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93章 把重要的合作方搞定

郭偉陽詳細地詢問了王浩然整個課題的推進計劃。

王浩然侃侃而談,說得頭頭是道,尤其是將彩色映象管生產線以及電路板生產線的整個生產裝置的自造講得一清二楚。

郭偉陽聽完王浩然的講述,滿意地點點頭說:“你這個電路板印刷製造辦法非常好,不過,技術難度挺大的吧?”

王浩然微笑說道:“技術難度的確不小,但原理就是那個原理,只要咱們團隊成員協作一致,全力攻關,我認為短期內出成果的機率很大。”

郭偉陽說:“我現在就有個擔憂啊,咱們現在的機械裝置能生產出這些精密的機器嗎?”

王浩然說:“如果我們的團隊能在實驗室裡把裝置的工藝製造圖詳細地搞出來,交給咱們的機械廠去製造,我覺得還是沒問題的。”

“咱們有著世界上素質最高的工人隊伍,聰明人很多的,一定可以把我們需要的裝置製造出來。”

“當然,這就需要跟京城機床廠那邊合作一下,希望他們到時候能夠配合咱們一起打造生產線。”

現在龍國的工業母機顯然還是比較落後的。

尤其是精密機床這一塊。

王浩然對京城機床廠能否幫自己造出合格的彩電生產線來,其實心裡也是沒底的。

他已經在想,實在不行,那就自己到時候再幫忙改造一下他們的裝置。

如今的世界,最先進的工業母機還是在歐美日。

尤其是腳盆的精密機床已經是世界聞名。

龍國已經跟腳盆實現了關係正常化,很多生產裝置已經可以從腳盆購買。

但是,腳盆始終還在防著龍國,龍國能買的裝置基本上都是比較落後的,甚至是他們已經淘汰的。

就算是這些淘汰的裝置,他們賣給龍國的價格也是相當昂貴。

這也是為啥整個七十年代後期到2000年初期,咱們的國家一直在努力勒緊了褲腰帶賺外匯的緣故。

因為,只有賺到了外匯,才能進口先進的裝置。

在進口裝置的時候,還要被剪刀差收割。

這個時候,龍國出口的產品基本都是原材料、糧食、簡單的工業品之類。

海量的如上這些物資出口到發達國家,賺回來微薄的外匯,又全部都買了蜥方的裝置。

郭偉陽點點頭,說:“京城機床廠是歸一機部主管的,不過,我們可以協調一下,到時候,讓他們好好配合一下你們。”

“這個自主的彩電生產線對於咱們的確是非常重要啊!”

王浩然微笑致謝:“那就謝謝您了。”

其實,王浩然跟一機部的負責人王銘山也是熟悉的。

王浩然甚至已經想要去拜訪一下王銘山,就研製彩電生產線這個事情和王銘山聊一聊。

郭偉陽點點頭說道:“沒得說,我肯定會全力協調的!”

“你這個課題那就在咱們部裡立項了吧!現在是10月11日了,距離新的一年也就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希望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有點兒眉目!”

就這麼地,郭偉陽親自批准了王浩然的這個課題。

而且,這個課題還被列為四機部重大課題,課題經費批了50萬。

郭偉陽還說了,如果後續經費不夠,還可以再適當追加。

話說,這是王浩然進入京城工業學院之後的第一個課題專案。

他也知道,這個課題非常的複雜,想要短時間裡完成,根本不太現實。

不過,所謂的彩電先進生產線不都在他腦子裡裝著呢嗎?

他只需要把專案分解,將這個流水線上的裝置交給專案團隊成員各自完成,那速度不就可以加快了嗎?

當然,在分解任務的時候,他也要給那些接受任務的團隊成員好好講解一下解決的方案什麼的,把研究原理啥的都講清楚了。然後,讓他們動手去搞。

這樣一來,速度就可以大幅度加快了。

而他本人,主要負責生產線的統籌,幫助團隊成員解決疑難問題。

王浩然心想,回去要召集課題組成員開個會,先讓他們瞭解一下這個課題的詳細內容。

然後呢,再分解任務。順便的,把課題經費也分配一下。

要想激勵課題組成員的積極性,那就得讓每個成員都有成就感,同時呢,還要讓他們得到一些物質上的好處。

王浩然這麼想著,他就來到了四機部大樓外面的停車場。

他這次來四機部,是京城工業學院保衛處幹事馮愛國開著一輛212送過來的。

一般而言,現在各單位的人外出辦事公幹,基本上都是騎腳踏車。

劉先超對王浩然的確已經是相當照顧了。

王浩然坐上車,跟馮愛國說:“愛國同志,事兒辦妥了,咱們回學校吧。”

馮愛國喜滋滋地說:“祝賀伱!浩然同志,你這才剛過來就申請到了這麼一個大專案,不容易啊!”

馮愛國就開著車往回走。

正在路上行駛著呢,一輛魔都牌轎車從他們的車子左側超過去駛遠。

王浩然看見這車的車牌,就覺得眼熟。

他一想,這不就是一機部負責人王銘山的座駕嗎?他在馬坊機械廠的時候,見過幾次。

不過,對方已經走遠了。

王浩然心想,還是等改天專門去拜訪王銘山吧。

他正這麼想著,王銘山坐的那輛車速度放慢下來,還不一時,竟然跟他們並駕齊驅了。

對方的車子後面車窗搖下來,王銘山從車裡探出頭來往王浩然坐的這輛車裡頭看。

王浩然自然是趕忙也放下車窗。

“浩然同志,真是你啊?”王銘山笑眯眯地招呼。

王浩然笑著問好:“領導好!我剛認出了你的車,不過沒來得及打招呼。”

王銘山說:“靠邊停下來聊幾句吧。有那麼一段時間沒見你了。”

於是,兩輛車就靠邊停下來。

王浩然從車裡下來,王銘山和他熱情握手,說:“你呀,你呀!不聲不響地就來市裡了。來了也不跟我打個招呼!”

王浩然笑著說:“正打算近兩日去拜訪您呢。”

王銘山打趣說:“這話不是客套吧?”

王銘山很是感慨,當初第一次見到王浩然,他就覺得此子超凡脫俗,絕非池中之物。

沒想到,這才過去短短几個月的時間,王浩然就已經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獎了。

而且,還憑藉著科研實力被調進了京城工業學院,當上了副研究員。

真的是挺遺憾,沒能把這個百年不遇的天才爭取到一機部的系統。

王浩然認真地說:“絕對不是,有事兒想要向您彙報。”

王浩然就把自己剛剛申請了一個研究彩電國產生產線課題的事兒跟王銘山說了。

王銘山笑道:“好嘛,之前你一直在搞機械,現在又搞上電子了。”“咱們機械工業這一塊,跟蜥方比起來,底子還是有點兒薄,浩然你有時間也要多關注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