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時代

第1201章 道地產區的改良,醫武不分家(月票

“滴灌?”老範露出茫然的神色。

方言說道:

“這技術我們四年前就引進了,當時報紙上都登了,從墨西哥弄來的。在山西晉中的大寨、河北遵化的沙石峪,還有咱們bj密雲,都試過……果樹、蔬菜、糧食作物都種過。”

“1975年那會兒,報紙上還說呢,試驗效果特別好,又節水又增產。”

“尤其是河北沙石峪,用這技術澆小麥,咱們還是全世界第一個把滴灌用在糧食上的國家呢。這技術早成熟了,你壓根不用操心。”

海燈和尚捻著鬍鬚,眼神裡帶著些驚訝:“這些法子聽著新鮮,真能成?”

“總得試試才知道,”方言語氣篤定,“就算種出來的比野生的稍差些,只要比普通艾草強,就值當。”

“您想啊,現在多少地方的人想用點好艾草都找不著,哪怕咱們種出八成好的,也能幫不少人。”

他頓了頓,不等海燈發問,又補充道:

“至於採收時節,這個最簡單,咱們記著端午前後的日子,按山裡的規矩來,正午太陽最毒的時候割,曬艾絨的法子也照著您書裡寫的來,這些老講究,丟不得。”

海燈和尚看著他眼裡的認真,笑道:

“方小友,倒是比我這老頭子開通。我以前總想著原汁原味,怕動了山的性子,倒沒想過順著山的性子來改良。”

方言也笑道:

“其實是一個理,咱們都是想讓好東西傳下去。”

海燈點了點頭。

方言繼續說道:

“真要成了,我第一時間給您送些新收的艾絨來,您瞧瞧成色。”

“那我可等著,”海燈和尚點頭,拿起那本《道門火灸經》遞給他:

“這裡面記著終南山那幾片坡地的具體位置,還有老道們傳下來的下種口訣,你拿去,或許用得上。”

其實方言都記下來了,不過人家送書就是個態度。

方言點了點頭,也沒客氣直接收了下來。

接下來方言又和老和尚聊起了,裡面的其他書籍,藏醫方言和海燈都是二把刀水平所以最先排除在外,他們聊的是關於僧醫和道醫的一些內容。

老和尚知道一些方言不知道的,而方言在古籍這塊兒明顯又比老和尚知道的多,兩人倒是聊的有來有回,都能在對方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加上老範在旁邊時不時提出問題,三個人一口氣直接聊到了午飯時間。

這到了中午該吃午飯了,三個和尚肯定是不能和大家一起吃的,主要是老胡這次把福利搞的很好,中午全是肉菜,所以方言他們只好找地方吃素菜。

也沒去其他地方,直接帶著海燈法師去了方言官方合作飯店——燕京飯店!

然後在這裡方言直接拿外匯請國宴大廚做了一桌的素菜。

以此來表示對海燈大師的尊重。

陪同的人還有老範,二師兄丁劍,唐茂乾,以及小李,霍佛觀,文武。

吃飯的時候,方言他們的話題就沒有在中醫藥上面了,而是換成了電影武打片這個型別,海燈大師對宣傳中華武術文化有很深的執念,絲毫不比中醫藥這塊差。

桌子上製作的那些精美的吃食,他倒是沒太感興趣,只有兩個隨行的徒弟悶頭乾飯。

他則是笑呵呵的對著小李說道:

“李小友,飯前你說這《黃飛鴻二》的故事新穎,動作也打得漂亮,看得人心潮澎湃。”

“拍這樣的戲,讓娃娃們都明白咱中華武術的好,真是功德無量啊!”

小李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後腦勺:“大師過獎了。我們就是想把武打拍得更好看,也……也想讓大家看看功夫的厲害和背後的精神,而且這些故事不管是第一部還是第二部,都是我小師叔寫的。”

“不光如此,就連投資拍攝也是他們公司立項出資的。”

說著他指了指方言。

聽到這裡,海燈一怔,看向和自己聊了一上午,看起來文質彬彬的年輕人,沒想到這居然是方言寫的,而且他還是小李小師叔?

“方小友也會功夫?”海燈問道?

方言笑著點頭:

“醫武不分家嘛!”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29000字。

下午還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