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時代

第1194章 美金就是誠意,紛亂的1978八月(二

朝陽東壩參觀完畢後,方言他們馬上又趕去了昌平沙河片區,這個地方因為距離有些遠,就連老胡都不怎麼來。

這邊工廠的人其實更多,車間生產的都是送到香江和東南亞的產品,因為這裡隔著火車站特別近,所以運輸方面還是比較方便的。

方言他們到的時候,這邊正在準備發貨。

上次老胡招聘的巴特爾就在這裡。

本來是讓這人做保鏢的,後來老胡又改變了主意,讓他當押車的人,管理這邊的運輸工作。

巴特爾到時候沒啥意見,反正都是拿高薪工資,做啥對他來說都一樣,反正肯定沒有草原上那麼累人。

對現在的工作他也是很滿足。

在這邊參觀完畢後,就在工廠食堂吃了一頓便飯。

廠區食堂保持了和協和食堂一樣的配置,只要是單位的人員都可以在這裡免費吃,利潤這塊兒足夠高,能夠支撐起這樣的福利。

所以這邊的員工在這邊幹活那也是相當的盡力。

參觀完朝陽東壩和昌平沙河兩個規模宏大的廠區,又在沙河工廠體驗了豐盛的免費午餐後,方言一行人開車將鄧鐵濤等教授送回了海淀京西賓館住處門口。

臨分別時,在門口,老胡臉上掛著真誠而略帶豪氣的笑容,變戲法似的從公文包裡掏出一摞厚厚的、印有公司特殊標識的紅色信封。

“各位教授辛苦了!這趟來京馬不停蹄,既要籤合同、看廠子、談規劃,還擠時間參觀了咱們的地下堡壘……”老胡的語氣裡透著熱絡和敬意,“按咱們公司的規矩,也是一點點心意,歡迎各位正式成為我們的‘技術核心股東’!請務必收下!”

說著,他便開始將紅包一一遞到鄧鐵濤、黃耀燊、劉仕昌、梁乃津、司徒鈴、靳瑞、趙思兢以及沈懷民的手中。

鄧鐵濤下意識接過那鼓囊囊的紅包,手指立刻感受到信封異常的厚重感和裡面硬挺紙張的輪廓感。

他微微一怔,疑惑地翻開信封口看了一眼……不是預想中的嶄新大團結!

映入眼簾的赫然是幾張墨綠色、印有富蘭克林頭像的百元美鈔!

“這……這是美元?!”一旁徒弟沈懷民的聲音帶著明顯的震驚,手指都忘了從信封口移開。

鄧鐵濤也見過美元,也深知其價值,就在昨天午飯時,他們還被老胡透露的馬來西亞“19天,12萬美金”銷售額震撼得無以復加。

此刻,這筆相當於鉅額外幣的“心意”就這麼直白地塞到了自己手裡,這種衝擊感甚至比昨天聽到那個數字還要真切和直接。

他一個月工資雖然不少,但是和這個信封的“分量”比起來那還是差遠了點。

他抬頭看向老胡,眼神裡充滿了難以置信:

“胡先生這是……”

老胡說道:

“我們公司的老規矩了,只要是股東每個人都有的,不信你可以問問您徒弟。”說罷他指了指蕭承志。

蕭承志對著師父點了點頭。

“真是美金啊?!”旁邊的靳瑞教授反應更為直接,他幾乎失聲喊了出來,圓睜的雙眼緊盯著手中信封裡露出的美鈔一角,臉上的法令紋都彷彿被這意外的厚禮撐開了一絲。

昨天他還在震驚工廠那些昂貴的進口機器,今天就被這美鈔紅包震得有些手足無措。

他年齡不大,家底兒也沒其他老教授厚實,這筆錢對他來說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年齡最大的趙思兢老爺子接過紅包,習慣性地掂了掂分量,然後小心地開啟看。“哎呀呀……不得了啊,胡老闆,”

這位八十多歲的“草藥活字典”聲音都有些發顫:

“老頭子我這把年紀了,從山溝溝裡給人採草治傷,到吃公家飯……第一次親手拿到這麼多……這麼硬的‘現錢’……”

昨天聽到“十二萬美金”時是震撼,此刻自己手裡捏著實實在在的美金現金,則是另一種更衝擊感官的真實感覺。

司徒鈴教授素來穩重優雅,此刻也忍不住用手推了推眼鏡,湊近信封仔細確認了一下鈔票的面額和幣種,臉上露出罕見的、混合著驚訝和困惑的表情。

百元美金?這在國內,其購買力和稀缺性遠超想象。

她下意識地低語:“這紅包……太重了……”昨天還在震撼老胡許諾的“花園別墅”,今天的現金紅包直接把這個許諾的“真實感”拔升到了新高度。

沈懷民拿著信封,手指無意識地捏了捏,感受著那遠超他月薪無數倍的厚度。他看看師傅鄧鐵濤,又看看笑呵呵的老胡,憋了半天,只喃喃說出一句:“這……這麼多美金?這得頂我多少個月工資了……”

