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復興:從知青到國寶科學家

第29章 這也叫重大突破?【第2更!】

王銘山興致勃勃地聽著,他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

“用車成本具體怎麼樣呢?”王銘山問道。

王浩然說:“目前還沒有相關的確切資料,不過,根據我們對發動機的燃油測試,我預估它油耗應該會比較經濟,尤其是用來運輸的時候,百公里三四升油。”

王銘山笑道:“那它可是比拖拉機要省油多了。浩然你覺得它將來能替代拖拉機嗎?”

王浩然搖頭:“肯定不行,拖拉機在耕地、收割、播種等方面都更有優勢一點。”

王銘山又問:“這臺車的生產成本怎麼樣?”

王浩然思索了一下,說:“以現在的生產條件來計算,每臺柴油機動三輪的生產成本大概在1千塊錢左右。”

“這個成本里面已經包括了材料費、機器損耗費、人工成本以及國家稅費。”

王銘山笑著說道:“果然比拖拉機的生產成本要低了很多。”

“那麼,銷售的時候,可以定價1500元每臺?”

王浩然點頭:“1500的定價還是比較合理的。”

其實,現在所有的廠礦,其生產的產品都是賣給國家,然後再由國家統購包銷,平臺呢,主要就是供銷社系統。

王銘山大手一揮說:“我看吶,你們生產的柴油農用三輪大有可為!”

“我會讓人給京城電視臺的記者打個電話,讓他們派人過來採訪一下。”

“等新聞出來了,就好往全國推廣了。”

“嗯!以你們現在的產能,每年能夠生產多少臺呢?”

王浩然笑著說:“以我們現在的條件,最多每年也就生產4千臺左右的樣子。”

“不過,如果這個產品受歡迎的話,可以迅速擴充產能,多建生產線和生產車間就可以搞定了。”

王銘山親自給京城電視臺總編郭沛然打了個電話。

他告訴郭沛然:農機方面獲得了重大突破,馬坊機械廠造出了一款全新的農用機動三輪車,這填補了國內空白。就這麼個新聞,應該上7點鐘新聞,讓全國人民振奮一下。

京城電視臺總編郭沛然自然是要賣王銘山一個面子,他馬上就派了資深的記者過去採訪。

這邊記者還沒到的時候,王銘山自己對這輛農用三輪車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他也上去駕駛了幾圈兒。

開完之後,他從車上下來,連聲讚道:“這車開著不錯,很穩當,機器也很有勁兒。”

“相信各地公社大隊的負責人都會感興趣的。”

沒辦法,這個時候,能買得起這麼大件農機用品的,也只有農村集體了。

普通社員是根本就沒有那個資本的。

王浩然微笑著說:“其實,農民自己買來也不錯,可以用來搞搞副業什麼的。”

雖然放開搞活的重要大會要到明年才會舉辦,但現在對農村地區的政策明顯已經放鬆了許多。

現在,有一些農村地區甚至已經開始實施小包乾這種承包形式了。

所謂小包乾,其實就是把一塊地包給幾戶農民去耕種,收穫之後,只要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就全是自己的。

這種小包乾對於激發農民的積極性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但小包乾畢竟是幾家一塊兒搭幫幹活,還是免不了會有人偷奸耍滑,然後發生各種糾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