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泛起魚肚色,岸邊的一切在望遠鏡中都顯得非常清晰。2條200噸級貨輪,此時已經進入了一個開闊的海灣,根據衛遠從後世搞到的大比例海圖,這裡應該是遼省東北部丹東港。
丹東港,位於華夏遼東半島東北部,鴨綠江入海口西岸,向南鄰接連大市,向東與朝鮮半島隔江相望,是華夏大陸與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距離較近的港口之一,也是後世華夏海岸線最北端的國際貿易商港。
在衛遠看來,這個時代的遠航,對於沒有衛星定位,完全依靠海圖和羅盤進行導航,是非常坑爹的存在。
好在當初買下兩條貨輪的時候,順帶著把兩名船長和輪機長一起僱了下來,不然還真玩不轉這兩條古董級的蒸汽火輪。
沿著海岸線,一路緊趕慢趕,總算是有驚無險順利抵達丹東港海域。
“鳴笛!減速,準備進港。”衛遠提醒道。
眼下丹東港除了他們這兩艘貨輪外,還零零散散停靠著幾艘蒸汽輪船,,噸位都不算太大百十來噸左右,有客輪也有貨輪,剩下的大都是一些木製帆船,或者木製船殼蒸汽機船。
“嗚――”汽笛聲響徹整個碼頭貨船開始緩慢靠岸,這個時候的丹東港可沒有港口拖船一說,只能憑藉船長技術自行停靠碼頭,好在船隻本身噸位不大,雖然緩慢也穩穩當當停靠在碼頭岸邊。
“下錨,拋纜繩”
以一個現代人的眼光看,現在的丹東港沒有一絲後世國際大港的影子,除了水泥簡單硬化過的碼頭路面,一個長長的木製貨運棧橋,幾處木製搭建的滑輪吊架之外,再無其他基礎設定。
碼頭後側是幾棟舊式的磚木結構房屋,應該是用來居住碼頭管理人員,和儲存航運貨物的場所。
聽到汽笛聲,除了早起忙碌的一些碼頭工人和漁民,又見一幫身著藍灰色冬季棉製服的人,在其中一人帶領下匆忙趕來。
衛遠剛從木製踏板下船,就見一個四十多歲,一臉精明的中年男子迎了上來,只見對方笑道:“這位想必就是衛老闆了吧?鄙人為東港縣行署專員施公行,歡迎你來到安東啊,前幾日接到上官指派,專程在此恭候迎接衛先生。”
(行署專員是之前部分地區,行政公署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的市長或縣長)這施公行原本是東北中央政府的一名官員,只是不願意攀附權貴,和那些同僚一樣肆意斂財,而處處遭到排擠,最終一氣之下決定申請到地方任職,以施展心中抱負,上面也樂得清靜,便打發他到安東來做個行署專員。
只是到了地方,他一介書生想要施展心中抱負談何容易,城外百姓困苦山匪橫行,城內又有各種勢力羈絆,幾年下來原本想要施展抱負的雄心,也在這濁世中打磨的如同老油條一般。
衛遠趕緊客氣道:“勞煩施專員和諸位同僚在此等候,實在讓在下心裡難安啊”
“衛先生客氣了,迎接衛先生的車輛和休息的地方,已經都已經準備好了,一路鞍馬勞頓,衛先生先在住處休息一番,等到晚上給衛先生接風洗。”
可這年頭有錢就是大爺,人家是帶著真金白銀來投資建廠的,再加上這是少帥直接下的命令,電令自己等人務必配合,而且對方還有一個保安團編制,可以說手裡有錢有槍,還能直接和自己大老闆搭上話,他自然得先趁著近水樓臺先親近親近。
進入縣城安置休息後,時間也到了晚上,華燈初上,衛遠帶著幾名警衛,駕車如約來到一家名為“集賢酒樓”的飯店。
此時施公行一行已經早早在酒樓門外等候,見到衛遠到來難免又是一通寒暄,這才在店內小二引導下上了二樓雅間。
幾圈酒下來,氣氛逐漸變得熟絡起來,只聽施公行笑著對衛遠說:
“衛老闆不遠萬里,專程從那美利堅返回國內,只為實現實業救國之夢想,如此赤子之心,施某實在佩服,現如今還擔負安東保安團團長一職,實乃本地百姓之福啊。”
“施專員過譽了,衛某不過是一介商人,所作所為不過是份內之事罷了,萬萬不可如此讚譽,以後還需多多仰仗諸位才是啊。”
“啪嗒”一聲盤子落地破碎的清脆聲響起。
衛遠抬頭看了過去,就見對面是一個滿臉橫肉,身著黑色制服叼著一根香菸的大漢,正一臉不忿挑釁似的看向衛遠,那一聲盤子的破碎聲音,似乎是他故意弄出來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