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條路,現在退出,帶著家人離開極東,雙倍退役復原費。”
眾人不約而同,都想起郡守的下場,有人免不了嘟囔:“我們家在極東,憑啥去外地?”
王老五嘿嘿笑道:
“留下好啊,到時候我們算算賬,
看誰吃了空餉喝了兵血……或者有沒有仗勢欺人,欺男霸女的勾當……”
眾將聞之色變,
在郡兵隊伍中,吃空餉喝兵血那是最正常不過,
明面上,極東郡兵名冊上,有一萬六千餘人,但是,叫真點驗,至少四五成是有名無實的“鬼兵”。
和其拉新兵對峙的八千郡兵,
滿打滿算只有四千多,且士氣極低,所以,這些將領根本不敢對抗其拉新軍,全都心知肚明的躲到洋界,
這一點,陸遠很清楚,他本來可以給出更嚴厲的手段,但,為了和平過渡,他決定用錢來解決,這些將領有相當一部分,是從底層打拼出來的,
在晉升過程中,很多人不得已“和光同塵”,陸遠將其定為“可改造的舊軍人”,最起碼他們比普通士兵更聰明更能打,也更有指揮作戰的經驗,
古話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新軍目前有三萬餘,再加上近萬郡兵,
若再加上另外三邦,兵力必然會超過五萬,太多了!
因為,打仗就是打錢,對於兩三百萬人口的極東郡,
維持兩萬人馬的正規武裝,財政勉強供養得起,再多就不堪重負。
當然,陸遠大整編之後,肯定要留下最精銳的部隊,同時加快裝備和技戰術的更新迭代,使之能夠發揮出,不低於五萬人的殺傷力。
放眼極東外圍,兩江州和江北州的兵力合計,也才五萬,
故此,即便朝廷下令南北圍剿,極東新軍也能綽綽有餘的應付內線作戰,。
另一方面,關於裁撤下來的三萬兵員,
陸遠會將其轉化為“後備役民兵”,甚至還會將其,擴大成全民皆兵的初級階段。
從三萬老兵中,選拔優秀的老兵,擔任民兵教官,不用多,極東五千個村子,每村一個,一個老兵帶二十民兵就好。
還有郡城和邦城,在勞工中,同樣組建幾百個民兵小組,一個小組三五十人,兩年後,時機成熟,
只要陸遠一聲令下,隨隨便便就拉出十幾萬大軍……嚇不死朝廷!
有吊大的會問,蒂法朝廷有多少兵?簡單介紹一下,蒂法王國一共南七北八十五州,
另外還有京畿、極東、西京、天府、珠江口五個特區。
每州府兵三至五萬,每個特區一萬至兩萬,
折中計算的話,蒂法常備軍不到七十萬,當然,還有王室御林軍三萬人馬,以及南洋北洋兩支水師五萬餘人,整個蒂法海陸正規軍,滿打滿算,八十萬頂天了!正因為如此,極東拉出一二十萬訓練有素的大軍,完全可以和朝廷“劃江而治,平分天下”。
故而,陸遠並沒對郡兵將士過於苛待,對於這些將領的不滿,王老五自然跳出來唱黑臉,
至少有一多半將領偃旗息鼓,
翻舊賬的話,他們有九個腦袋都不夠砍。
這時,朱英俊卻笑道:“老五,極東已經變天,重打鑼鼓重開臺,大夥齊心合力擰成一股繩,朝前看,過去的事,以後就不要提了!”
典型的打一巴掌給個甜棗,
但,有人就吃這一套,一朝天子一朝臣,想在極東混,就只能按照沈北玄的規矩來,有機靈的,馬上笑著附和:
“對!過去的事就過去了,還是說說下面怎麼整編吧!”
