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然笑了笑,他就又拿過一張紙來,在紙上把自己設計的造輪子的折彎機給畫了出來。他設計的多功能人力點種機前面那輪子跟二八大槓腳踏車的輪子大小一樣。
如果能造這麼一臺折彎機,那將來沒準還能嘗試著生產腳踏車。
戴洪濤看著王浩然繪製的折彎機設計圖,他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被極大地震撼到了:這年輕人,真是個人才啊!“王浩然同志,你畫的這臺機器可是有電機的啊……咱們恐怕造不了的吧?”戴洪濤說。
王浩然微笑說道:“戴廠長,其實,電機也沒那麼複雜的,咱們完全可以自己造一臺。”
“您也不想咱們馬坊機械廠一直小打小鬧吧?”
“您想不想將來咱們這個廠也能生產腳踏車、電動機、發電機,甚至機動車啥的?”
戴洪濤當然希望能把馬坊機械廠做大做強。
但是,沒有上級的資金支援,他覺得單靠自己努力,想要獲得大發展的機會很難。
戴洪濤撓撓頭,嘿嘿笑道:“我當然想,但是,咱們沒裝置、沒資金,也沒什麼人才……”
他說著一攤兩手。
王浩然說:“沒裝置,咱們可以自己生產裝置呀!資金的話,也完全可以靠生產出好的產品來賺取。”
“您敢不敢搏一搏?咱先造一臺折彎機出來?”
戴洪濤沒有猶豫,他大手一揮說:“有什麼不敢的?!咱們廠近段時間也沒啥要緊的活兒,那就全力配合你搞一下試試看嘛!”
於是,戴洪濤就調集了他們馬坊機械廠所有的技術能手跟著王浩然開始忙碌。
他們要先造一臺折彎機出來。
王浩然給大家分了工,大家每個小組幹一部分活。
他本人呢,負責纏電機。
這馬坊機械廠現有的裝置不太全,但是,也是湊合能用的。
至於生產材料,在倉庫裡蒐羅一下,也全找到了。
眾人拾柴火焰高,王浩然一邊自己幹活,也一邊給大家鼓勁兒,描述著馬坊機械廠將來升級換代,能夠生產更先進的產品之後,大家工資獎金提高的美好前景。
京城青年報記者朱峰在旁邊興致勃勃地看著這一幕,他不停地用手中的相機拍下眼前的一幕幕。
他覺得,自己要找的基層典範人物應該是可以確定下來了。
不過,現在還是要看一看王浩然能否真的把折彎機給搞出來。
要是他能帶領馬坊機械廠這些人搞出大型折彎機這種高階裝置,那可就能算得上基層出來的高階人才了呀!
戴洪濤也參與進來,他跟王浩然一塊兒製造電機。
他覺得,王浩然的身上有那麼一種感染他人令人激昂向上的力量。
為了造這臺折彎機,馬坊機械廠呼叫了20多個技術骨幹一起加油幹。
加上王浩然的指點,折彎機的製造總體來說還是非常順利而且快速的。
大家從上午8點50多點開始做事,到了11點45分,一臺電動折彎機就造出來了。
王浩然擦了一下額頭的汗水,看著眼前這臺折彎機,他很有成就感。
戴洪濤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肩說:“浩然同志,真是不敢相信啊!伱竟然能夠在農村自學成才!看你剛才的表現,說你是高階鉗工都沒人敢不信啊!”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票求月票,有希望多更的大佬支援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