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淡淡一笑,“母后,宮裡以訛傳訛,那些嘴賤的奴才都叫朕給處置了,皇后腹中胎兒極好,太醫說這一胎極有可能是個皇子。母后,朕有皇子了,母后的臉色怎的這麼難看?母后不為朕高興嗎?”
太后高興什麼?這訊息無異於晴天霹靂,太后一下子就暈了過去。
皇上冷冷看著,心中毫無波瀾,甚至還有一點快意。
太后的病一直到皇后生產都沒好。
聽說皇后生了個皇子,普天同慶,正在喝藥的太后當即嗆得咳紅了臉,差點一口氣沒轉過來。
伺候的嬤嬤嚇得臉都白了,誠惶誠恐。
一年之後,太后薨逝。
皇上再沒了掣肘。
玉昌王的獨子玉郎被打發去給太后守陵,以及替他父親贖罪。
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贊皇上仁慈。
玉郎的飲食中被下了慢性毒藥,註定此生無法生育,身子骨也長年羸弱,至於他自己能活多少歲,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假如皇上臨近駕崩而他還活著,皇上一定會派人先弄死他,絕不會留這麼個燙手山芋給自己的兒子。
轉眼又五年過去。
梁明軒高中狀元,皇上親自考驗,讚不絕口。
他入了翰林院為庶吉士,但人人都知道,他與別的庶吉士是不同的,有武宣侯這個功勳赫赫的親哥、有為國為民做出大貢獻且又與皇后娘娘關係極好的親嫂子、金陵計家的未來家主是他的老師,小太子算是他的師弟、國子監祭酒大人對他亦是欣賞有加、皇上更親口贊過他好。
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兩年前,昔日的盧縣令一家子也進京了,盧縣令調任京中戶部右侍郎。
故人相見,分外歡喜。
兩家做親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有小時候的情分在,梁明軒與盧曉月更是琴瑟相和、夫妻和睦。
梁明軒高中狀元之後,兩家舉辦了盛大的婚禮。
滿朝文武皆上門道賀,好不熱鬧。
新娘子那一百八十臺的嫁妝惹得無數人羨慕,那是真正的十里紅妝啊。
更讓人羨慕的是,新娘子不但有皇后娘娘賜玉如意一對、百子千孫寶瓶一對添妝,這一百八十臺的嫁妝裡,足足八十臺是梁家給的聘禮,盧家全部作為嫁妝陪給了女兒。
當初梁家下聘的時候,也是引得京城轟動的。
大家知道許夫人有錢,也沒料到如此有錢!
光是下聘銀子就有十萬兩!其他金銀珠寶、古董珍玩、名貴物件不計其數。
轉了個手,這所有東西都變成了新娘子的私產,哪一家的夫人、待嫁女不羨慕?不說一聲盧小姐命好!
信陽侯府一家子尷尬,尤其信陽侯夫人,憋屈得差點兒病倒。
五年前信陽侯便看中了梁家,有意結親。
信陽侯府家風不錯,梁明朗和許知春打聽到那位侯府小姐模樣、性格也好,加上飽讀詩書,將來想必與明軒也能談得來,問了明軒的意思,明軒並不反對,他相信兄嫂肯定會為自己挑個好媳婦。
於是兩家便開始議親。
不料信陽侯夫人出身書香門第,瞧不起梁家,總覺梁明朗許知春兩口子出身低賤,運氣好才有今日,實則骨子裡仍然是粗鄙不堪之人,根本不配娶自己的寶貝女兒。
議親時她態度輕慢,明嘲暗諷甚是高傲。
侯府小姐受母親影響,也是一樣的態度。見了許知春高傲的昂著頭,眼神嫌棄,招呼都不打。
許知春哪兒慣著?當下就同梁明朗商量,直言高攀不起,不了了之。
為這個,信陽侯還怒斥了侯夫人見識短淺,親自上門試圖挽回,被梁明朗和許知春婉拒了。
這一來信陽侯也惱了,覺得梁家人不識抬舉。
兩年之後,那位侯府小姐便出嫁了。
如今那位侯府小姐已經是孩子娘了。
嗯,她親生只有一個女兒,另外還有三個庶出子女。侯府給她的嫁妝本就不多不少,還被丈夫偷了去花天酒地,被她發現的時候,幾乎已經偷光了。
她回孃家哭訴,可那又能如何呢?
如果沒有錯過樑家的親事兒,或許她們母女、信陽侯府還不會有什麼感覺,畢竟納妾、庶出子女、丈夫不上進等等京城裡多的是人家都這樣的。
可人最怕對比,這一對比,心裡氣悶得一個個想吐血。
這一生,大概心裡都要不自在了。
梁明軒成親三個月之後,梁明朗自請外放的調令也下來了。
梁明朗帶著許知春、以及兩人生下的一雙兒女,辭別親人,前往嶺南。
這是許知春選中的地方。
梁明軒、盧曉月有盧家人和計應玄陸音照看,已經娶親的餘吉也留在京城,梁明朗和許知春都很放心,京城待的無趣,不如出去走走。
春分不肯留下,要跟著許知春。
嶺南大小部落諸多,經濟落後,生活貧瘠,時有爭鬥,動亂不堪,梁明朗夫妻過去,一個鎮壓一個開發,剛柔並濟、雙管齊下,總有一天能將那一片兒地方打理得太太平平。
這事兒需要無數銀子砸進去,朝廷自然捨不得把錢花在這種地方。但是沒有關係,許知春可以自己掙錢。
她的錢可以說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用在此處,功在千秋,何樂而不為?一家四口繞道先回家祭祖。
這些年許知春雖然不在青山縣,但對青山縣、尤其是梁家村的投入從來沒少,就連隔壁青陽縣、長水縣都沾了大光。
如今的三縣,是有名的土豆、紅薯、魔芋、棉花種植地,出產的土豆粉絲、紅薯粉條、魔芋絲、棉花源源不斷銷往各地,因為佔了市場先機,打通了銷路,即便有競爭者後來加入,也爭不過三縣。
三縣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無不感激慈善夫人。
聽說他們回來,梁家村上下更是一片歡騰。
老里正頭髮已經花白,拉著梁明朗的手笑的合不攏嘴,曾小燕、珠兒小嬸、小鵑等見著許知春又哭又笑,無數的話要說一時反而不知道要說什麼,只顛三倒四的念著想她、大夥兒都想她。
春分見了爹孃,也是一番歡喜。
許知春、梁明朗祭祖、祭拜父母,擺了三天流水席,三縣的縣令、縣丞都趕了來拜見,秦老爺等本地鄉紳富豪們無不上門。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