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就到了馬坊機械廠。
趙友貴帶著王浩然去見廠長戴洪濤。
戴洪濤正在辦公室裡陪著京城青年報的記者朱峰喝茶。
最近,市裡正在打算樹立基層典範人物,作為京城青年報的記者,朱峰這幾天都在鄉鎮採訪。
他主要是下工廠找典範人物,採訪典範事蹟。
畢竟,工人是老大哥嘛!
這年代,工人的地位不是一般的高。
工農兵學商,工排在第一位。
趙友貴帶著王浩然來到廠長辦公室,他給戴洪濤介紹王浩然:“戴廠長,這是我在李蔡村當知青時候的好朋友王浩然,他發明了一種新型農業機械,想看看咱們廠能否生產。”
戴洪濤聽了很感興趣:“是嗎?年輕人熱愛搞發明是個好事!圖紙有嗎?”
朱峰沒插話,興致勃勃在旁看著。
王浩然說:“戴廠長,我可以現場繪製工藝圖。我設想的這玩意其實很好製造的,能給我一支筆嗎?我現在畫一下。”
戴洪濤起身去拿了幾張專門畫設計圖的紙和一些繪圖的工具。
王浩然把紙鋪在桌子上,他拿起了一杆碳鉛筆,略一思索,就開始在紙上畫。
戴洪濤挑了挑眉毛,沒說啥。
但趙友貴有點兒忍不住:“你不用比例尺嗎?”
王浩然微笑了一下,頭都沒抬說道:“不用那玩意,我等會兒直接標註一下就好。”
嘴上說著,他很快就畫出了一個人力機械的示意圖。
朱峰這個時候也湊過來看,只見這個奇怪的人力機械裝置最前方是個類似腳踏車輪子的玩意,後面有兩個帶弧度的長柄,上面有一個上面口大下面口小的容器。
最下面則是一個三稜形的鏟頭。
“這玩意是幹啥用的?”朱峰問了一句。
王浩然說:“這不馬上就該點種了,這個就是我設計的人力點種機,只要把種子放到這個容器裡,推著它走,就能完成小麥間套種,非常的節省人力。”
“而且,這個農具還能完成施肥以及除草……”
王浩然介紹了一下自己這個發明的用途。
戴洪濤聽完之後,點點頭說道:“有點意思,沒準造出來之後,能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率。”
朱峰說:“造這玩意應該也不復雜吧?”
王浩然說:“不會太複雜,最有技術含量的就是這個輪子。”
“造輪子需要折彎機,咱們這裡有嗎?”
戴洪濤搖了搖頭說道:“小型折彎裝置咱有,但咱們只是個小廠,造不了太複雜的產品,能造輪子的折彎機咱是真沒有。”
王浩然挺意外,百十人的小廠,連一臺折彎機都沒有嗎?
21世紀的機械小作坊都會有折彎機這種裝置的。
不過,造一臺折彎機好像也沒那麼難。
這麼想著,王浩然就說:“我看折彎機好像也沒那麼複雜,不如,咱們嘗試著造一臺,怎麼樣?”
他嘴上這麼說,其實心裡已經有了造輪子的折彎機的設計方案。
趙友貴很吃驚:“那可是高階玩意,只有大型機床廠才能生產的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