有限,觀影閱歷更是無從談起,所以在那個時候,電影但凡能夠上映,只要不太離譜,幾乎可以名利雙收!
故而這個階段的電影導演相較於後一代的電影導演而言,實際上是沒有經歷過充分的市場競爭,反而被時代寵壞了,電影不被觀影認可,卻認為是觀眾審美低下,見到後來居上的電影從業者作品,亦滿口酸氣…
再加上身邊一大堆攀附者,必然會肯定他,擁護他,他自然覺得自己是對的!三部電影,《羞羞的鐵拳》口碑最好…
但喜劇嘛…‘大導演’一般看不上!
這幫人對開心麻花電影的輕賤和鄙視,正是他們這些學院派電影人的普遍立場。
百花獎提名的《滿江紅》直接跳過沈滕這個主扛票房的男一號,去提名中戲科班畢業的男二號。
有名言的‘麻花低質強鹼性搞笑片,雄霸中國電影市場,是文化的悲哀。’
你看,動不動就中國電影的悲哀、文化的悲哀…
完全一副專家、教授的姿態…
你覺得他們是天龍人,明晃晃地跟廣大觀眾的審美喜好對著幹?真不是…
他們的圈子很小的,根本接觸不到一般的觀眾…
長年在圈子裡混得風生水起,參加筆會、集體採風、專業研討會、作品品鑑會,透過換稿、內部推薦佔據文藝版面,著作等身、名聲斐然。
如果沒有網際網路,他們可以這麼生活一輩子的!然而,網際網路來了,扭轉由體制把控的輿論場,大眾品評效用正在反作用於傳統文藝圈。
電影的好壞,不是你們圈內人說的算的。
尤其是商業電影!路川會管這些嗎?他會認為是自己實力不夠?肯定不會啦…
他堅定地拒絕一切批評與教育,堅定地認為說他差的,是有人帶節奏故意黑他!至於沈言:最開始覺得他是壞,後來覺得他大概只是蠢,現在覺得他可能因為長期在精神狀態和認知能力上遭受挑戰而對他抱有最低限度的人道主義憐憫…
一種對傻逼的動保主義憐憫——純粹就是菜!
舉個例子,你讓他拍魔童設定下的哪吒。
劇情大概是這樣的:哪吒從來不想改變自己身份只覺得生物爹生物媽對不起自己,直到自己踩爛了師姐的裙子看見美麗的雙腿幡然醒悟覺得世間如此美好我得不斷上進…
然後在他,他師姐,他師兄三角的畸形的愛裡不斷覺醒,擺爛,覺醒,擺爛;師父掛了,他在和師姐聊天;
父母掛了,他在和師姐吵架,最後師姐為了“救蒼生”死在自己眼前,他突然嗷的一聲說我不幹了,然後一拳幹碎反派…
最後的結局,他,他師姐,他師兄用燃冬鏡頭抱在一起的背景裡,走向讓誰都摸不到頭腦的結局…
《魔童之749局》!……
《唐探》劇組,艾倫還有喬衫進組了,緊著帶他倆的戲份先拍…
艾倫遭罪了——設定裡唐仁精通莫家拳。莫家拳專攻下三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