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已經組織了醫療隊,隨時待命,可直赴災區。”有經驗就是好,王姮安穩國公府的同時,也派人去驪山書院做了安排。
還有她名下的田莊、藥田,也都第一時間籌集了大量的糧食、藥材。
這會兒有了李神醫的主動請纓,王姮的人馬便能立刻出發。
“……公主,阿棉,還有我呢!”
鄭十三也急匆匆的趕來。
她不如王棉富可敵國,卻也有豐厚的嫁妝。
更不用說,她在瑞王府掌管中饋二三年,也掌握了不少產業。
她不會侵吞婆家的資產,卻可以“借雞生蛋”——
產業還是瑞王府的,但,“孳息”卻能夠被鄭十三收入囊中。
她跟著王姮、王棉這些年,就算愚笨了些,也也會了“經營”之道。
如今的鄭十三,絕對的財大氣粗。
些許賑災物資,於她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卻能讓她緊隨公主的腳步,並刷一波好名聲,積攢功德!不只是鄭十三,姜思、鄭十六等伴讀,也都相繼趕來。
幾個女子,坐在一起,商量了一番,便籌措了大批的物資,還有了更為周全的賑災計劃。
……
不只是王姮,京中的其他貴婦,也有人出錢出力的救災賑災。
官方的、私人的,一支支的車隊,源源不斷的前往災區。
陰縣經歷了一次地動後,又接連有幾次餘震,財產損失、百姓傷亡,著實不輕。
幸好距離京城近,朝堂反應迅速,又有民間的諸多支援。
一片冰天雪地之中,斷壁殘垣的廢墟之下,一個個的百姓被救了出來。
前來救援的人員,與當地的官員、差役等,一起救援,在空曠的地方,支起帳篷,架起火堆。
以李明堂為首的醫療隊,帶著一車車的藥材、消炎藥等,抵達陰縣後,也第一時間投入到搶險救人的狀態。
陰縣確實遭受了天災,百姓們哀嚎、絕望!但,朝廷的救援,神醫的救治,還是最大程度的為他們減少了痛苦。
很快,陰縣的災情被控制,沒有擴大,沒有騷亂。
陰縣上空的氣息,雖然還是陰鬱的、悲傷的,卻有了希望!
災情被控制住了,災區的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然後,就有了新的變故。
“距離京城百餘里的陽縣爆發了時疫?”
“陽縣縣令當機立斷,第一時間關閉了城門,並封鎖了附近的官道?”
陰縣的地動,過去才一個月,當地還在進行重建,王姮就又聽到了“噩耗”。
她禁不住臉色發白,“時疫?確定了嗎?”
這可是要命的疫病啊,易傳染,死亡率還奇高。
關鍵是距離京城太近了。
不說跑出幾個身染疫病的百姓,就是溜出來幾隻貓兒狗兒,都可能將疫病蔓延。
王姮再次慶幸,幸好現在是冬日,沒有蚊蠅飛蟲。
否則,封城都沒用。那些飛來飛去的蚊蠅,就能將病毒帶到四面八方。
“確定!是疫病無疑!”
樓彧沉聲說著,用手捏著睛明穴。
累啊,過去的一個月,他不只要幫著調撥糧食等賑災物資,還要繼續整理戶部的賦稅、財政等。
除此之外,聖人還沒有放棄東征的念頭。
而一旦東征,就要準備數萬大軍的糧餉、軍械、馬匹等等物資。
只是想一想,樓彧就頭疼。
恰在這個時候,距離京城僅百餘里的陽縣,竟、竟出現了疫病。
幸好縣令是個睿智、果決的,發現疫病後,便火速封了城門。
但凡蠢笨些,優柔寡斷些,放任疫病蔓延,其後果,不堪設想。
即便是這樣,聖人、太子等都十分憂心。
議事堂的大佬們,更是有人建議,請聖人、太子去驪山,或是更遠的行宮避禍。
不是他們大驚小怪,實在是疫病太可怕。
一旦蔓延至京城,妥妥的一死一大片!
這,不只是關乎他們個人的安危,更是關係到皇朝的穩固、天下的太平!
“李明堂已經從陰縣出發,聖人也從太醫院挑選了幾位太醫……”
但,疫病不像地動,就算朝廷不放棄,也很難救援成功。
“唉,陽縣,一千二百餘戶百姓,此次恐怕——”
樓彧確實內心陰暗,行事也狠辣。
他從不是心慈手軟之人,更不會有婦人之仁。
可,這到底是一個城、幾千百姓的性命,樓彧還做不到完全漠視。
他低低的嘆息著,卻也不會強行干預——
幾千人的死亡,總好過更多人被波及。
尤其是京城,萬萬不能被蔓延。
王姮的情緒也十分低落。
她沉默著,良久,才緩緩說道:“要不,我還是再準備些藥材?”
“那個,咱們的消炎藥,應該會有些效果吧。”
“之前在南州,還有陰縣地動,消炎藥就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或許,消炎藥也能對抗疫病呢!”
王姮總覺得,直接放棄一城的百姓,到底有些殘忍。
她還想挽救一下,即便最後無用,至少努力過了,她問心無愧!
“嗯!可以!”
對於自家小丫頭的善心發作,樓彧一直都是支援的!
只求心安吧!“……今歲,還真是多事之秋啊!”
樓彧無聲的喟嘆著。
他這話,不知道是窺探到了天機,還是“一語成讖”。
接下來,果然還有更多的災禍。
一月,陰縣地動!
二月,陽縣時疫!四月,冀州、齊州、中州等地乾旱。
五月,蝗災。
六月,江南水患。
樓彧一個月比一個月更忙碌,面對這接二連三的災難,他都有些麻木了。
不過,江南的水患,還是讓朝堂上下都擔憂不已——
水患,不只是江水肆虐,還有緊隨其後的疫病。
這可不是一城一地,而是能夠蔓延兩岸數十個州縣啊……