陸遠對此早有預案,
所有帶兵官,都要回爐重造,陸遠在九國列強中,聘請普魯士給中高階軍官系統授課,為期一年,半工半讀。
另外,還有基層軍官,分批參加短期集中輪訓,
普通士兵篩選更簡單,先排除傷殘士兵,再淘汰體弱多病的,最後考核各項技戰術指標,
諸如分列式、五公里越野、射擊、戰術動作、文化課等等,
總之,寧缺毋濫,走精兵線路,不符合要求的一律退役,凡退役士兵,除了發五塊大洋安家費,個人用品和隨身武器一律奉送,另外,對於願意當民兵教官者,發普通士兵的半餉,
他的任務,每年培養出十個合格民兵,每月帶領民兵隊進行五天軍事集訓,
這麼一來,可以消除絕大多數退役士兵的不滿,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當兵吃餉,就等於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當民兵教官,安全的多,
每個月一塊大洋,也能滿足全家吃喝,
拿退役費五塊大洋,買上幾畝薄田,養點雞豬鴨鵝,
那小日子過得,別提有多麼的優哉遊哉了。
另外,極東新軍還有專門的“榮軍辦”,就是所有退役士兵的孃家,
要是在鄉間,遇到不順心不公正的事,
榮兵辦會負責到底,
絕不讓退役老兵流血又流淚!反正吧,一大套聽下來,將領們沒有啥特別大的不滿意,新的規矩很簡單,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是一份工作,不再是某個長官的個人私兵,
有人會說,那不是都要聽沈董事長的麼?哎,還真不是,
按照八董會的規則,
沈北玄只是暫時擔任“總指揮”一職,只要戰事平息,他會將兵權交還八董會,另選一名軍長負責日常管理。
這名軍長會不會竊據兵權,也不會,因為軍長只相當於一個掌櫃,只有建議權,沒有人事決定權,更沒有發動戰爭和調兵的權力。
大多數將領選擇留任,
畢竟他們只懂打仗,也習慣了軍旅生涯,先去半工半讀再說。
還有少部分託關係進來的兵油子將領,
知道八董會眼裡不揉沙子,往後肯定混不下去,於是直接買斷,拿了雙份退役費走人。
搞定中高階將領後,陸遠開始極東新軍大整編,
首先就是依據名冊,實兵點驗,俗稱“數人頭”,實際數量是,三萬其拉新軍,
再加一萬郡兵,小六千三邦民團,合計四萬五千餘士兵,第一輪篩選,老幼病殘、兵油子、兵霸等一律遣散,凡不滿十六歲,超過三十五歲者,有諸多劣跡者,無條件退役。
僅這一輪,就刷下來七千餘人,高興的多鬱悶的少,畢竟大多數剛當民團一兩個月,能拿到這麼多退役費,立馬樂呵呵拿錢回家快活去了,
剩下三萬八千士兵,進入第二輪,
三天內,考核分列式和五公里越野,分不清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的,退役,五公里越野,超過半小時者,復原,
這一輪太難了,直接刷下來差不多一萬兩千餘人,剩下兩萬五千人,在所有人看來,都是精兵苗子,但是,陸遠繼續進行第三輪篩選,三十天內,考核三項指標,
槍炮射擊精度,五十米靶子,實彈射擊平均成績不低於六環,
技戰術動作,格鬥、白刃戰、匍匐、攀爬、游泳、障礙跑、土工作業、夜間行軍紮營等必須合格,
文化課,一百五十個常用字,加減法、乘法口訣表,手繪地形圖、至少能講述十個經典戰例等。
此舉讓原郡兵將士瞠目結舌,
這是選拔軍官,還是選拔特攻隊?真要這麼嚴格的話,估計士兵十不存一……
但,陸遠不為所動,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
人都是逼出來的!
大浪淘沙,優中選優,才能實現真正的精兵戰略!
當然咯,軍隊已經大體安穩,
任命朱英俊為極東新軍軍長後,他就去抓極東民政,這才是極東郡的根本。
當他把兵權交給朱英俊,
不但八董會和各邦首腦鬆了一口氣,就連洋人列強也都安心了,
此前,他們一直擔心,沈北玄會利用新軍干預民政,
事實證明,沈董事長並非貪戀權力的無腦莽夫。
為統一極東郡行政管理,陸遠召開民政協商大會,
這次,九邦一百四十八鎮,都積極推出代表,參加協商大會,
列強商團應邀派出觀察員,列席觀摩,
首要的問題,因為極東全郡已經實現了和諧統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