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方言點點頭附和道。
照相可不是隨意的行為。
它是老胡和方言精心策劃的團隊建設和管理手段,核心目的在於強化新聯盟的凝聚力,彰顯技術實力。
照片將直觀地展示團隊擁有的頂尖人才陣容,回來那些專家想要翹尾巴也得看看這裡還有什麼人。
因此,這件事在這會兒其實是非常重要的。
聽到方言答應,其他人也沒意見,小姨子朱嫻就主動站出來,對著眾人說道:
“找個光線好點的地方,最好是在車間裡面,不要逆光,這樣才能把所有人的臉拍清楚。”
接著她說道:
“老同志站中間!”
這話一出來,鄧鐵濤就說道:
“不不,方主任和胡先生才應該站中間!這個規矩不能壞。”
之前他們沒有加入的時候可以站在中間,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身份上有了轉變,方言和老胡才是領導,他們站中間才是對的。
其他人也紛紛點頭,把原本站在兩側的方言和老胡都推到了中間c位。
等到眾人站定後,就聽到朱嫻對著眾人招呼:
“來,看我這裡,都笑一笑!”
“三……二……一!”
“咔嚓!”一聲快門響起,拍照完成。
“別動!再來幾張保險一點!”朱嫻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接下來,她又咔咔咔的來了好幾張,然後總算是滿意,結束了拍攝。
接下來,方言讓曾路泉帶路,開始在生產車間裡看了起來。
車間內燈火通明,原料預處理區的工人正在分揀、清洗道地藥材,操作檯整潔有序。
製劑生產區的高效真空乾燥機、自動封裝機等裝置轟鳴運轉,藥丸、藥膏在流水線上勻速傳遞。
質檢包裝區這裡,穿著統一工作服的技術員用精密儀器抽檢成品,合格品迅速貼標裝盒,印有多國語言的說明書整齊堆迭。
工人和技術員神情專注,無人交頭接耳。
牆上懸掛「安全生產」「保密條例」標語,操作檯旁貼著標準化流程圖,整個就是一軍事化管理風格。
眾人聞到空氣中瀰漫著熟地黃、艾葉與乳香的味道。
排風系統持續運轉,但藥材蒸煮的溫溼感仍隱約可察。
趙思兢抓起一把待處理的忍冬藤細看切口,點頭道:
“陰乾火候到位,有效成分未損,製藥的工藝不錯……”
方言對著趙思兢說道:
“這個是曾路泉教授和他師兄金世元教授一起制定的生產工藝。”
聽到這話,趙思兢一怔,轉頭對著曾路泉問道:
“金世元是你師兄?”
“是。”曾路泉點了點頭。
趙思兢趕緊和他拱了拱手:
“幸會幸會!”
接著他還對著其他人介紹:
“御醫藥王瞿文樓一脈的,趙紹琴、周慕新、王鴻士是他們師兄弟。”
聽到曾路泉的來頭這麼大,眾人趕緊拱手。
大家都想不到方言這麼有實力,把這種人才都挖過來了。
接著繼續往前走。
黃耀焱他貼近觀察真空乾燥機儀表盤,有些驚訝的說道:
“控溫精度65度±0.5?!這比實驗室恆溫箱還穩!這洋機器得多少錢?!”
“這個是從日本弄回來的。”老胡說道。
聽到這話,黃耀焱驚訝道:
“他們肯賣了?”
老胡說道:
“當然不肯了,我直接用美國職業經理人去收購了一個藥廠,然後用美國人身份買的機器,再運送到南洋繞了一圈,再到天津,後面還有幾條生產線都是在外邊繞了一圈才到這邊的。”
“好手段啊!”黃耀焱對著老胡豎起大拇指。
接著大家繼續在車間裡逛,從頭逛到尾,見識到了方言他們的實力,然後方言讓曾路泉開啟地下研究室,讓這些人下去看看。
畢竟已經都是自己人了,還是可以下去看看的。
關鍵是方言和老胡都沒完整的看過地下結構,今天藉著機會也正好看看。
聽到方言的要求,曾路泉點了點頭,他倒是天天往地下跑,對下面都很熟悉了。
“行,大家跟我來吧!”曾路泉對著眾人招呼。
他引導眾人來到了秘方研究所地表建築深處的一個不起眼角落。
這裡偽裝成了一個鍋爐房入口,外表陳舊且堆放著一些看起來尋常的雜物。
曾路泉停下腳步,對著眾人介紹道:
“各位,這裡就是地下研究所的入口。”
“啊?這裡?”廣州中醫藥大學的眾人露出錯愕表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