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的初夏的夜都有些悶熱難當,外面似乎還有些一些早早就忍耐不住從土裡鑽出來的知了猴,爬到了樹上,脫去土黃色的軀殼,露出白嫩的嬌軀,而後再變化成為又黑又硬,又吵又鬧的蟬!
南京景王別在。
這裡是朱載圳來到南京的住處,此地原是洪武永樂朝時藩王應詔入京所暫住的官邸,現在被清掃整理之後,就當做了朱載圳在南京的別在住處,並不稱為王府。
而之所以如此,一則是因為南京乃是大明兩京之一,並不會封建藩王,二則是朱載圳的藩地也不在此,他到南京這裡,就是為了完成朱載坖的旨意安排。
所以,他在南京的住處,就被稱為“別在”。
朱載圳的書房裡,冰塊在銅盆中緩緩融化,卻驅不散朱載圳額頭的細密汗珠。
不是因這金陵暑氣,而是因他手中那封剛從京師送來的邸報。
“王爺,茶。”
朱載圳的貼身太監劉德柱,為朱載圳奉上了冰鎮酸梅湯,並小心翼翼觀察著自己的主子臉色。
朱載圳伸手接過冰鎮的酸梅湯,一飲而盡,這才將手中邸報拍在案几上,忍不住激動的說道:“戚繼光封靖海侯,俞大猷封平波侯!皇兄這是要大興海疆啊!”
侍立一旁的錦衣衛指揮使陸繹眼中精光一閃,也忍不住激動道:“王爺,要時機到了呀。”
朱載圳起身踱步,蟒袍腰間的玉帶在窗花處照進來的陽光下流光溢彩,顯得格外奪目。
朱載圳來到南京也有好幾年了,這幾年來朱載圳一直都在積極的配合著之前的張居正,現在的海瑞,以及留守在南京的東廠提督太監馮保。
其目的就是為了完成和鞏固,當初江南窩案之後,張居正和海瑞丈量江南土地的成果。
要不然,朱載圳也不會被派到南京來的。
現在經過了這幾年的強勢鎮壓,雖然使得江南的經濟和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重創,但也讓更多的老百姓有了新的活路和新的希望。
雖然這些老百姓們依然還是非常容易被一些有心之人煽動,詆譭朝廷的決策,但真正的亂子他們也鬧不起來。
因為海瑞是真的硬,是真的不會輕易妥協。
不會像之前的官員那樣怕影響大,怕官聲不好,就不敢做事。
現在不僅是海瑞敢做事,馮保和朱載圳也在後面幫他,朱載坖又對他充滿了信任和支援。
所以在這幾年裡,海瑞的工作雖然艱苦卓絕,但也算是堅持了下來。
而且在這幾年裡,每次遠在京師的朱載坖在看到海瑞在江南地區堅持國策,為江南底層百姓爭取生存利益而被攻訐,被一些不明真相,或者說就是存心作亂的百姓詆譭謾罵的時候。
朱載坖就真的忍不住在想,這些人是不是思想都出問題呀?
明明都已經被江南的富戶士紳們壓榨到了快繃不住的地步,居然在朝廷的幫助下,吃飽飯的第一瞬間,選擇的竟然是相信那些偽善計程車紳地主的煽動,攻擊朝廷在江南的重要國策。
看來他們這些人真的是安逸的有些太久了,都已經忘了當初的來時路,也忘了自己的身份和本份。
成了精神上的富戶地主,開始為壓迫剝削他們的偽善鄉紳們開解了。
所以在看到這些情況的時候,朱載坖的內心真的是大為震撼!
可是作為大明的皇帝,朱載坖即便是再怒其不爭,哀其不幸,也不能對他們有一時之氣,就想著弄死他們一了百了。
畢竟說到底這也不是他們的錯,而是他們接觸的資訊和受到了思想薰陶,出了大問題。
所以,朱載坖這些年讓朱載圳在南京的重點工作就是監控江南的民間輿論和民間思想變化。
想著怎麼才能改變這一現狀,讓江南的百姓真正的醒悟過來,誰才是他們敢於鬥爭,敢於發言的底氣。
“取鑰匙來。”
朱載圳深吸了一口氣,對著劉德柱說道。
劉德柱聞言渾身一顫,急忙從腰間取下一把青銅鑰匙。
朱載圳移開書房內的一副畫卷,露出牆上的暗格。
然後將鑰匙插入鎖孔轉動三圈,暗格緩緩開啟,裡面是個黑漆描金的木櫃。
朱載圳感慨道:“自成祖文皇帝北遷京師,南京勳貴盤踞此地百五十年,根深蒂固。本王受皇兄之命,來到南京這麼多年,等的就是今日。”
朱載圳擦著木櫃上的落灰,輕輕的推開櫃門。
在他開啟的瞬間,櫃門裡的不流通的空氣悶味撲面而來,但朱載圳也不躲閃,似乎還很喜歡這種味道。
這裡面整齊排列著數十個牛皮紙袋,每個都標註著人名:徐鵬舉、劉世延、湯世隆...
“魏國公徐鵬舉,弘治年間就曾私通寧王,近年更與倭寇暗通款曲。”
朱載圳抽出最厚的那個紙袋,倒出一疊供詞和賬本,“嘉靖年間倭寇襲松江,就是他家管事給倭船指的路。”
陸繹接過細看,越看越是心驚。這些證據不僅有時間地點,還有經手人畫押,甚至附有倭寇首領的供詞。
“王爺,這些若呈上去...可怎麼得了!”
陸繹慌得不行。
這些人可比當年江南窩案抓捕的人,影響還要巨大!
說句嚴重的,這些人要是弄不好,可是要動搖國基的!
畢竟現在可不是洪武永樂時期,勳貴是可以說殺就殺的!
現在的勳貴們雖然看著不如洪武永樂年間的那麼囂張,可他們的觸角和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力,已經傳播到了江南的方方面面。
並不是簡單的抓人拿髒,就可以完事的。
朱載圳哼了一聲,“徐家九族不夠誅的。”
接著又取出誠意伯劉世延的檔案,“這位更妙,在鳳陽私開銀礦,熔鍊的官銀敢刻自家標記。”
劉德柱也被嚇到了,他忽然跪下,緊張道:“王爺三思啊!這些勳貴在南京盤根錯節,若貿然動手...”
“三思什麼!愚蠢!”
朱載圳一腳踢翻銅盆,冰塊嘩啦灑了一地!
朱載圳繼續說道:“現在正是要等皇兄決心整頓海疆之時!戚繼光、俞大猷在海外拼命,這些蛀蟲卻還在背後使壞,你說皇兄會饒過誰?而且,皇兄派本王來南京,不就是為他們嗎?”
“若是本王在南京數年,還是寸功沒有,那麼本王還有何顏面再見皇兄?你是不是也腦子被屎糊著了?吃了一些他們的好處,就忘了自己的根在在哪了?”
劉德柱頓時被嚇的身體一顫,“奴婢沒有,奴婢不是這樣想的。王爺恕罪呀!”
朱載圳哼了一聲,又嘆氣道:“起來吧,跟著本王都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沒長進呢?”
劉德柱畏懼的起身,心裡都後悔死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