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24章 十萬火急

婦女們在忙著拾地裡的麥穗。還有人在曬場裡負責晾曬。

而晾曬好的麥子則是要趕著牲口拉著石磙子碾場。

用牲口來碾場脫粒,實在是太慢了點兒,往往需要碾壓一整個下午,才能碾壓得差不多。

碾場脫粒之後,要把麥秸給挑開,接著就是揚場,把麥粒跟雜質分開來。

總之,這個時代,機械化程度低,農忙的時候,是真的繁忙勞累。

因為天氣預報明後天有大雨的緣故,所以,社員們都在瘋狂地搶收。

這忙了一季,可不能被老天爺給毀了。

很快就到了公社。

王浩然先到公社農機站去問了問。

農機站的人告訴他,現在正在搞小麥收割大會戰呢,農機站的車全都出去參加會戰了。

農機站的負責人董飛告訴王浩然,王浩然前兩天搞出來的掛載式割麥機非常好用,馬坊機械廠如今在拼命地生產這種割麥機供應整個京城的農村地區。

這個機器的生產還被授權給了其他的機械廠,而且已經開始在京郊的小麥產區推廣了。

李崗很焦慮:“既然是收割大會戰,那啥時候能輪到我們村呢?”

董飛說:“李崗同志,你不要急,你們村的麥子收割的比例算是非常高的了,咱們會快速推進的。”

“現在十來臺收割機一起作業,也就兩三個小時,就能割完一個村的小麥。”

李崗有點兒失望,可他也無可奈何。

而王浩然此時已經有了另外一個想法:能不能生產一款人力推動的收割機?他馬上腦子裡就有了一個設計圖。

按他的設想,這款人力推動的收割機,一次可以割三趟麥子。

被割倒的麥子被快速傳送到右手邊擺放好等待扎捆運走。

一臺這樣的機器,割一畝地的麥子只需要二十多分鐘。

雖然比拖拉機掛載式的割麥機要慢不少,但比單純人力用鐮刀來割麥,那可是快多了。

用鐮刀割麥,一個壯勞力一天就算是工作十一二個小時,可能最多也就割畝把地的麥子。

離開農機站,李崗哭喪著臉,心情有點兒沉重。

“浩然,那你自己去廠裡吧,我要趕回大隊去割麥子了。”李崗說道。

王浩然笑著說道:“崗叔,我想到了一個新的人力割麥機的設計方案,我現在回去廠子裡嘗試一下,看造出來好不好用。你想不想再等等看?”

李崗瞪大了眼睛:“哦?人力收割機?”

王浩然點頭:“對的!一個人推動著去收割麥子,一次可以收割三趟麥子,割倒的麥子被撥到右手邊整齊平鋪到地上,方便扎捆。”

“這個機器,一個壯勞力就可以操作,二十分鐘能割一畝地。”

李崗登時就來了興致:“聽來很不錯的樣子。”

“那成,我跟你去機械廠。”

“等東西造出來了,一定要先運到咱們大隊去試,行吧?”

王浩然點頭說:“沒有問題。”

李崗就載著王浩然去到馬坊機械廠。

王浩然設計出的那種掛載式的收割機經過前兩天的高強度生產,此時已經差不多算是飽和了。

廠子裡明顯生產壓力沒那麼大。

王浩然就去找廠長戴洪濤,闡述自己設計的人力割麥機的設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