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說,《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是相輔相成,沒有前者科普歷史,就無法讓讀者對明朝歷史瞭解個大概,而若是沒有後者,就無法讓讀者感受到明朝封建體制運作邏輯和社會險惡。陳曉曼總結道:“一本代表知識面廣度,一本代表知識面的深度。”
朱偉思索片刻,“方老師,是我想的欠妥當了。”
“不錯,當然朱偉的意見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不如兩本書的連載時間錯開來。”
方言說,《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的發表上間隔一期。
“這主意好!就這麼辦!”
眾人拍手稱快,就連朱偉也再無任何異議。
“不過你們也先別高興的太早了,稽核上不能有絲毫鬆懈,畢竟我對明史還達不到登堂入室的地步。”方言提醒道,“所以編輯部最好找幾個明史方面的專家和教授來當顧問,不求《明朝那些事》和《大明王朝》必須嚴格按照史料,但至少是基本符合歷史邏輯,沒有明顯的常識性歷史錯誤。”
“好嘞!”
一個個頓時充滿幹勁,一掃之前《人民文學》沒落時死氣沉沉、暮氣森森的樣子。
整個編輯部,在開年的第一天,就被新官上任的方言狠狠地灌入滿滿的活力!
……………………
忙活了一個上午後,作為主心骨的方言自掏腰包,請編輯部所有人去豐澤園搓了一頓。
緊接著忙裡偷閒,抽空去了趟雍和宮大街,參加公司的開業典禮。
此時,銅獅首拉手朱門的一側掛著“明天下文化娛樂傳媒有限公司”的牌子。
石鐵生、餘樺、鄭淵傑、劉振雲等人呆在門口,左右張望。
“那個是方老師的車吧!”王碩一看到車頭熟悉的車牌號,立馬喊了一聲。
眾人也認出了方言的座駕,就見他走下車,腋下夾著一個公文包,看上去沉甸甸的。
陳西米笑吟吟地推著石鐵生往前走,王碩則讓人麻溜地趕緊點“千子鞭”。
一千響的炮仗被點燃後,頓時發出“噼裡啪啦”的響聲,簡直是震耳欲聾。
餘樺等人按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衝著左右,咧嘴發笑著說“新年快樂”。
方言除了口頭上說著“新年快樂”,也同樣付諸行動,從公文包裡拿出一迭紅包。
“開業紅包,人人有份!”
“謝謝方老師(方總)!”
一個個領到紅包的人,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特別是感受到紅包的厚度。
“鐵生,這是你和西米的。”
方言邊遞上紅包,邊打趣道:“怎麼樣,新婚過得可還快樂否?”
石鐵生搖頭失笑:“你呀就別拿我們尋開心了!”
“怎麼是尋開心呢。”方言樂道,“那必須是真開心啊!”
餘樺、鍾阿城、鄭淵傑等人簇擁著他,大步地往接待室走去。
王碩看著方言的背影,嘿然一笑,他們京圈的主心骨這下子總算回到他忠誠的四九城了!
方言剛踏入室內,突然彷彿想起來什麼,“《詩意的年代》準備什麼時候開拍?”
王碩直截了當地回答:“方老師,就在下週五,北影廠已經提供好了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