他記得清清楚楚,昨天那個讓人心跳加速的“19天,12萬美金”的銷售額。

現在自己手裡的這一份,就是那龐大數字的切切實實的“分紅”之一。

原本入股還覺得可能是個遙遠未來的“富貴夢”,此刻手裡沉甸甸的美元現金,讓這“夢”瞬間變得具體而滾燙。

他雖然相對年輕,但也從未經手過如此一筆美元現金作為個人酬勞。他臉上寫滿了愕然,眼睛反覆在信封和老胡之間來回切換,彷彿在確認這不是一場幻覺。

梁乃津拿著信封,愣在原地半晌,才緩緩吐出一口氣,搖了搖頭,感慨道:“胡先生,您這……不是心意是分量!讓我們這些搞了一輩子學問的老傢伙……開眼了。”

昨天參觀時老胡展現的財力和工廠的現代化水平已經很震撼,但今天的美元現金紅包,其視覺衝擊和心理震撼更是直抵人心,它無比清晰地具象化了老胡口中那“賺外匯、開大船、奔金山”的藍圖究竟意味著什麼。

老胡看著各位教授臉上精彩紛呈的震驚表情,笑容更盛,他拍了拍自己鼓囊囊的公文包,朗聲道:

“不重!一點都不重!你們那壓箱底的本事就是真金白銀,這點心意就是咱們新合作的開端!以後啊,咱們公司好好幹,帶著中醫打出去,這樣的分量,只會更多更足!”

他環視眾人:

“賺外匯的路子,咱們算是開張啦!這紅包,就圖個開門大吉,祝各位鴻運當頭!”

說完對著眾人拱了拱手。

老胡這邊散財完畢,方言他們就和鄧老他們告別了。

“回去後電報聯絡!”方言對著他們說道。

一行人紛紛答應下來。

“好!回去有新訊息就聯絡!”鄧鐵濤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接下來方言他們返回了家裡。

回到家裡後,小姨子的照片也都按照要求洗出來了,一共十幾張,方言挑選了一張放大,到時候張貼在研究所裡。

接下來時間,方言又去了一趟出版社,後續要做好幾個版本出來,方言還需要和夏總編商量一下。

對於方言的這些要求,夏總編也是有些撓頭。

這些版本每改一次,都要重新排版,而且要的還比較急。

這會兒國內主流印刷技術仍以鉛字排版印刷為主,自動化程度較低,排版、校對、印刷流程繁瑣,且受裝置精度和材料限制,修改版本需要重新鑄字、排版,耗時較長,這些問題方言當然知道,但是這也沒辦法,主要是部隊上要的急,時間也不等人。

年底就要開始動了,方言他們早弄出來一天,戰士就可以多熟悉一些,能夠保命的機率就更大一成。

所以方言這邊來了一趟,夏總編就開始瘋狂打電話,必須要其他出版社也幫忙才行了。

還好人民衛生出版社還是有點面子的,加上聽到任務是給部隊供應,其他出版社也沒推辭。

就是這次用的是夏總編的人情,方言完事兒後還得好好感謝人家才行。

至於現在嘛,就是把軍隊裡需要的版本的都整出來。

這邊事兒搞完過後,時間也差不多了,方言這才拜託夏總編儘快,然後開車回到了家裡。

廣州中醫藥大學的人員加入後,老胡也感覺到現在公司的技術人員儲備已經很不錯了,他之前就打算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國內來,今天過後他就開始正式推進速度了。

等到方言到家裡的時候,老胡也正在和自己老婆黃慧婕說自己的打算。

他現在打算給香江的褚斌發電報,讓他親自去廣州和羅湖那邊一趟,修工廠,研究所,還有別墅的事兒,現在就要提上議程了。

那邊有技術支援後,很多東西就不需要方言他們操心,直接在那邊就可以開展工作,他們就只需要盯著大致方向,技術方面的事兒就直接讓廣州那邊的人接手就可以了。

雖然人家都還沒回去,但是他都已經想到該怎麼做了。

他對著方言問道:

“明天早上,我還打算過去送他們上飛機,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方言說道:

“他們明天是直接坐軍機回去,你要去送的話,我得先給謝老打個電話問一問才行。”

聽到方言這麼說,老胡說道:

“那算了,不麻煩了。”

“咱們該做的已經做了。”

方言點了點頭,這種場面活兒鄧老他們這些人也不是太在意,更何況方言就算是打電話問了,人家也不一定能答應。

特別是軍機上可能還有其他人,按照一些條令就不太可能把準確起飛時間透露出來。

老胡說道:

“這事兒總算紮下根了!鄧老他們幾個的份量,再加上咱們研究所那批精兵,現在算是真正拉起一支正規軍了。”

“技術、平臺、渠道、還有部隊那邊的關係,架子算是立住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